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中教师手记

2016-05-14 18:25吴世馗
安徽文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体罚育人家长

吴世馗

初中教学,是教育历程中特殊而重要的一段里程,对教师而言,育人诚意大于教学技巧,育人态度决定教学高度。

初中生,个性鲜明,昵称“小大人”,说是少先队员“老了”,说是公民又小了。与此同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蓬勃发育了,开始说“不”了。这无疑给教育教学添堵了,也对从教者的水平提出了诸多刚性要求。

初中阶段既要巩固和发展小学教育的良好习惯,又要全方位接种优秀的文化基因,这是为未来人生夯实根基的春忙时节,也是育人历程中施“钙”的黄金时期。自尊、自信、自律,是自然人向社会人华丽转身的必备元素,亦能预防陷入“小时候把孩子养成宠物,长大又把孩子逼成废物”的误区。

近年来,人们的观念也在悄然变化着,教育已经跨越“伦理”的坎,从“以德立教”迈进“以法立教”的时代。《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相继颁布实行,这些都在庄严地告示:以法执教!老师,不管你有怎样的好心和激情,对学生只能启发引导,即使“神女有心”若“襄王无梦”也不准强制硬灌,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比如“语言暴力”。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有人极力地推崇其实效,也有人链接到了“爱无能”的困惑。

人生最苦是少年。学习则是一桩最操心劳神的事。纵观一届届学生,一部分能吃苦肯上进,奋发三年后,收获理想的高中。师生和家长兴奋了一阵子。当老师的静下来后有时自问:老师你的兴奋是否自作多情了?学生若无内定力,光靠你成事吗?沾沾自喜自然蒸发了。另一部分学生呢?他们跟你玩了两年多的捉迷藏,纠结的是谁,弱势的又是谁?这场不对称的游戏,赢家又是谁?

偶尔,老师因为家庭琐屑的牵累,言行有点偏激,又巧遇上某些家长的纠缠,纷扰到班级,到学校,闹至上级,在沉重的气氛中你不能不低下高昂的头颅,那时,在心灰意冷中你常会想:能有一线路,不当孩子王。可是,过不了几天,又忘情了,全身心地去尽职了。

能不吗?国家待你不薄,怎能因为自己的过失而怠慢工作?人民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为人师表”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你的基本修行;“传道授业解惑”是你神圣的担当;“教育天大”是精神花园;再有,“知识分子”之冕,国家干部待遇,老师岂能不自我方正和尽职……

教师最怕被人揶揄的是这句话:“还是老师呢!”

教师,历经曲折而不变的心愿是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因为专注于教学,有时免不了固执,甚至不入世俗;因为一视同仁,对上级的亲属子女照顾不周;因为清高和愤世嫉俗,牢骚而张扬;因为师道尊严,对生猛倔强的孩子也会耿耿于怀;对言行不端的学生,少了耐性和包容;因为青睐成绩,对后进生心里发毛;好大喜功,倍加赏识冠军的荣誉,有时会漠视了落后者可贵的坚持。有时为了学生,抑或是为了学校和上级列表公布的成绩,便忘了禁忌,加班加点,补缺补差,甚至订资料造题海。一旦有人举报,那些受过“教训”的学生心里乐开花。家长不疼,学校不爱,上级如“包公”。虽然,分数也是领导政绩的晴雨表,但是,好成绩必须得相安无事才给力。在应试大环境下,老师为从教而生存,还是为生存而从教?成了大命题。

话得说回来,何必太较真呢?人生,正因为有了少年的天真,才有成长,成长比成功重要!请别去嘲笑生命曾经的幼稚。同样,从老师来说,也无须埋怨生活的不公和职业的艰辛。哪一行容易?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即不离

……

猜你喜欢
体罚育人家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家长请吃药Ⅱ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