于飞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开禧元年五月初,词中“一片神鸦社鼓”指的并非实指佛狸祠的香火旺盛,而是借喻瓜步山下军士的击鼓操练,所以,该词作里面隐隐然有肯定开禧北伐之意,而其中的用典则皆有豪杰之气。从这个角度探讨该词典故的应用,将更具现实意义。
一、典故易于营造气氛
这首词作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开篇,先产生一种沉郁顿挫之感,其激昂之气亦隐隐然生成。那么,诗人为什么会在此时想到孙权呢?原因是孙权曾于京口建立石头城,地域相似性造成联想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作者用历史人物在沙场激昂壮烈的气概营造出一种龙腾虎跃的恢宏气势。
这样的写法,在辛弃疾的另一篇名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里面得到了同样的展现,在那首词里,作者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我们容易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在北固山上,建造有甘露寺,它曾经是孙刘联姻的重要见证场所,如果纯写史事,则作者似乎更应指出孙刘联姻,可作者为什么只说孙权而不提刘备呢?这就是作者的用典高妙处。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大破曹公军……谴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用这些史料内容比照南宋当时的国家形势,很容易发现二者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南宋不也受到来自金国的威胁吗?辛弃疾自少年时代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在诗中写到孙权而不写刘备,其实是一种以孙权自况的意味,而首句即写到孙权,则毫无疑问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营造出今即是古、以古类今的氛围,在此氛围之中,作者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要在北伐抗敌的事业中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
二、典故无法随意删除
作者独上高楼,眼前面对的是千古江山,面对的是曾经的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和寻常巷陌,而作者眼中所见,不仅仅是平常人所见,透过风景,辛弃疾还看到了历史的烟云、看到了现实的无奈,想到南北朝时刘裕代晋建宋,率兵北伐,夺取青兖,兵临关中,拓展一个比当时晋朝还要辽阔的疆土,心怀北伐之志的辛弃疾想到宋武帝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北抵曹魏的孙权、北克中原的刘裕,如今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恰似自己的年少倜傥豪情消失在生命的流逝中一样,而词中写到孙、刘二人之落魄,也容易让读者联系到作者之失落。如果只是这样,那么作者只用一个例子便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接连举例,两个例子的意味又有什么区别呢?
按照《宋书》记载,刘裕“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原来,刘裕和孙权的出身是完全不同的,孙权富贵而刘裕贫贱,诗人一写孙权而再写刘裕,实际上强调的是:不管身份如何,建功立业的心志是一样的。这种对比,很显著地说明了作者那种失落、慨叹、向往英雄主义的情怀,同时,这两个例子的层次性很强,既有相同、又有相异,二者缺一不可。词作中,其他例子的引用,若是详细推究,亦有无限妙处存焉。辛弃疾是文章大才,如果他不用典故,难道就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吗?答案显然 不是。作者用典是为了增加文章的隽永之味,这种味道是其他方式难以呈现的。
三、典故利于含蓄抒情
辛弃疾在另一首词《丑奴儿》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个人,等到经历得多了,就必然会有“欲说还休”的心境,这种心境的产生,对于辛弃疾来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本人生于金国,慕义南归,朝野上下对其用心必定有所揣测,面对这种揣测,作者的内心应当是如何伤痛呢?而这伤痛又该怎么表述呢?这是无法明白说出来的。其二是但凡有成就的大诗人、大词人,其本身的感情也必定是缠绵悱恻的,心中多少郁结情、凄凉事,到头来却百感交集、阻塞于胸,在只言片语间又哪能全都说尽呢?于是作者选择了一种似拙而巧的办法,借着说风景的机会去说古时人、古时事,而说古人古事的同时,不正是在说作者自己吗?
吴文英词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古人古事所合成的,恰恰是作者心头之秋啊。从另一方面来讲,那些历史上的典故所包蕴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对于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来说,在典故中是可以找到生命感触共通点的,诗与会人知,作者写这首词,原本就不希望所有人能理解,或许只是希望知己能够读到且感动吧。辛弃疾心中的豪迈与郁结在古代有屈原吟过、杜甫写过、陆游唱过,而在其身后,透过那重重典故,可能仍会有读者为之击节赞赏,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吧。
总之,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一气呵成的气魄、浑然天成的手段,于谈古论今中充溢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该词成为肯定开禧北伐的颂歌,而该词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典故的精到应用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