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与唱歌活动

2016-05-14 23:11孙艳雪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泡泡声部旋律

孙艳雪

美国的音乐学家雷默教授曾经说过:“我们有多少方法能让孩子体验音乐,我们就用多少方法。”“幼儿的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也不集中,在幼儿园的音乐课中,教师更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从肯学至想学到乐学音乐。幼儿音乐教育方面,我做了一点尝试。下面以唱歌活动为例谈几点看法。

一、主动学习,无意中学会

当幼儿对歌曲已经有了完整的感知,接下来便是歌曲的学习。歌曲的学习主要强调幼儿的主动性,环境的放松、自由、无意中自然的渗透。

首先,选择不同的方法学习歌词,节奏鲜明、节奏感强的歌曲采用拍手按照节奏读或边做动作边按照节奏读的方式。这样,一举两得,歌词与节奏都会了,同时,又加强了动作与朗诵的形式。朗读时富有感情,充分发挥幼儿的表演、朗诵的才华。此时,幼儿沉浸在朗诵表演的愉快与陶醉中,感受艺术所带来的无比快乐,而不是机械的记忆,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同时,在无意注意的情况下学会了歌词。

然后,采用旋律渗透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歌词,熟悉旋律。教师弹奏歌曲旋律,伴着旋律幼儿按照节奏朗读歌词。在朗读时,幼儿无意中熟悉了旋律,他们会“一不留神”把歌词唱出来,无意中轻轻松松地熟悉甚至学会演唱歌曲,并且创编了表演动作。表演、歌词、节奏、旋律这些因素不能截然分开,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要充分、有效地把它们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用形象的图片、示意图帮助学习

有一些歌曲,乐句较多,有的旋律起伏较大或有一定的技巧等,幼儿学起来很困难。由于幼儿阶段的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容易记住形象的图形、图画。所以,面对上述的困难,教师应利用相应的图片或者示意图为歌曲注释,帮助幼儿记忆。

如,《飞呀飞呀,转呀转》这首二部轮唱歌曲,曲调欢快、有激情,幼儿学得很快,但是轮唱却不容易。幼儿首先要理解轮唱的含义,然后需要知道第二声部与第一声部的不同之处——结束句减少一小节,第二声部从哪开始唱等等一系列难题。技术难度对于6周岁的幼儿来说很高,如果枯燥地讲解,只能徒劳无功,幼儿只能是一头雾水。若用示意图来注释两个声部的各乐句,把每一乐句用形象的图示标记出来,幼儿看着图就能唱出来,自然,第二声部缺了哪小节、应该怎么唱、两个声部怎样轮唱、结束时怎样合到一起,一目了然,稍加点拨幼儿就会掌握。避免了枯燥讲解带来的反作用。再如,《妈妈呀,妈妈》这首歌,有三段,每段歌词一个情节,都是比喻句,但是,三段长长的歌词幼儿不易记忆。教师分别用各段中的喻体:小喜鹊、小黄牛、小花猫三个动物的形象做注释,就形象多了。幼儿看到这样的形象提示,很容易就会想起各种情节,从而演唱出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适应设计游戏,培养创造意识

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各科活动都离不开游戏。当歌曲基本熟练后,安排合适的游戏活动,会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并且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性。同时,在音乐情境中能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非凡快乐,增加对音乐的喜爱之情。玩儿到尽兴时,他们会做出意外的精彩动作或把旋律加上“花点”或创编新的歌词或说出平时说不出来的话等等。

如,《泡泡不见了》这首歌,活动时让幼儿听歌曲吹泡泡。幼儿跟节奏吹,吹完后,听歌曲画泡泡。幼儿结合观察到的泡泡,充分展开想象,随意画出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泡泡。在《雪花》活动课中,学习完歌曲后,让幼儿边唱边用纸制作小雪花。幼儿撕出许多雪花,高兴地抛向空中,制造出漫天飞舞的“雪景”。幼儿在游戏中亲自创造并体验快乐。再如,《小海军》活动课中,进行角色表演。教师是“军长”,幼儿是英勇的“小海军”,“军长”带领“小海军”“出海作战”。不同的战况、战地,幼儿体验了做海军的自豪、英勇,创造性地演唱了歌曲。

可见,在游戏中,幼儿能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而且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他们潜在的创造性,起到升华的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唱歌课要做到保留原始感知、让幼儿主动学习,无意中学会;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主体作用与创造性。扩展到整个幼儿音乐教育当中也是一样,把幼儿音乐教育融入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之中。

参考文献:

[1]刘明辉.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能力的发展[J].青春岁月, 2015(23).

[2]孙伟.幼儿音乐教育之我见[J].教育革新,2014(8).

[3]崔红英.回归生活的幼儿音乐教育研究综述[J].赤子(上中旬),2014(16).

[4]张艳.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的探讨[J]. 音乐时空,2015(23).

猜你喜欢
泡泡声部旋律
春天的旋律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巨型泡泡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