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轩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元素。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十分强的学科,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感到困难,而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其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但是在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我就简单分析一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由于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喜欢展现自我,他们很少能考虑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感受,这就使得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数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对数学问题的反应能力较慢,这就使得他们没有发言的机会,更有甚者会羞于开口。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寄期待于同组中的优等生,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发展。
2.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都能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即使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采取自主思考的方式,还有的学生把小组讨论的时间当成是说笑玩乐的机会,学生的合作不积极、不主动,导致教师无法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
3.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足
在有些数学课堂上,有的教师仅仅将合作学习当作一种形式,为了走个过场而让学生采取合作讨论的方式。往往教师将一个问题提出后,就让学生立即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并且教师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在学生讨论不久后便要求停止。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足,或者是正在热烈的讨论中就被教师打断,这就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解决策略
1.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合理分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而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则是实现有效合作的基础。因此,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教师就要让学生合理地分配组内成员的任务,使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我将学生按照综合能力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自由决定每个人都担任什么职位,以便在合作学习时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我在教学“相交与平行”时,在学生了解相交与平行的概念后,我便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相交与平行的现象。这时小组内的成员都在积极地讨论。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整理,有的学生负责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样的分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时期教育要求下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必备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具有合作意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没有直接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引导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入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动手实践操作,很快就找到计算方法,并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荣誉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教师适时参与,调控学习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但是这并不表示教师可以将课堂完全地交给学生。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价值,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积极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与方向迈进。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就先利用学生熟悉的买东西引入,在得出了3.6+5.74=9.34,9.34-5.74=3.6,9.34-3.6=5.74这三个式子后,我便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列出相应的竖式。有的小组学生就按照个位对齐的方式列式,却怎么也找不到相应的计算方法,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我们知道这个算式是成立的,那么怎么列式才能得到这个正确的结果呢?说不定从小数点入手可以有一些发现呢。”学生思考后都恍然大悟,他们将所列的式子进行修改,将小数点对齐,果然式子看起来就顺眼多了。这样的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效地增强了自信心,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而合理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而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索中学到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
[2]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