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对象似性的研究一度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和索绪尔的任意性语言观成为学界讨论的重点,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象似性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和分类,并着重分析了隐喻象似性的功能,以丰富对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的认识。
【关键词】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功能分析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这是索绪尔当年提出的语言观,一直以来也备受学界推崇。但自从象似性观点提出之后,关于二者的争议就一直不断。象似性观点认为每种语言借助约定俗成的原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由于结构主义盛行,任意观的思潮占据主流,象似性观点一度无人问津。直到7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对传统语言学的种种弊端进行批判,象似性理论才逐步崭露头角,开始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象似性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本文按照较传统的分类标准,将其划分为影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隐喻象似性三种。
一、象似性的概况
学界有关语言象似性的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多侧重于描写,这里对象似性的背景做一简要描述。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指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方式,即语言符号相对于人们的体验方式、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可以找到依据的,是有其内在原因而不是任意的。从广义上讲,象似性接近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据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及十八世纪的洪堡特等认为语言的声音与所指事物之间或任何一个词与其所指代的概念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人则认为语言形式与其所指事物之间并非毫无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理据性。索绪尔和皮尔斯都是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前者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后者注重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提出的任意说是从语音第一性的认识上得出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从多平面来分析语言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代的象似性理论是从语言词语的发音、书写平面发展到句法、篇章、语用等平面综合得出的结论,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象似性关系比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Lakoff & Johnson也明确指出了语言中的理据性要远远多于任意性。英语中,据有关人士统计只有9%的词汇才是完全任意性的。象形字就是很好的象似性的证明,汉字历来是有“书画同源”之说,早期汉字都是一幅幅图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早期汉字的构型原则。
和象似性有着诸关系的隐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被看作是一种象似符。隐喻理论在语言中大量存在,比如:
I knocked at the door。
在这句话中,严格来说这里不应该用“I”,而应该用我的手,而且也不是整只手而是手指的一部分;所敲的不是整个门,而只是门中间的那一部分。可见隐喻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而不被人们轻易察觉。但是接受象似性并不是说就否定了任意性,只是说任意性在语言学中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并不是“头等重要”、“第一性的原则”。语言在音义层面存在较多的任意性,但在其他层面存在较多的象似性,尤其是在句法层面。因此,语言中即存在大量的任意性也存在较多的象似性,近来有许多学者认为象似性要多于任意性。
其实关于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问题持续了很久,当两个观点被放在对立的位置出现时,围绕二者的话题就一直纷纷扰扰。起初在象似性概念提出之时,有学者觉得它并不可行,所以当时任意性的地位并未动摇,之后有学者觉得象似性比任意性更有理据性,再到后来一些学者就认为象似性是任意性的补充,二者都是为语言学服务的,没有什么谁优谁劣之说。新近还有一种观点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包括相对任意性和绝对任意性,两个极端之间是一个连续体,二者并不是二分对立的关系,而“象似性”也早已包含在索绪尔的“相对任意性”之中。我其实比较认同最后这种观点,如果索绪尔在世的话,他也许会对他之前的任意说做一个更进一步的阐述。
象似性理论主要应用于认知语义学内的论题,但也可以在语用学范畴内研究,该原则具有较强的语用性分析价值,现在学者们开始逐渐用象似性理论来解释语言运用情况。语言本身就存在着象似性,语言功能决定语言形式,什么类型的话语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同类型行为。
话语不仅与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对应性,而且与社会现实之间也普遍存在对应性。比如说画师可以根据别人的描述画出人物图像来;作家可以根据别人讲述的故事写出一篇文章来;读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我们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虽然我们没有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事件本身,但是通过语言文字我们就可以大致感知到它原本的样子。如果语言中缺失了这部分话语,我们就难以完成与之相对应的某种特定功能,也正是话语拥有的高度对应性,才使得语言逐步演变出专门为某种功能服务的话语类型。
二、象似性的分类
一般而言符号象似性包括:影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隐喻象似性三种。
1、影象象似性包括声音象似的拟声词、形象象似的字、词形和语篇。符号与对象之间是单纯属性上的相似,比如照片。
2、拟象象似性主要表现在句法象似性上,包括三种:
