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芬
这是一个暖秋,风在面庞吹过,没有丝毫凉意,反倒增添了些许快慰。沐着秋风,在午后的暖阳中,我们登上了石塘镇龙城村外的一处土垄。若不是听同行的县文物专家解说,还真的不曾想到:脚下踩着的竟是一段久远的历史。脚踏的这片土垄,就是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龙城遗址残垣。
龙城遗址为汉代逡遒县城所在地。史载逡遒县城始建于汉朝初年,辖今肥东的大部分地区。这些绵延的土垄即是古城墙倒塌后形成的。举目远眺,蜿蜒曲折的土垄连绵数百米,一眼收不到尽头。土垄上密密麻麻的庄稼在风中摇曳着,舞动着,曼妙多姿,就像身着长衫的古人,挥动衣袖翩翩起舞。不经意地一低头,一块灰色的瓦片跃入眼帘,俯身拾起,轻轻抚摸,细细琢磨。在来时的路上,就听说这里有汉代的断砖、碎瓦、残陶片,莫非这就是?此时,县文物管理所的专业人士告诉我,这块瓦片可有年头了,是古城的见证呢!我大为惊喜,似信非信地仔细端详,颜色灰暗,没有棱角,平平秃秃的,应该是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吧。但它又是这样的不起眼,叫人很难想象出原貌。就像葡萄干,很难让人想象出它曾经是晶莹剔透的葡萄。端详着这块瓦片,不禁陷入了沉思。眼前浮现出一个个身着汉服、头扎布巾的古人,他们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忙忙碌碌地穿梭而过,街道两旁房舍鳞次栉比,商铺林立,叫买叫卖声此起彼伏……
这块瓦片究竟属于哪座房舍?是平民百姓家屋脊上的,还是官宦豪门家围墙上的,或是从遥远的京城迁徙流落而来?不管它出身如何,又置身何处,我想它的制作工艺一定是精细的,它的质地也一定是上乘的,否则,不可能历经千年风霜而依然存世。它没有青铜铁器坚实厚重,也没有唐三彩、宋瓷器精美细腻。而我相信,它同样承载着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就好比一棵小草,尽管很卑微,却亘古不变地诉说着生命的魅力。
小小的瓦片啊,你来自深宅大院,还是乡野民间?你可曾闻听过秦皇汉武的传说,唐宗宋祖的神话?你可曾领略过环肥燕瘦的风姿,唐诗汉赋的风采?或许你都耳熟能详,或许你全浑然不知。无论如何,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你承载着一段历史;蹚过时间的长河一路走来,其实,你就是一段历史!
忽地,一阵风吹过,额前的刘海凌乱地散落下来,遮住了双眼,一切戛然而止。眨眨眼,沉睡在脚下的依旧还是土垄,摇曳在眼前的依旧还是庄稼。
只是,手中的瓦片变得越来越沉……
虞姬傻乎
一曲霸王别姬,感天地,泣鬼神。虞姬为自己衷爱的人拔剑自刎,这个传颂了两千多年的悲壮爱情故事,至今令人扼腕叹息。人们在惋惜之余,不免为虞姬鸣不平。或曰其傻,为仅有匹夫之勇的霸王自刎,还不如就地倒戈,以美色侍刘邦,许能荣华富贵;或曰其嫁错了人,好端端一美人不嫁安分守己的良民,非嫁给驰骋沙场的猛士,白白送了卿卿性命……
其实这些说法都脱不了一个“傻”字。归结起来就是说虞姬嫁给项羽太不值了,因为嫁了他才不幸早夭,要是嫁作他人,必能终老其身。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项羽败了,虞姬嫁人的选择自然也就大大贬值。如若项羽当初果断一些,鸿门宴上不心慈手软而杀掉刘邦,那就是另外一说了。历史上许多事情的发展都充满了偶然性,就因为项羽这么一个不果断的行为,导致了后来楚汉相争。项羽不仅丢了美人,也丢了自己的霸业。
