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分析了影响中西礼仪差异的因素。通过对比,认清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去糟取精,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礼仪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差异,影响因素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文明古国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跨国交际的日益增多,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1.中西礼仪文化在交际语言方面的差异
对于社交礼仪,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不同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如:见面称谓、告辞、致谢等等。
1.1见面礼仪,在日常打招呼中,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去?”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1.2称谓礼仪,中国人对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一般忌讳直呼其名,中国人取名时,力求避免与父母或其他长辈重名,这也是敬老的一种传统。在一些英美国家,家庭中的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且西方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以父母亲的名字为己名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一习俗反映了父母亲期望子女后代继承家庭的传统,做的和自己一样好,也体现了子女后代与亲朋好友的关系非常密切。
1.3告辞礼仪,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辞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或“多穿些衣服”、“早点休息”之类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这样说,因为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在拜访结束时,中国客人寒暄两句话会立刻离开的。而在英美国家,客人向主人提出告辞时和他真正离开应有一个短暂的时间间隔,约为15到20分钟。
2.中西礼仪文化在餐饮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各具特色,主要体现为:座位的安排、用餐、餐桌交谈礼仪等等。
2.1座位安排礼仪,在中国,从古至今大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上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2.2用餐礼仪,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热闹,很多人在一起吃喝说笑,或者把餐厅当做自己家一样让孩子跑来跑去,以动为主。而西方人在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以静为主,例如:喝汤,咀嚼食物都不应该发出声音,打嗝的声音尤其要禁止,万一打嗝发出了声音,也要向同桌的客人们说(Excuse me!)表示歉意。
2.3餐桌交谈礼仪,中国人喜欢边吃边聊,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交谈的话题比较随意。而西方人讲话时,嘴里不能塞满了食物,不可以边嚼边说。他们还注意不只和同桌的熟人交谈,还注意和陌生人交流。
3.中西礼仪文化在服饰方面的差异
服饰这种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文化则是人际交往中的视觉对象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各民族自身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服饰礼仪文化也各具特色。
3.1服饰礼仪的差异,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为主要特征。中国也因疆土广大,各地风俗不同,衣着习惯各异。例如: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服饰在西方被看做是人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故有“软雕塑”之称。追求用服装突出人体的曲线美,讲究服饰的外轮廓线,使服装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映。
3.2着装礼仪的融合,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衣,打领带,一般穿黑色皮鞋。西方女士子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还有戴耳环的习俗。
如今,中国人的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样。
4.影响中西方礼仪差异的因素
4.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文化几乎受儒家的“仁爱思想”,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影响,使中国文化有着“重亲情”、“重关爱”,注重集体的文化特质。西方文化源于商业社会,属于商业文化。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注重自我的西方文化特质。
4.2价值观的差异,以群体为特征的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以自谦尊人,相互关切,互相体谅和以诚待人其特征,在交际时喜欢问让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因此,在问候语中常常使用涉及个人私事的问题。西方人推崇的却是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这种价值观培养了其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力意识。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是个体自主,避免冲突,而且将交际规则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西方人的隐私意识很强,例如,与人交谈中忌讳谈个人的年龄,疾病以及个人财产。
总之, 礼仪的文化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借鉴西方文化的内在灵魂,求同存异,去糟取精,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礼仪的文化体系,达成和谐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魏楠﹒中西方礼仪差异【J】科技信息,2011(05)
[2]曹明逸﹒体验西方礼仪【C】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美)罗杰·E·阿克斯特尔﹒礼仪与禁忌【C】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