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戏剧发展之拙见

2016-05-14 16:11谭佩
上海戏剧 2016年9期
关键词:剧种侗族剧目

谭佩

当我们谈到少数民族戏剧,藏剧、蒙古剧、壮剧等大家相对熟悉,这些剧种之所以有相对大的影响力,其中地域因素不容小觑。西藏、内蒙古、广西,都是少数民族类型相对单一并且占主要人口的地区,无论从文化部门的关注程度还是民俗民风使然,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的步伐必然快速。相比而言,有一些多民族杂居的省份,比如云南、贵州,其少数民族戏剧的分布和发展都相对散乱和缓慢。2015年,我参加了由中国政协举办的“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座谈会”,通过这次会议,对于贵州这样的多民族省份的少数民族戏剧发展有了一次新的思考。

一、贵州少数民族戏剧的

地域性划分

贵州省有49个民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仡佬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7.99%。贵州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以说,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众多,但主要人口还是汉族的多民族杂居省份。于是,按照省份作为少数民族戏剧分部的划分方式在贵州并不适用。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分散,对于其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多元化、缓慢化的综合性特征。以苗族为例,高坡苗、红苗、芭沙苗、短裙苗等各不相同,他们的习俗、歌舞乃至戏剧都极具特色,同时,也因为人口少、地域小、经济落后等造成了民族戏剧发展缓慢甚至消失的情况。

目前贵州有7个主要戏曲剧种,京剧、黔剧、花灯戏、傩戏(地戏)、侗戏、布依戏、撮泰吉。其中,仅有京剧、黔剧、花灯戏有专业剧团,其余或于近年转企改制合并成综合文艺单位,或存在于民间班社、票友会等。少数民族戏种、傩戏等更多地以人民群众自娱自乐或民间祭祀活动的形式存在。如“黎平肇兴侗戏班”等民间演出团体,仅仅依托旅游业发展,定位旅游演出而勉强维持生存,谈不上发展。更多的民间演出团体则无固定演出场所、创作队伍及演员,基本没有演艺能力,濒临灭绝。

二、贵州4个少数民族

主要剧种的生存状况

目前贵州少数民族戏曲主要有:侗戏、布依戏、撮泰吉和苗戏。

1.侗戏

贵州的侗戏主要流传于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县,由侗族歌师吴文彩于1828年创建,距今已经有170余年的历史。拥有《梅良玉》《金汉列美》《珠郎娘美》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代表剧目,至今仍在侗乡村寨的戏台上演出。目前黎平、从江、榕江三县都有侗戏保留剧目,但往往只在民族文艺会演时才有演出,平时并无演出活动。近年来,各地州市文化改制,很多剧团解散或者合并,保留下来的演员主要承担地方政府接待性演出任务和旅游景点的民族风情演出。由于侗戏只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区,其他民族的人听不懂,因此,接待演出和民族风情演出都是以简短、精巧的侗族大歌为主,基本上不演侗族戏剧。侗戏班只有在侗族村寨普遍存在,组织结构松散,演员多为本寨成员,人数不等。没有固定的演职人员,除戏师、腊汉头和琴师相对稳定外,其余人员经常轮换,缺乏稳定性。如今由于戏师大多年事已高,已无精力从事侗戏剧目的编排,有的村寨戏班已无戏师,只得从邻寨聘请,出现一个戏师带几个戏班的情况。

侗戏因受众面窄和演出时间等因素制约,没有办法出现以演侗戏为职业的演员群体,致使乡村侗戏发展缓慢,仍保留着音乐旋律简单、表演程式单一的原始戏剧特点。职业演出团体的缺位,使得侗戏演出集中于秋收后和春节期间。近年来,由于政府文化部门的鼓励、引导和扶持,演侗戏逐渐成为南部侗语方言区过年期间的文化习俗。但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是靠口耳相传,随着老戏师的离世,侗戏的继承出现了很大问题。

2.布依戏

布依戏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册亨、兴义、安龙、贞丰等县的布依族村寨,其活动中心为南盘江沿岸,该地区被认为是“布依族的发祥之地”。布依戏包括民族传统剧目和移植剧目两类。民族传统剧目均用布依语,民族特色十分浓郁。代表剧目有《罗细杏》《人财两空》等。移植剧目主要源于汉民族历史故事、唱本以及其他剧种剧目,用双语表演,形式活泼,风格质朴。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编剧、演员、导演队伍,发展十分缓慢,形式还处在简单的层面上。由于参加表演的演员都是临时组织的,完成演出任务后就解散返乡了,因此布依戏在剧目的积累、演出水平的提高、专业演职人员的培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布依戏一直在乡村业余农民戏队唱主角,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专门培训,随着老戏师的先后去世,年轻人又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纷纷外出打工,导致布依戏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存世的艺人越来越少;缺乏按照布依族的民族形式、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等气候土壤中产生的精品之作。剧目、剧本、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缺乏创新,更谈不上研究发展。

