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玲
初二的学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为“心理性断乳期”。初二阶段也是“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这种现象被称为“初二现象”。作为班主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熟悉了环境,熟悉了同学,一些学生开始迫切想摆脱束缚,体验与感受一些新鲜的东西;对一些问题学生也常常有自己的看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对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不像初一时那样“听话”了。如何因势利导,顺利地带学生走过这段特殊时期呢?
大禹治水是古老简单的故事,面对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采用“疏”的办法,最终成功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疏导。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尝试利用小班会来解决班级问题,初见成效。
之所以叫“小班会”,是因为它具备即时性、临时性的特点,一事一议,在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小班会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六名班委结成两人三组轮流策划主持小班会,而班主任则完全放手退居幕后。这符合学生不想受束缚、体验新鲜事物的特点。我们是这样来开展小班会的:
“说说心里话”。逆反心理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和突出。如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满意,故意表现出不爱听讲的样子,做小动作,提一些怪题刁难教师,有时说一些俏皮话引起哄堂大笑,扰乱课堂秩序,引以为乐。这些学生智力不低,思维活跃,不满现状。于是,班委在小班会上让全班同学谈论这个问题。主持人把平时表现“突出”的两个学生叫到前面,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说说心里的想法。他们说是习惯了,也没什么目的。这时,主持人给出了科学的分析:“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处在我们这个年龄,有逆反心理是可以被理解的,但你们这样做也是不成熟的行为,你们应该换位思考,我们的老师会有什么感受。或许你们认为对人不礼貌的行为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实际上,这里面有没有想博他人一笑,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想法呢?”这样的分析似乎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他们俩很惭愧,在全班同学面前保证坚决改掉这个坏毛病。接下来,主持人发动全班学生一起督促他们,并且学生们还制定出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对同学的行为进行规约。现在,据任课教师反映,这种现象基本杜绝了。
“我们来PK”。在学习方面,初二是一个分水岭,一部分学生在初二进步很快,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导致成绩迅速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针对这种现象,全班学生在小班会上进行讨论,制定出了两人PK的对策。全班26人两两结合,组成了13个竞争组,建组原则是根据实力、水平自愿结合。为了使竞争组增加一点刺激性和趣味性,学生又设计了兑奖表格。自从引入了竞争机制,每个学科的每次测验、听写、默写等都成为了学生PK的内容,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班级内学风浓厚。在随后的期中考试中,我们班有13名学生达到总分优秀,这些成绩给了学生们极大的鼓舞,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总之,小班会的主旨是:小班会汇聚班级热点,小班会弘扬闪光精神,小班会带领班级良性发展,小班会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前两句揭示了小班会的内容,后两句道出了小班会的作用。利用小班会来解决班级问题效果明显。学生们非常喜欢小班会,因为小班会营造了一种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满足了他们表现自己、发表自己见解的愿望,如今学生们有话敢说,有话愿说,烦躁、逆反情绪获得释放。这些事情如果都靠教师去说教,效果会怎样呢?小班会更亲切,因为不管什么内容,都是学生在操作,把教师提要求变成自己约束自己,这样一来,学生们没有丝毫抵触心理,并且乐于接受。
编辑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