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6-05-14 12:11宋记明张林辉周迎春段春芳刘倩李月仙易怀锋刘光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红河州生产现状建议

宋记明 张林辉 周迎春 段春芳 刘倩 李月仙 易怀锋 刘光华

摘 要 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查、集中座谈、资料收集及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概述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就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种植面积下滑、种植技术落后、劳动力缺乏、新型特色产品研发滞后、一体化服务平台尚未搭建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木薯产业 ;生产现状 ;问题 ;建议 ;红河州

中图分类号 S5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9.02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assava industry in Honghe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survey, visits and interviews, group discussion, data collection and sort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s of cassava in Honghe were described and som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cassava industry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and analyzed, such as declined cultivation area, poor cultivation, labor shortage, few speciality products, and no integrated service platform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 Som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cassava industry in Honghe prefecture were made.

Keywords cassava industry ; present situation ; problem ; suggestion ; Honghe Prefecture

为了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找准云南木薯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弄清“十三五”产业科技需求,进而切实做好滇西边境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特困连片区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根据国家农业部产业技术处和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由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保山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组织开展了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需求调研工作。

1 调研方法及内容

2016年1月31日至2月5日针对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查、集中座谈、资料收集及整理相结合的方式,以红河州南部山区6县木薯产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和当地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调研对象主体,以区域木薯产业现状和“十三五”产业发展科技支撑需求为主要内容,广泛征求了产业部门意见,并就种植木薯年限、面积、品种、种植方式、收获后的用途、种植效益、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建议等进行了详细研讨。

2 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

木薯是红河州传统的优势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红河州南部地区[1]。红河州南部地区主要是指红河南部和红河沿岸的区域范围内,包含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屏边、河口6个县,这6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相对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其国土面积达1.44万km2,耕地面积93.8%分布在山区[2-3]。

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查、集中座谈、资料收集及整理获悉,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时间段为1990年之前。红河州木薯种植历史悠久,木薯种植初始时间已无从考究。1989年红河州畜牧站主持完成“云南省薯类饲料资源”调研项目,查清红河州南部6县木薯种植面积为0.25万hm2,主要品种为从越南引入的越南红。收获的木薯70%用于加工淀粉,部分作为猪饲料,多以鲜薯煮熟后单一饲喂[4]。

第二个时期:时间段为1990~2008年。该时期红河州木薯产业飞速发展,多个项目得到了省市财政支持,先后从海南、广西等地引进木薯品种100余个,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木薯品种。通过高产、优质木薯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州高产、优质木薯品种种植覆盖面积达85%以上,至2007年红河州木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27万hm2,总产量达96.15万t,各县(市)木薯种植面积见表1。木薯种植面积及产量的增加带动了木薯加工企业的发展,由原来1家元阳县国营木薯淀粉厂发展到21家,产品类型包括淀粉、食用酒精、燃料酒精、麦芽糖浆、葡萄糖浆。当地部分农民基本掌握了木薯粉、发酵木薯渣、青贮木薯叶饲喂畜禽技术,每年加工木薯副产物(木薯淀粉渣、酒精渣、糖浆渣等)40万t用作畜禽饲料,解决了人畜争粮矛盾和边疆地区饲养畜禽缺乏能量、蛋白质的问题。

第三个时期:时间段为2009年至今。受国际市场淀粉价格波动、全国各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广大农民改种热带水果、橡胶、蔬菜等收益高的经济作物,红河州木薯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5年红河州木薯种植面积为1.41万hm2,品种为华南124、华南205、南植188,各县(市)木薯种植面积、加工厂数量及产品类型见表2。木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和产量的降低,迫使木薯加工企业减少生产或停产。部分木薯加工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大量从越南进口木薯原料。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通过河口、金水河口岸进口中国的木薯原料近36万t,其中鲜木薯20.7万t,木薯干片15.3万t。

3 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挑战

3.1 木薯种植面积逐年下滑

“十二五”以来,由于受到全国各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政策导向所致大农业环境效益低下的影响,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红河州木薯多种植在陡坡山地,种植效益低下,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原来在河谷、梯田、缓坡种植的香蕉、荔枝已向陡坡山地延伸,香蕉、荔枝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致使木薯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种植面积已不到木薯产业发展高峰的一半。木薯加工企业因效益等问题停产、关闭,部分木薯加工企业虽然仍在继续经营,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原料保障,平均每年工作3个月,加之环保、税务等压力很大,目前也处于举步维艰阶段。

3.2 木薯种植技术落后

红河州木薯种植区域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广大薯农种植技术落后,对新品种、新技术科技意识不高,浅沟浅种的粗放栽培管理传统习惯未得到根本改变。木薯品种结构单一,部分主栽品种已退化,单产低,淀粉含量低,迟熟,氢氰酸含量较高;管理粗放,种植木薯不施肥,且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木薯3~5年不轮换,木薯亩产量逐年减少,经常是2年或3年才采挖木薯,木薯块根木质化,淀粉含量减少。目前,鲜薯主要以企业收购为主,竞价抢购、压价收购等现象时有发生,营销方式单一,销售渠道狭窄,产品宣传力度不够,收购鲜木薯价格低,加上交通不便,人工采挖费用和搬运费用较高,木薯种植效益低下。

