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在公园里漫无目的地散着步,思绪如同脚步一般紊乱。最近诸事不顺,本想来此地散心,但眼前雾霾笼罩下灰蒙蒙的一切使他更觉触目愁肠断。记得十年前这个城市召开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清新如兰,这个公园里也是优美如画。
他注意到前方一道熟悉的身影,待那人转过来才认出是高中时的好哥们儿李四。“李四啊!”他热切地走上去,急需要一场与老同学的叙旧来暂时忘掉烦恼。
李四看到张三,也亲热地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张三儿,好久不见,听说现在当了大老板呐!”
张三表情有些难过:“唉,这年头有钱有什么用?换不回来健康的身体和好环境啊,你看看这雾霾,都让我老婆得了哮喘……”
“老同学,不要太难过,”李四拍拍他肩膀,指着远方模糊的天际,“相信我,以后雾霾会从我们这个城市消散的!”
张三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像死鱼一样,语气充满怀疑:“我知道你现在是搞科研的,但你就这么有自信?”李四微微一笑:“你不妨到我们的试验点参观一番。”
二人便坐出租车到了郊区的试验点。李四的几个同事正在忙碌着,几台庞大的机器安静地卧在那里,仿佛沉睡的野兽。
张三不禁笑了:“老同学,不是我想发笑,只是你把这些机器放在郊区有什么用?怎么解决城市雾霾问题呢?”
“唉,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样的机器在城市中心的高空也有几个。别小看这些机器,要是启动起来,有很强的制冷作用,你现在站在这儿,身上穿着三件羽绒服都会冻得牙齿打颤。”
“那要是穿裘皮大衣呢?”张三本想脱口而出这句话,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相反,城市里的那几台机器有很强的制热作用,这样一来,增大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就可以加快城郊间的大气热力循环。你还记得高中时学过的城市热岛效应吗?”
张三皱眉:“有点印象,我那时候也没怎么好好学地理。不过,你这样只是加快了郊区来的风的速度,能吹走雾霾吗?而且这也没有什么高科技啊,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治理雾霾的办法吗?”
“好,你跟我来。”李四拉着他继续往前走。一路上花红柳绿,空气比城市中的清新许多。张三抽着鼻子使劲深呼吸了几口,空气中有他小时候熟悉的草木香味,他边走边考虑着要不要在乡下买一座别墅。
忽然一台巨大的机器映入眼帘,那机器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泽,直插云霄。张三仰着头乍舌:“这机器好大的个头儿,都快赶上“神舟号”运载火箭了!”
李四有点小得意:“看吧,这才是高科技产品。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放在大气循环途径的地方,里面有静电圈来吸附PM2.5,带有雾霾的空气经过它的过滤就变得洁净如初了。”
“这要投资多少钱呐,万一失败了呢?”
李四拍着胸脯保证:“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错的,已经用模型试验过了。”
“那放这么多制冷和制热的机器,城市人生活不会受影响吗?农村的庄稼不会被冻死吗?”
“城市的制热器因为放在高空,所以对人的影响不大。郊区的制冷器对庄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以后就必须使用温室大棚了。不过总体来说,我们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张三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猛地一抬头,对李四竖起大拇指说:“好小子,搞科研这么多年没白费啊!我们以后也可以‘重见天日了!”
“对,雾霾消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好!好!”张三拍着手,心里的阴霾也消散了许多,“现在我得去医院看我老婆,把今天的事告诉她。李四儿,我哪天一定请你吃饭!”
李四也笑了:“好,那我开车送你。”
他们走向李四的车。张三看了一眼车的标识,与他的几辆豪车相比是很廉价的,排量很小。他用鼻子哼了一下,心道:还以为你搞科研这么多年搞出了什么名堂呢,虽然能解决雾霾,但还是穷鬼一个!殊不知,自己的表情已被李四尽收眼底。
上了车,李四突然冷冷地开口:“张三,虽然现在我们有了解决雾霾的办法,但我要提醒你,不管有什么新技术来治理雾霾,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一时之策。不管科技怎么发展,解决雾霾的最重要的因素都是人们心中的环保意识。”
张三想起自己刚才的想法,想起自己每次买车都追求豪华的、排量大的,立即感到脸上有些发烧。
透过车窗,看到前方越来越重、越来越灰的天空,他觉得这一趟不虚此行,与李四的一日游使他受益匪浅。
东东点评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2015年,由柴静制作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雾霾的存在和危害。雾霾、PM2.5、环保,已经深入人心。可是只有意识还不够,还要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赵至柔同学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环保故事,讲述了以“李四”为代表的一类人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解决雾霾问题。文章中提及的大气热力循环、热岛效应、超级高科技空气净化器等都有科学原理支撑,所以不只是想象,而是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的。有意识,更要有行动。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相信我,以后雾霾会从我们这个城市消散的!”因为有环保意识、环保行动,才会坚信雾霾终有一天会消除。文章的内容也因为融合了意识、行动、信念,才显得非常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