那么虞姬为项羽拔剑一刎,真的是白白葬送了一条如花的生命,就只能落得个“傻”字?非也!我看虞姬选择项羽不傻,那挥剑一刎也不傻。为何如是说呢?古来美人慕英雄。项羽在楚地举兵八千而起,攻城略地,连败秦军,自封西楚霸王,威名震四方,成为当时了不起的大英雄。霸王的英勇令无数美女心仪神往,虞姬有幸以出众才貌成为项羽爱妾,不知引来了多少美女的艳羡和嫉妒。美女与英雄的结合,不仅在古代中国,就是在中世纪的西方世界也绝对是上帝的恩赐。所以虞姬嫁项羽在当时可谓佳偶天成,完美无暇,更何况项羽也出身名门,乃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退一步想,若虞姬嫁入当时的豪门旺族,在秦末战乱时期想必好日子也不会长久,很快就会沦为亡秦败落一族中的残花一朵。如若嫁给富商大贾,虞姬的生活可能会舒适而安逸。然而,古代“商”“旅”难分,商人多半时间在外奔波。试想虞姬时常独守空房,孤零零的,恐怕也只能如平常商妇凄吟“嫁得瞿塘贾,朝朝背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何有幸福可言?若嫁与普通平民百姓,虞姬可能会终老其身。可是虞姬死后,顶多“亲戚或余悲”,芸芸众生中,还有谁知道虞姬其人?虞姬嫁项羽,虽红颜早逝,香消却玉名存。自古美女多如云,又有几人能如虞姬载入史册?又有几人历经千年仍被人传颂?!
虞姬芳名传颂千古,不仅因为美色,更主要的是她忠于爱情,凛然大义。当西楚霸王被汉军围困,忽闻四面楚歌声,在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时,虞姬拔剑起舞,挥泪和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又气尽,贱妾何聊生?”旋即拔剑自刎,以死来绝项羽后患,以死来激霸王最后一搏。项羽见此,决心杀出重围,率八百兵士一路冲杀,突出重围时只剩二十八骑,最终在乌江边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饮恨自绝。这一结果不禁让后人为虞姬的死抱憾。虞姬牺牲身家性命,虽未换来霸王的江山,但虞美人的忠贞刚烈、深明大义却已传为千古佳话。
有人说,虞姬当时完全可以不死,霸王气数已尽,不如悄悄投汉。刘邦肯定喜而纳之,虞姬即可享受荣华。其实,这是后人想像的。虞姬真的倒戈侍刘,刘邦当然喜不自禁。可心狠手辣的吕雉岂能善罢甘休?虞姬一娇怜小女子哪是她的对手?说不定未等识得荣华滋味,已经被她害死了。那惨死于吕雉手中的戚夫人就是一明证。刘邦宠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刘邦龙御归天不久,吕雉就毒死了刘如意,斩了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双眼,置于茅厕,戏称其为“人彘”。其手段之残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一凶残之人,虞姬要与之争得一杯羹,岂不是以卵击石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虞姬若是投刘邦被吕雉害死,人们不但不同情她,反倒会有雪耻之快。而为项羽的霸业挥剑自刎,这一死令人怜,更让人敬!一娇弱女子,关键时刻竟能以大义为重,实乃女中豪杰!虞姬的这一悲壮之举,产生的轰动效应,不仅使她个人扬名千万年,而且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霸王别姬》的经典曲目令人视听难忘;宋词的《虞美人》据说得名于虞姬;清朝何浦的一首《虞美人》更让人思绪万千。诗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意即八千楚兵皆迫降刘邦,竟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坚贞。浅吟低唱这些戏曲诗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虞姬仿佛不是娇媚的美人,而是一个以死捍卫爱情,以死捍卫英雄事业的豪杰。
虞姬去了,香消而玉未殒;虞姬去了,流芳万世,浩气长存!虞姬来了,她的情和义已化作精神永驻;虞姬来了,她活在人们的心中。矗立在故乡的虞姬庙,至今香火繁盛,拜者不息。
时至今日,谁还能说虞姬“傻”呢?
责任编辑 木 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