(1)数量象似性。它是指语言符号和它包含的信息量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一个表达式包含的语言符号比较多的话,那它相应的反映的信息量也比较丰富。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表达更加详尽的信息的话,就需要使用相对较多的语言符号,这就使得修饰成分增多。语言形式的数量越多越丰富,包含的意义也就越多元。数量象似性原则和认知上复杂的概念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处理相似。比如词形变化,复数要比单数在形式上更加复杂,因为复数表达的概念要比单数复杂(英文中一般复数会比单数多一个s)。至于英文中的不可数名词,在与动词搭配时的原则与单数相同,这是因为不可数名词在概念上被作为一个整体,同单数一样是不可以分解的,而可数名词在概念上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其复数形式也是由多个个体在数量上的叠加而成,在概念上可以分解。以上表明英语中不可数名词与单数个体名词具有相同的句法特征,象似了二者在概念上的不可再分性: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
(2)顺序象似性。它是指显示象似性的事物内在的排列顺序或者指某一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这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事件认识上的逻辑顺序。因而人们在表达概念时都会遵守这样的顺序:由先到后。这是一种比较基本的象似原则或类型,从本质上来讲也可称之为自然逻辑象似性。顺序象似性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其在语言象似性中的主导地位。在汉语中,比如成语:人去楼空、风吹草动、掩耳盗铃、打草惊蛇、钻木取火等,这些都体现了前后动作上的逻辑顺序。
(3)距离象似性。这一原则又称为接近象似性,它指认知上相似的概念在语言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上也较接近。即概念上的距离相近,就较容易归类到一个语义群里,在思考的时候就容易将两者放在一起,二者同时出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在心理活动中这表现在被表象者与表象者之间的心理关系:某个物体被心理表象时就会存在距离象似性,表现在被表象者离表象者越近,所需要的表象时间越短,反过来则需要的表象时间越长。在英语中,当一个名词同时被它前面的多个形容词修饰时,往往是越主要、越接近本质关系的形容词离中心词越近。汉语中在表示修饰成分时也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如:“这是一只美丽的金色蝴蝶。”在这句话中,“金色”与蝴蝶的关系更为密切,其次是“美丽”,数量词“一只”关系较远,因而在空间距离上也距中心词稍远。
3、隐喻象似性。这类符号和对象之间有着一般的类似关系,是一种通过事物双方的平行关系来反映所指物特征的符号。比如:“她是一只小绵羊。”就是个隐喻符号,表示这个“她”就像小绵羊一样温顺、娇小、柔弱。它往往代表的是一种最高、最抽象的象似性。
三、隐喻象似性的功能分析
隐喻在修辞学、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生活当中比较普遍,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简单、具体的描述来说明抽象、复杂的概念及情感,它是人类进行思维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人类的认知和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学家Searle认为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相同,都要区分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隐喻属于话语意义,他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将隐喻过程分解为三个步骤:先要判断话语是否有从隐喻角度来分析必要性;确定必要性之后接着利用一套原则解析隐喻所指的可能值;最后一步是对这个可能值进行限定,确定说话人所想要表达的意思。隐喻它属于隐含意义,是结合语境信息构建和推理产生的,说话人选择隐喻来寻找最佳关联,就是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下,获得最优的语境效果。交际是一个明示到推理的进程,话语的理解就是要再现话语关联性的过程。说话人对听话人选择语境的限制越严,隐含就越强,限制越少,隐含就越弱,没有限制也就没有隐含。隐喻的理解就是在强隐含的基础上挖掘出弱隐含,相应的接受者不同对隐喻的理解也会不同。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的交际手段,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但是由于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因此隐喻又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这些差异也决定了它的多样性。语境因素对理解隐喻至关重要,不同经历不同概念体系的人会对同一隐喻产生不同的理解。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交际之中,认知语言学家也不再把它当成修辞手段,而是将其看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和认识自身和世界的必要工具。
四、小结
语言的象似性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原则早期在索绪尔的论述中也略微有所体现,它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观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普遍的认知机制和语言的内部结构关系,在理解语言符号时我们既要看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又不可忽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全面的认识语言符号和其传达的语义。本文就是在既承认象似性又不否认任意性的前提下来展开论述的,介于象似性并无统一的认定标准,本文对象似性原则加以简单的介绍和分类,并着重分析了隐喻象似性,以期对象似性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卢卫中. 语言象似性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6:840-849+959.
[2] 王 寅. 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05:3-8.
[3] 项成东, 韩 炜. 语篇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J]. 外语研究, 2003,01:37-42.
[4] 张 凤. 语用层面的距离象似性考察[J]. 外语研究, 2003,04:21-24.
[5] 张 喆. 我国的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J]. 外语学刊, 2007,01:67-74.
[6] 侯国金. 语用象似论[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02:64-71.
[7] 朱永生.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01:2-7+80.
[8] 胡壮麟.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J].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95-102.
[9] 赵 亮. 语言象似性的符号学分析[J]. 外语教学, 2006,05:19-23.
[10] 于 飞, 张绍杰.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辨证[J].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133-138.
[11] 马 静, 张福元. 语言的象似性探讨[J]. 外语教学, 2000,01:9-13.
【作者简介】
郭培颖(1990—),女,河南洛阳人,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