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瑞珍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在当前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原因及背景做出分析,认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及各方面因素,抓住关键,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习近平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但目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状入手,分析原因及找出解决措施。
1 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1.1青少年民族意识淡薄
现在一些青少年把偶像明星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把网络游戏当作他们的业余爱好,这些消磨意志的活动,使他们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再加之平时没有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历史知识极为贫乏,对于民族英雄知之甚少,民族意识十分淡薄。
1.2青少年传统道德观念逐渐弱化
许多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薄弱,是非观念不清,社会责任感淡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小学生在公共场合违反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大量存在,一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崇尚自我为中心,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差,信仰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生活奢侈,缺乏勤俭节约、自信、自尊、顽强、独立感和进取精神。
1.3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是非辨别能力差,容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有些学生在校顶撞老师,欺压同学;在家蒙骗家长;在外和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聚众滋事,打架斗殴。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还有一些学生胆小怕事,受到不法侵害退避忍让,滋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2 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2.1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些家庭氛围不和谐,家长文化素养低,管理方式粗暴,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情感交流,给青少年心理造成障碍。随着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急剧增多,农民工外出打工多,“留守”孩子与父母团聚时间少,父母或托管人对孩子管教不够。这些孩子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心理遭受严重创伤,情感失落,过早感受了人间冷暖。有的家长采用溺爱纵容的方法,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力争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导致孩子产生虚荣、攀比心理。有的父母利用物质、金钱刺激孩子,使孩子学习动机出现偏差。
2.2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力度不大
虽然学校开设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校本课程,每周也开设了班队会课程,制定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计划,但由于对分数的片面追求,质量问题被摆在学校一切工作之首位,领导深入一线抓质量,教师埋头搞教学,学生被一大堆枯燥的作业所包围,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得不够深入,没有达到上下一起齐抓共管的力度,所以效果不显著。
3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全社会行动,净化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风尚和道德氛围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人格形成起着巨大作用。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贯彻实施,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特别是对网吧进行专项治理已初见成效,校园的周边环境得到了净化。国家也正下大力气打击凶杀、暴力及一些非法出版物对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各方面一起行动,努力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和舆论氛围,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的拥护。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参与净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浓厚氛围,将大大促进少年儿童活泼、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培养。
3.2学校下大力气,更新教育观念
学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健康的学校教育,应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把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摆在第一位。因此,学校要认真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任务,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减轻课业负担,逐渐建立德育学科的评价体系和监测制度,抓住改革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三个环节,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把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努力实现家庭学校互动,共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3创设宽松的家庭气氛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 可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链中重要的一环。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大,他们的心灵最早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如果早期家庭教育良好,要抓住关键时候及时进行教育,容易取得较大的成效,从而为青少年的将来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抵御社会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让他们在爱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少年儿童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爱和正确引导、教育帮助下快乐成长,少年儿童的犯罪率才会大大下降,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才会有所保障,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才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德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