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文化对中国城市风貌的影响

2016-05-14 09:10李兵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空间形态

李兵

摘 要:城市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商业活动本身也会影响一座城市的风貌特征。中国城市无论是城市建筑、商业街区还是城市空间布局均受到了商业行为的深刻影响。从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内因两个层面探究了传统中国城市的形态演变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力图为当代中国城市风貌的特色重构找到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关键词:商业实践行为;传统商业文化;城市风貌;空间形态;特色重构

2013年12月,中央在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的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会议用简明的语言阐释了中国未来城镇建设的方向。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农耕社会。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无论社会如何变革,人民始终没有摆脱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各地气候、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传统城市在风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正是因为人们对自己故乡风貌特征的高度认同,才构筑起了每一个人心里那份不一样的“乡愁”。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正以一种不可逆的强势姿态突破国家、民族、地区间的自然阻隔,重新调试并主导着中国的城市建设轨迹。也正是由于部分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片面理解,使得中国城市用传统文化建立起来的文脉日渐解体,风貌特色日益消失。“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让城市居民很难在这种形态雷同、文化缺失的城市空间中找到集体的回忆与归属感,自然也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不一样的“乡愁”。未来的城市空间要让市民“记得住乡愁”,首先要延续城市的文脉、重构城市的风貌特色。那么,何为城市的风貌特色呢?吴良镛先生这样认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是地域的分界,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沉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不难看出,城市的风貌特色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外延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也势必直接影响城市的风貌特征,而传统商业文化则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讨商业行为以及由此衍生的商业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是研究现代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切入点。

商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伴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 而“商业文化”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由前商业部长胡平先生提出,他认为商业文化即“研究商品流通和商业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在商业行为过程中的经营哲学、价值取向、审美意识、行为习惯及其表现艺术和展示形态的总和。商业文化对中国传统城市风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业实践活动和商业文化内因两个层面:

一、商业实践活动对中国传统城市风貌影响

历史上“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个不同的事物,它们的职能不同,内含也不同。《说文》:“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自城中有了市区,盛民之地与买卖之所合二为一,成为城市,城市由此诞生。城市是商业活动的载体,而商业活动也必然影响城市的风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

(一)在城市规划的宏观层面

中国城市自诞生起就在封建统治者的“抑商政策”和城市商业发展的需求中前行,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历代统治者均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表现为大力倡导“坊市制度”和“里(坊)制度”。也就是在城市规划上将市民居住的“坊”和商品交易的“市”严格分开,将其局限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内并封闭管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坊市制度”最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有记载。文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早期的中国城市严格遵循这些制度和建设思路,使得城市形态似棋盘方正规整,正如白居易在诗中描述唐长安城那样:“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一阶段,市民以户为单位,若干户为一组团,形成 “里”。“里”作为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四周设有墙垣,居民出入需走里门,民居不许临大街开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里”内设“一字”型或“十字”型的生活大道,里坊间为城市干道;而专为商品交换设置的“市”则是:“市有垣”,从而有门供交易者出入。门有开关的时间,并设定相应的开市制度(如一日一市、一日二市、一日三市等)和禁市(含夜禁)制度。这是中国早期城市在布局方面最大的特征之一。到了唐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行为突破“市坊”的需求也日趋强烈。虽然唐统治者一再强调“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但市民私拆坊墙、临街开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到了商业高度发达的宋代,封闭性的“坊市”制度正式宣告崩溃。商业活动不再被局限于特定的城市空间内,沿街设铺开始变得普遍。里坊也不再像早期那样规整,而是沿街道划分且不再设置坊墙。这样,城市空间由内向、封闭向着外向、开放的形态转变。中国城市的风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商业发展对中国城市风貌的深刻影响。