3.3 劳动力老年化低能化严重

“十二五”以来,由于种植木薯效益低下,红河州大部分木薯种植优势区年富力强的生产者相继到城市打工,留在农村继续务农的只有老人和业务学习能力低的农民。加之木薯主要种植在坡地和荒地等生产条件不好的山区,这些留在农村继续务农的老人和能力低的农民种植水平有限,导致木薯产量上不来,企业需求与生产严重脱节,各个环节效益低下,不良的恶性循环年复一年的重现。

3.4 新型特色木薯产品研发滞后

红河州各木薯种植区均有发展不同特色木薯产品的市场潜力,但木薯新产品研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红河州拥有绝美的梯田风光、壮丽的红河峡谷、迷人的哈尼风情和厚重的马帮文化[5],具有发展特色食用木薯的良好环境,但应对休闲与生态农业、旅游等行业发展需求的木薯食品开发工作迄今尚未启动,十分缺乏相关示范基地及其辐射带动效应。“十一五”期间红河州畜牧兽医站已经开展了“木薯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研究,但研究成果仅局限于种养大户利用,自给自足,尚未建立相关示范基地,迄今尚未形成木薯饲料规模化生产体系,难以满足养殖业对饲料木薯产品的需求。

3.5 示范辐射带动力度不足

受到香蕉、荔枝等高效经济作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极力反对木薯种植,认为种植木薯是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级政府对木薯产业发展持不反对、不支持、不提倡的态度,致使木薯种植得不到良种补贴、化肥农药补贴等优惠政策。目前,红河州缺乏助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相关衔接配套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主管部门与生产者积极性不高、企业有苦难言、问题疏通缺乏渠道、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脱节等严重制约木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导致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户等缺乏有效沟通,各环节需求信息不明,继而难以建立切实有效的相关示范和培训基地,新型木薯产业的现状、形势、市场前景及相关优良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难以普及,无法示范辐射带动当地木薯生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产品多样化增效,难以从整个产业链各环节衔接配套保障木薯产业发展升级。

4 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建议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红河州土地、气候和生物资源禀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借助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把发展木薯产业与精准扶贫脱贫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产业增效,加快优势区域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改良品种,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加快绿色、高效轻简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集成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以市场为导向,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创新产业合作机制,构建种植、加工、贸易多环节风险同担、利益共享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加快自主品牌创建和组织化建设步伐,促进红河州木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做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4.1 统筹规划,稳步发展

依托红河州的自然条件优势,坚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按“政府引导、部门指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调整红河州木薯适宜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避免盲目发展,力争在重点区域和产业提升方面取得突破。建议政府注重作物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的长远性,出台扶持补贴、税务优惠等保障木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强化木薯作为红河州传统作物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农村稳定中的地位与作用。

4.2 科技先导,创新先行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和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强化良种、良法、加工技术、新产品和标准化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构建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建议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农民开展联合攻关,针对性地引进、研发适于产地环境与当地农民生产能力的优良新品种及其配套生产新技术,积极发展节本增效木薯高效生产模式与特色新产品,稳步提高木薯产量与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显著提高木薯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农村稳定中的实际成效。

4.3 丰富产品,打造品牌

以“生态环保、安全优质”为定位,依托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品牌建设较为成功的加工销售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拉动效应,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并最大化利用其技术优势,进行木薯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保证产品销售量持续稳定增长和预期经济效益的获得。建议加大“木薯加工→加工副产物→养殖→种植→木薯加工”模式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宣传力度,对有一定经济实力、有木薯种植基地和有一定场地的淀粉加工企业,可充分利用木薯淀粉渣、清洗木薯碎块头、木薯黄浆、木薯嫩枝茎叶等原料兴办养殖场,利用木薯茎秆种植蘑菇,菇渣饲养牛、羊、猪等牲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4.4 建立机制,社会化服务

以相关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力度,构建多层次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咨询和派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技术服务;建立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大生产、加工、市场、灾情等产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为产区农民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建议政府积极主导创建整个木薯产业链衔接配套的一体化服务平台,构建符合本地区特点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特色产业经营体系,搭建政府、企业、新兴职业农民合作社、科研部门、农户间的有效沟通桥梁,拓展功能性木薯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针对性研发与销售渠道,建立围绕特色木薯产品推动产前、产中、产后的市场化机制,强化支撑新型木薯产业发展的精品示范基地、培训基地建设与科技普及覆盖率,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当地木薯生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产品多样化增效,从整个产业链各环节衔接配套保障木薯产业发展升级。

4.5 外引内联,开放合作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广泛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和努力开辟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2种资源,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扩大进出口,鼓励外资介入,拓展红河州木薯产业的发展空间。红河州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位于云南南部,通过848 km的国境线与越南毗邻,有河口、金平、绿春3个县与越南接壤,河口、金水河与越南老街、莱州2个省隔河相望,是国家一类口岸,享受沿边开放政策[6]。建议依托红河州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引导红河州境内各木薯加工企业联合在越南建立木薯高效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对越南木薯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利用越南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为红河州境内木薯加工企业提供原料。

致 谢 本次调研得到红河州农业局、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红河州扶贫办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办、元阳县农业局、红河县农业局、金平县农业局、河口县农业局、绿春县农业局、屏边县农业局等部门以及红河州内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材料的撰写参考了各县(市)农业局提供的大量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陈伟强,李 芹,张志恒,等. 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热带农业科技,2010,33(1):28-29.

猜你喜欢
红河州生产现状建议
创享空间
说谎和开玩笑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