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涛
摘要:近年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培养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工作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调查结果中显示,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为了与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并且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多元发展,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多元教学资源的建设,进而积极地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多元”教学资源;建设;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87-02目前阶段,我国的计算机与应用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计算机技能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内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校教学必须要在改革的过程中融入全新元素,积极地培养大学生计算机与多媒体课件学习能力与网络资源利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信息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其使用信息技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多元教学资源建设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实践
(一) 课程体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普及,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已经不仅仅是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而是要充分系展现出一定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等明显的特色[1]。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的应用课程,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立体化教学资源来实现自主的学习与协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同样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资源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完善,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为了更好地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且正常地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要保证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工作的多元化。其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内容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计算机基础,其内容主要就是计算机的理论以及应用基础;第二,计算机应用工具,主要的内容就是制作网页与课件,图像的处理以及动画动漫和多媒体的应用等等;第三,计算机创新教育,主要涉及到数据库技术以及网页的编程,此外还包括C程序语言和网络技术等[2]。
(二)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应依据不同专业与层次的教学内容来制定出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提升,此外还需要充分地运用既有教学资源,最终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自主学习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差异,导致传统授课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法保证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的有机结合[3]。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学习与生活,同时还能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可以把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基础课程划分成若干知识单元,并且提出具体的问题与任务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当然这种模式下,教师也不能对学生全部“放养”,教师还是应该很好的为学生们在此模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和学生们展开讲解,帮助其更好的解决学习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拓展创新任务内容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更好地组织课堂的学习活动。而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初期,教师只需要详细地介绍课程的任务要求以及理论基础知识即可,后期的课程活动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并要求其组建团队,自主获得所需的教学资料,通过自身努力来学习工具与技能,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的具体任务目标[4]。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并且使其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其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自然会提高。
第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关程序语言类型的课程内容最好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若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厌倦枯燥并且繁琐的代码和工具。这种类型的课程教学重点并不是使学生学习程序的编写或者是某种工具的使用,而是要使其有效地构建起计算思维,并且熟悉掌握计算机语言,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语言来解决专业性的问题[5]。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要想使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知识真正的应用价值,就应该将探究当作主要途径,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技能进行熟练掌握,提高自我实际操作能力。
一般情况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实际问题当作研究核心,并且形成项目小组,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来分析然后针对性的开展实践工作。而项目小组则应该根据计算机项目具体的开发流程来完成任务内容,同时,教师应该承担方案实施的指导工作,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此次探究式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过程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讨论,共同解决,最后还需要客观评价最终结果,总结做得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减少资源的闲置,实现对高校计算机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可以充分满足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需求,丰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和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三,双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创新设计课程中使用双项目主线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详细地讲,把课程的方式划分成两个主线,其一就是教师事先所准备的示范项目,其中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具体的开发过程与知识点,其二就是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自主地完成项目的任务内容。双层次的教学模式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来提升个人计算机的素养。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可以使用第一主线,而具有一定基础并且有提升空间的学生则可以使用第二主线。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则应该实现两个主线的有机结合,进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6]。
这种教学的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将高校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并且为实践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和提升。学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既可以帮助老师出色的完成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的参与,提升自我学习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增进师生交流,培养师生情感。
(三) 创建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的学习共同体,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是各个单位授课的团队,并且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来将其细化成若干的共同体单元。各共同体单元应该积极地组织集体的备课活动,并且教师应该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要求内容来研究并学习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针对性的开展,避免千篇一律,进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预案,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学生在计算机使用技能的应用方面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使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但是新时期,事物发展变化加快,为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为了高校更好地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那就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地利用多元教学资源,并且保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与工具辅助学习方式,使其专业知识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完善,帮助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改革的催动下,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完善,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实用技能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高校也应该针对后期的工作展开规划,后期工作内容重点就是要根据不同院系与专业的具体情况,有效利用学员网络资源来积极地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库,进而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多元化经验更好地应用在其它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帮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等.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5):75-78.
[2]侯相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多元化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4(5):195-197.
[3]杜炫杰.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多元”教学资源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20):36-39.
[4]谷岩,宋文,刘敏华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8):52-54.
[5]黄良鶵.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3):130-130.
[6]杜炫杰,叶惠文,胡钦太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1(5):53-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