(二)在城市建筑和商业街区形态的微观层面

唐中期以前的中国城市商业经济相对落后,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较少且交易并不活跃。“市”内的商业建筑和“坊”内的民居建筑形制都受到严格规范。在汉代,“市”中的商品分门别类的陈列出售,同行业的商肆集中在一起称之为“列肆”, “列肆”形态单一,均为长廊式建筑。这一时期,城市商业建筑和城市住宅建筑功能严格分开、互不影响。唐中期以后,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行为日渐突破“市”的限制,不断向“里坊”渗透。商业行为大多以家庭为单位,集生产与销售于一体。首先出现送货上门和服务上门以方便居民生活的走街串巷的小商贩。随后,他们在街坊设立临时的商摊。接着,这些商摊变为临街的商铺。这时,部分城市民居建筑开始向商业建筑转型,出现了“前店后宅(坊)”或“下店上宅”的兼容式商业建筑模式。这种集居住、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建筑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了我国城市商业建筑最主要的形态。到了宋代,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城市文化娱乐活动中来。因此,独立的商业建筑大量出现,商业建筑功能较以前更为复杂、建筑规模更为庞大,商业建筑形态也日趋丰富和成熟。这一时期的商业建筑形态和商业街区面貌在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反应的尤为明显。在《清明上河图》中,茶肆酒楼、青楼勾栏等独立的商业建筑、“前店后宅”等半独立的商业建筑及两三进院落的纯民居建筑一起展现在城市的机理之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城市的商业街区。街区中的商业业态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按行业区分,而是百业汇杂,店、铺、摊、贩形式多样,给人一派祥和之象。形成了中国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基本风貌。

二、传统商业文化内因对中国城市风貌的影响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是以传统文化为土壤,以地方文化为根基的。因此,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带有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双重特质。这种特质塑造出了商人的不同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也正是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传统城市的风貌特征。

中国商业文化的传统文化属性对商业建筑的影响,中国传统商人深受“易学”认知体系的影响,因此具有中庸、和谐、内敛的商业思维方式;在行为上遵循封建礼学,有着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土地意识、宗族意识,行为恪守封建道德规范。这些思想反映在商业建筑上就是:中国传统商业建筑严格遵循礼制,往往不是特别重视经营环境和产品促销,不拘泥于一砖一瓦,一侩一梁之建筑构造,不以装点外表而追求意境之美,空间之美,群体之美的建筑样式。

传统商业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中国传统商人一般依托血缘形成商业世家,依托地缘构成行会,依托行会建立区域性商系,依托商系形成全国性商帮。商帮与地方文化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方商业文化体系。这种地域性商业文化体系不仅影响着商人的商业理念、经营艺术、管理思路。同时,还影响着本地城市的商业气质以及商业建筑和商业街区的风貌。如“贾而好儒”的徽商,深受朱陈理学的影响。多秉持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固有观念。同时,徽商大多为远离故土的游商。为保“后院”不失火,其对家人的封建礼仪禁锢就更为严苛。这种思想直接表现在当地的传统商业街区设计中。如安徽婺源一带的传统商业街区,往往刻意弱化商业氛围,零星的商业活动也多布局于室外。狭小封闭的店面与高墙深院的徽派建筑一起形成封闭内向的空间格局。而晋商则是“学而优则贾”,这种商业文化从骨子里是推崇商业行为的,读书取士在多数晋商眼里不过是装点门面的“道具”。同时,晋商多是实力雄厚的坐商。这一点从山西遗存的古商业街区中就可见端倪。例如,平遥古城的商业街区店铺、镖局、票号鳞次栉比;店面高大开敞,装饰华丽至极;这与安徽屯溪老街的古朴清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综上所述,传统商业文化对古代中国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中国城市风貌特色的重构过程中,不能仅从形式外延的本身思考问题,更应当深挖城市的传统商业文化内涵,由内而外的重构一座城市的风貌特色,这样的特色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平.商业文化与城市文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3):6-8

[2]赵德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04):3-12.

[3]周晓明.中国传统商业建筑环境的风格和意境[J].克拉玛依学刊,2003(02):123-125.

[4]李漫博,穆林.商业、商圈与商道——中国传统商业文化整体观[J].商业文化月刊,2013(11):31-33.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空间形态
“花儿总在种子里”
浅析晋南民间宗祠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制特征
流动的“线”在当代首饰设计空间形态中的应用
以城市标准面积指数和延伸率指数为指标的大渡河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