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微课程进行中职课程开发

2016-05-14 17:41李啸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微课程

李啸

摘要:随着微课应用的展开,中职学科教学有了新的方式,但如何研究,开发微课程的课题随之而来。中职学科教学与中小学教育在微课程的开发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才能使得微课程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程;中职学科教学;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66-01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的相继出现,人类已逐渐进入了“微时代”。微课,因为具有持续时间短、容量小、内容凝练且重点突出、实施灵活等特点,成为了微时代人们学习的重要资源,近几年备受关注,相关的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1]。

伴随移动学习的普及,目前被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但这些资源在教学运用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微课也是如此,数量虽然快速增长,但是微课程的应用却不乐观,还没有在教学领域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中职教育在近年来生源质量,教学目标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微课程如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作用,将为中职教育的方式带来新的活力,并能促生出更为贴近中职教学的混合型教学模式。

一、微课程的发展及实施情况

在国外,微课程概念是2008 年由美国的David Penrose 提出的[2],他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 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 1-3 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3]。

在国内,广东省胡铁生自2010年率先给出微课概念以来,随着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随着2012年国内以微课为主题的各类赛事的不断开展,微课迅速在全国各教育领域全面铺开。

二、中职学科教学的特点及微课程的属性

中职学科教学有着其基础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既秉承职业教育对技能及相关知识的传授要求,又肩负为高一等级职业教育及学员未来继续教育夯实文化课基础的任务,教学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在初中或者高中教育阶段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因此有着这样一些特点:1.学生基础较差,且层次不齐,教师在授课时只能兼顾部分学生;2.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在校时间短,无法深入学习;3.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讲授过程中需要花大量时间维持课堂秩序;4.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挫折感,无法进行持续性的学习。

微课程有着四大属性:课程属性、技术属性、时代属性、资源属性[4]。课程属性是微课程首要及基本的属性,从课程论视域看,应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大范畴。技术属性是微课程的表现属性,微课程以短视频为主要自学手段,其内容及实施都离不开信息科技创造的条件。时代属性是微课程所产生出来的技术环境,既当代IT科技的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这三大技术。资源属性是微课程最早体现出来的属性,微课程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的一种“修订和反思”。它既是一种新的资源建设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资源表现类型。

三、结合微课程属性针对中职学科教学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课程开发

1、从课程论出发,做好微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微课程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应该在相应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策略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中职学生基础差,没有系统性的设计,就无法弥补基础缺失部分;没有完整的开发,就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2、微课程的设计制作要解决微课程过于“碎片化”和“浅层化”的弊端。采用系列化、专题化的微课程体系建设,可以解决微课程知识体系不完整以及视频教学资源没有深度的问题。中职教学作为高职教学以及学生未来继续教育的基础性教育,课程内容较为系统化和完整化,相应的微视频课程结构必须考虑由多个主题单元构成,且主题单元之间必须有机关联。

3、微课程的开发要借助的网络平台的力量。微课程体积小、主题小,可借助网络平台的力量,共享交流,产生一种学习聚集效应。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基础差的原因导致厌学,也有很大程度是传统课堂的模式无法吸引学生,利用学生对互联网及IT潮流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力。

4、要注重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应用微课程进行学习。微课程当前被更多地用于“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项目中,鉴于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两个阶段的实效性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一是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详细的指导,并且学习目标清晰,可达;二是要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使自主学习成为高效学习策略;三要制作出相应的微课,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内化知识,并能帮助学生开发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未来的继续教育奠定基础;四要研究相关的监控、检查、诊断、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让教师掌握对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课堂交流互动时的教学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微课程的运用已在很多地方开始,中职教育做为我国教育版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使用新技术、新趋势来提升教学的效率,中职教师必须去研究,去掌握。分析,研究中职学科教学的特点与微课程属性及二者的结合,对指导中职教师运用微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云南省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4]胡铁生.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0):13-15.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微课程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微课程理念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