3.撮泰吉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有着“戏剧”活化石之称。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撮”字意为鬼,“泰”字意为变化,“吉”字意为游戏,通译为“变人戏”或 “人类变化的戏”。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2005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撮泰吉因具有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深深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撮泰吉因仅仅在一个偏远的区域流传而一直延续下来,并较少受到外界影响,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只被少数人掌握和传承的艺术显得十分脆弱,再加上随着民族信仰的逐渐淡化和缺失,撮泰吉在传承和发展上更显得风雨飘摇。2015年,由我作为编剧的彝族古剧《撮泰吉》,将彝文的老剧进行了重新编写和汉文翻译,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得了编剧奖、导演奖、演员奖。这是一次“非遗”保护的尝试,更是民族戏剧保留与发展的尝试,此剧后来在央视进行了纪录片和戏剧全剧的播放。

4.苗剧

思南苗族高台戏是在苗族民间花灯、山歌的基础上,逐渐吸取傩戏、湘剧的表演形式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地方剧种。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现流行于印江、石阡、德江、沿河、凤冈、湄潭、务川和余庆等地。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巧英晒鞋》《麦粮封官》等。近年来,贵州省的戏剧工作者们给予苗剧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了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等一些探索作品。但同样的,因为没有专业剧团,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语言的障碍等问题同样对该剧种的发展造成了重重障碍。再加上在苗族艺术形式的提炼上,更偏向于更加有名的苗歌、苗舞,更多的是提取苗族历史故事、传说为素材进行其他艺术样式的表现,比如:苗族歌舞剧《仰阿莎》,该剧获得了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此类作品贵州很多,比如以傩戏为素材创作的舞剧《天蝉地傩》,以侗族民间故事《珠郎娘美》改编,以侗族大歌为基调的侗族音乐诗剧《行歌坐月》等等。

三、少数民族戏剧的

发展困境与思考

近年来,贵州对少数民族戏曲保护、发展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立项经费补助;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建立传习所开展传承工作;搬上舞台进行展演;组织赴外展演,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开展进校园传承;对濒危的戏曲项目,通过音像、文字、图片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数字化保护、保存等,对鼓励民间戏剧的传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贵州少数民族戏曲资源还没有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依旧停留在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状态,而无法进入大众视野。

1.人才匮乏,后继无人。

戏曲从业人员年龄严重老化,艺术骨干人才青黄不接、行当不齐、后继乏人。由于职业演出团体的缺失,专业剧作者的缺位,致使贵州民间戏剧出现剧目老化,艺术质量低劣,停留在老演老戏,老戏老演的状况。

2.剧团、班社基础设施落后,丧失培育观众、市场的机会。

3.演艺市场低靡。受新时代多样化文娱方式的冲击,戏曲观众越来越少,受演出剧场、创作经费、演员队伍等因素制约,演艺市场长期低靡,这一艺术形式长期脱离人民群众。

要符合当代观众审美,要生存发展,戏曲表现内容及形式必然要走上创新、改革之路。戏曲发展规律表明,每一种成熟的剧种必然是融合众多表演技艺精华的结果,但在融合众多表演技艺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本门类戏曲的精粹和特性,是摆在戏曲工作者面前的艰难课题。

尤其是少数民族戏剧,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具体到剧种中,应该注意把握民族语言的保留和翻译问题。注意民族历史的传说的运用。注意民族传统和信仰的尊重和保留。应培养一批懂戏剧、懂文学、懂历史和语言的专家、学者。

其次应该给予少数民族戏剧一方净土,要成立专业剧团,培养专业编剧、演员、导演、编曲、乐队、舞美人员。只靠非遗演习所、几个传承人是没有办法振兴剧种的,而戏剧是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是最能够保存其文明精髓的方式,建设少数民族专业剧团其现实意义不仅仅只是确保一个剧种不消弭而已。

最后,应该将传承人传习与专业高校戏剧教学相结合,培养专业人员,创作、研究和探索与时俱进的少数民族戏剧发展方式。

少数民族戏剧是我国多彩的戏剧文化瑰宝,本文的一些拙见,做抛砖引玉之用,期望多元戏剧文化能在21世纪绽放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彩。

猜你喜欢
剧种侗族剧目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侗乡学子爱家乡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优秀剧目进校园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淘气包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