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弱势群体,打造强势社区教育

2016-05-14 02:43赵王笑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社区培训

赵王笑

摘要: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弱势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弱势群体教育就成了社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以缙云本地为例提出社区教育如何建立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纽带,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如何把社区教育的重心建设在“关注弱势,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弱势群体”,提供对他们身心发展全方位关怀教育服务。规划他们终生学习的整体解决方案,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习者将来在事业上或者家庭上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区教育教育服务

一、背景与现状

(一)受教育者群体的特征

“弱势群体”,一般是和“精英”“庙堂”“上层”等一系列“主流”的词汇相对应的,作为弱势群体型教育形态的社区教育就是中国从单位制到社区制转型的社会教育产物。问题在于,我国的教育发展是断层的,有很多的就业机会都需要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因此就要求我们提供职业教育更专注培养实用型人才,更好地实现教育与成人劳动力需求的对接。当前大量的低技能工人成为剩余劳动力,也还有大量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他们都面临着劳动力技能供求之间鸿沟。

(二)当地教育需求的现状与成果

在国家提倡教育公平,全民学习的大背景下,弱势群体已经成了大家日渐关注的特殊人群。以笔者所在地缙云为例,缙云县地处山区,工业不够发达,剩余劳动力多,结合本土情况,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缙云电大(缙云社区教育)注重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组织各类社区教育培训,近5年来开展针对南美对虾养殖、“北山狼”电子商务、小浴室等的特色培训12000多人次,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加快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所有的这些培训,针对的都是,农民、失业等弱势群体。我们社区教育首先就是把农民工基本技能训练放在核心地位,让他们学了就用,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是更新农民工的思想观念,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三是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形成了政府部门主抓,有关单位积极配合,社区组织实施的一条链式服务模式,教育和服务同步,教育和活动同步,教育与就业同步,切实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的矛盾

(一)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与社区教育单一性的矛盾

一方面,是迫切的、巨大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是跟这种状况不相适应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的单一性以及教育资源的局限性。社区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供求错位现象严重。

(二)渴望接受良好教育与社区教育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要求的不断提升,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具体,对教育质量好坏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清晰。他们在主观上渴求接受良好教育与培训的同时,客观上却找不到适合自身特点与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社区教育与农村弱势群体生活疏离性的矛盾

现行社区教育忽视社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农村弱势群体从事农业发家致富联系不紧密,跟农村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供给矛盾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与教育服务的矛盾

农村弱势群体自身已经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能的重要性,参与教育和培训的意识很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错,但培训项目过于单一,部分学员有盲从现象、功利现象过于明显。他们在主观上渴求接受良好教育与培训的同时,客观上却找不到适合自身特点与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经济实用的培训项目也十分的薄弱,农村弱势群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的紧缺。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哪些,等等。

(二)教育服务意识需要提高

一些教育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无为思想,习惯于传统办学思路,囿于旧的办学模式,看不到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更看不到教育自身发展跟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关系;缺乏投身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认识和热情,更缺乏长期服务、有效服务的意识和理想。

(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农村弱势群体往往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因而很难享受到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优惠政策,从而使农村弱势群体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很难得到满足。部分社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是比较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从整体的宏观角度看到社区教育中弱势群体教育的新的要求与需求,也没有能够长时间服务于此的师资力量。

(四)教育服务措施不得力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种种有关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政策,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因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在教育服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使教育服务的措施很难得以贯彻落实。有些措施还不够针对性。没有把满足居民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把解决困难居民基本物质和文化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居民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灵活调整服务形式,把贴近社区居民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针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就是社区教育服务性的直接体现。

四、打造强势社区教育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新定位社区教育目标

面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必须重新定位教育目标,让农村弱势群体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和受惠者,使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为此,社区教育应该从当地农村社会的实际和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出发,树立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弱势群体为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办学目标,以服务农村社会发展为履行职责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张扬社区教育的社会公益属性,倾力打造扶持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项目,不断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二)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服务体系

第一,要整合农业、科技、教育部门的教育资源,实行农科教结合,建立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的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第二,要整合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社区的资源,做到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第三,农村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超越传统的范围,增强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功能,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教以及多教结合。

(三)切合实际,开展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

要满足农村弱势群体个性化教育需求,必须要做到四点,即教育内容是农民需要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形式是农民接受的,教育模式是农民喜欢的,教育效果是农民满意的。为此,我们必须设计满足市场和切合农村弱势群体实际的教育内容,变革现有单一性、理论型的传统教育服务与培训方式,开展多样化、实践型、交互式、网络化的教育与培训。

(四)营造氛围,提高农村弱势群体学习的自觉性

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府出台的农村弱势群体教育培训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宣传农村弱势群体教育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优秀技能型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等等。

社区教育作为一个接地气的教育组织,直面居民学习需求,成为联系学校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纽带,施教本身就意味着高效实用的课程,将新型实用的知识与技能迅速传播到社区学员中去,使区域大众的社会交往,心理支持以及幸福感提升,从而形成社区教育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利用社区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社区培训
社区大作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