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性研究

2016-05-14 06:13毛毳
艺海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族性民族音乐课程标准

毛毳

[摘要]通过深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版)》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分析新课标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性的基本现状,找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拟出提高教师民族素养、为校内教材融入新鲜血液、增加校内外教学实践活动等相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性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民族中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文化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从史前音乐到古代音乐,从夏商周时期音乐到秦汉时期音乐,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音乐到隋唐音乐,从宋金元时期音乐到明清时期音乐,从近代革命时期音乐到现代音乐,每个时期都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音乐特点。音乐课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中小学音乐课教学需要教师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下,坚持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确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民族性这一基本观念。

一、新课标的内涵

新课标即《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版)》的简称,它的推出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顺应了社会时代发展,新课标指明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意义,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鉴赏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其中,“弘扬民族音乐”是指,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主要以我国各民族以及部分世界其它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为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音乐,表述的历史情怀和情感不尽相同,民族音乐能够巧妙地用美妙的声音直抵人们心灵深处,直接影响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进取精神。民族性音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本民族及传统民族音乐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特征,提高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增强自我归属感,培养个人的爱国情操。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民族性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音乐类的比赛及音乐交流日渐增多,除了我国民族音乐以外,世界各国民族音乐文化也涌入了我国,在掌握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其它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总结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有利于对比发掘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音乐的魅力在于通过流动的音符形成抽象的画面,具有开放性,能与心灵产生共鸣,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我国的民族音乐是我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和情怀,凝聚了我国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中小学音乐课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民族音乐的延续与传承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和聆听民族音乐,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性现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1、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兴趣不够浓厚

社会飞速发展,电视、网络媒体充斥着孩子们的眼球和耳朵,孩子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中国好声音》《中国新声代》《快乐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选秀类节目,接触到的都是流行歌曲,极少涉猎民族音乐,导致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越来越低。

2、学习平台单一

中小学生学习音乐课仅限于学校音乐课堂这个平台,每周一节课45分钟,远远不能够达到了解掌握民族音乐的文化、技能,仅有少量欲走专业学习路线的学生在课外培训机构补习专业演唱、演奏和表演等课程。

3、民族多,音乐广

我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各有各的民族特点,民族音乐特点也不尽相同,民族民间乐器也有几百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民歌曲目大概有45000首。学生们对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知之甚少,更别提掌握所有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了,一般仅能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特点:傣族孔雀舞,蒙古族的长调,朝鲜族的道拉基。

4、家庭氛围影响

父母的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在家庭中多听多哼唱多关注民族音乐,就会带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家长年龄层面来看,年龄大的高年级家长比年龄低的低年级家长要更喜欢听民族音乐,因此,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能接受民族音乐文化带来的冲击。

5、教师教学意识影响

教师音乐教学民族性的意识性不够,对民族音乐教学热情度不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课前导入、教学结构设计不够精心,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不够新颖,多方位多元化进行民族音乐教学能力不足,这样就很难将民族音乐的精髓传递给学生。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性对策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版)》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性音乐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切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民族音乐的熏陶,中小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学习我国民族音乐,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体验中华民族的多彩性和凝聚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真正做到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针对新课标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性的教育现状,现拟出以下几方面策略:

1、提高教师民族素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音乐文化传播的媒介,是民族性音乐教学的传授者,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的领悟、理解和教学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民族性实施的关键,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民族知识结构、民族音乐艺术修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多参加相关专业的师资培训,梳理民族音乐专业知识的脉络,加强民族性音乐教学能力,提高个人专业技能。

2、为校内教材融入新鲜血液

音乐教师应根据教材合理安排民族性音乐教学课堂的结构,设计融入新颖的课外教材,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已掌握的民族音乐知识。现阶段,课外培训学校多采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快乐阳光”的儿童声乐系列教材,其中有一本“快乐阳光——最美童声最美的歌”的教材,是由2015年快乐阳光大赛艺术组委会编选,包含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原创歌曲130首,歌曲紧紧把握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弘扬了民族音乐文化。其中,蒙古族《舞动月光》、藏族《阿姐甲莎》、纳西族《三个月亮》、拉祜族《拉祜山的夜晚》等,都是很新颖,旋律性强,朗朗上口的作品。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选择性纳入课堂,这些曲目及教材是校内教材有益的补充。

3、增加校内外教学实践活动

学校应大力宣传民族音乐,开展民族性音乐活动,组织民族性的合唱、独唱、舞蹈、民族乐器比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发挥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使其在声音、肢体、音乐语言等各个方面去领略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渐渐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另外,学校相关领导和主要音乐教学人员可以拓宽实践活动面,带学生进入社会,体验艺术团体的活动,参加社会性的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民族性音乐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刘小红)

猜你喜欢
民族性民族音乐课程标准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