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个案例。
有位教师在执教《小地主》一课时,要求学生找出“我”与小地主交往中最生动的场面,并说出生动的理由。问题一提出来,老师随后提示说:所谓场面就是一些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的某件事的一个生动的画面。要赏析它的好处,我们可以抓关键词语,也可以从具体内容上去分析,有时候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老师断断续续的用了将近五分钟去进行所谓的“引导”或“启发”,然后稍微一停顿,就找学生回答。本来是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结果让教师好心的“唠叨”霸占了。
从教师“唠叨”的内容看,有这样几种情形:
一是习惯型。这种类型大多是教师无意识的口头语。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经常带一些习惯性的口头语,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等,一节课多达几十句,甚至每句话都有,累积起来,确实会占去不少时间。占用时间事小,影响学生有效学习事大。
二是解释型。通过教师的“唠叨”,把有难度的或者学生不好把握的问题解释清楚。如有位教师在执教郦道元的《三峡》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三峡景观?问题提出后,看到学生很茫然,老师就开始了如下“唠叨”: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大家反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再从相关语句中找出所写的景物,看看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至此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找出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造成老师“唠叨”的原因就在于问题设计有歧义,使学生难以把握。歧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上,这既可以理解为写了哪些景物,也可以理解为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还可以理解为从哪些特点来写的。而发问者的本意是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修改为:文章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一目了然,一步到位,省去许多口舌。
三是控制型。通过附加很多的限制条件,让学生按图索骥,谢绝学生“旁逸斜出”。如有位老师让学生复述《雪地贺卡》一文的主要内容,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后,老师又做了如下“唠叨”:复述的时候要说清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做、怎样做、结果怎么样等等,这确实是画蛇添足。
四是暗示型。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赶进度,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答案通过“唠叨”暗示给学生,问题仅是一个幌子,虚晃一枪,让学生在自己唠叨的话语里听出言外之意,把答案说出来,师生皆大欢喜,这才是真实目的。
五是重复型。翻来覆去地重复问题或者重复强调学生回答的答案,唯恐学生记不住。
教师“唠叨”的心理主要有两种。
一是避免冷场。多数老师担心课堂上的沉默,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或优质课更害怕课堂上的“冷清”,总认为话语不断,热热闹闹是好课。基于这种心理,所以在看似“冷场”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唱“独角戏”,没话找话进行“帮衬”。
二是独霸课堂。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要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有些教师虽然具备了一些新理念,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非常普遍,于是就出现了借助不停的“唠叨”来独霸课堂的现象,其实质是害怕学生“跑偏”,目的是“管死”课堂。
古人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位老师执教九年级“表达与交流”之“场面与细节”,让学生看《唐山大地震》姊妹俩被瓦砾压着、妈妈决定要救哪一个的一段视频,长达4分钟,看过之后,多媒体上出现了一行文字:
请你选取视频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把它写下来。
要求:5分钟以内,150字左右。
老师一句话也没说,学生一句话也没有说,而是纷纷拿出笔,开始写作。教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学生刷刷的写字声。
这位老师的处理,真是值得大加赞赏。一是节省了课堂时间,有效的利用了时间。二是师生都没有说话,有利于保持此时的课堂氛围。因为学生刚看过视频,都被笼罩在悲情之中,都在为视频中人物的命运担心,看似无声,实则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极度的不平静。由于没有老师话语的干扰,也就为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空。此刻,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堂,必不能缺少学生的静思默想。
刘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