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芳
【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读是为了什么?怎样的读才有实在意义?通过这几年做学校微教育的经验,我开始把目光转向“微书评”这一新兴读书法,即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想法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让学生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这一举措,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取得一定实效。
【关键词】课外阅读;微书评;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其中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见下表:
学段 年级 阅读量 补充要求
第一学段 1—2年级 不少于5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 3—4年级 不少于40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 5—6年级 不少于100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说得最多的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效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就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我在任教三年级的班里倡导的“微书评”,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调整阅读方法,更好地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
一、微书评在小学课外阅读中的现实意义
微书评以其内容短小见长,即它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读书的感受。微书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小学生课外“读写结合”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课外阅读指导具体化
学校每学年开展读书节活动,成了学校常规性工作。但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常中有变,变中求新,把读书活动逐项分解、细化、量化,责任到人,让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读指导。
(二)课外阅读载体特色化
在阅读活动中,活动载体的设计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活动能否出成效。通过亲子共读共写这个载体,把家长、学生、老师紧密联系成一体,实行家庭、学生、学校“三位一体”联动微书评模式,扩大活动影响力。
(三)语言品质个性化
微书评能让学生有效阅读,进行创意思考,为学生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课堂上“三分钟演讲两分钟评说”,培养了学生个性化口语交际能力,更为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读写能力夯实基础。
二、微书评在小学课外阅读中的指导步骤
(一)好书推荐,阅读微指导
每个学期,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为学生推荐两本好书,每周专门设置一节阅读课程,在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指导,作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前期准备。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读书的方法。
(二)自由赏书,记录微书评
在学生“精读”年级组推荐的好书基础上,进行班级赏书活动。三年级的孩子,也只有八周岁多点。如果长期要求读有文字的书,慢慢地会懈怠甚至厌倦。于是,结合阅读学习,放电影让他们消化吸收书本知识,影评会适时开发,增强阅读兴趣。在家,孩子每天写成“百字微书评”,与家长交流分享读书的收获。
(三)搭建平台,分享微心得
作为“微书评”的后续,我设计了“三分钟演讲两分钟评说”活动,即每节课选择两三名学生演讲自己的“微书评”,由另一个同学讲评。同学评同学,无所顾忌,有感而发,肯定中有建议,不足中有补充,常常会赢得大家的掌声。实践证明,这一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微书评在小学课外阅读中取得的成效
(一)教师的变化
1.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中的种种活动,我认识到教师的指导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巨大作用;破除了课外阅读“加负论”,认识到课外阅读对陶冶学生情操的独特作用;破除了课外阅读“随意论”,已逐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
2.转变了教学行为。课前准备已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参,而是多方查阅资料,凡是对学生知识拓展有所帮助的材料,总是尽力获取。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材料,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围绕学校阅读节方案开展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认真探索,总结出许多好的组织形式与指导方法,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在转变自己教学观念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学生的变化
1.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但他们在活动中已尝到了阅读的乐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2.阅读习惯逐步养成。学生逐步养成了每天读书、读整本的书、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阅读的面不断扩大,阅读的量不断增加,独立阅读能力不断增强。
3.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在阅读中,学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他们以自己的眼光评判作品的好坏优劣等,把读与思、读与记、读与写逐步结合起来。
四、结语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阅读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的讲与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大概是三七开。”课外阅读的功效比课内阅读的功效高,这几乎是有志之士的共识。一步步指导学生记录“微书评”的过程中,让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真正达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于永正.教海漫记[J].教育科研论坛,2002(3).
(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