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华方
摘要:指出了在农业种植中,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农业机械的投入水平、农业技术的应用程度、病虫害等,都可能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受到影响。对农业种植的各种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影响因素;种植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07902
1 引言
在农业种植中,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因素都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种植推广程度越来越深,但是当前很多农业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的普及程度不够,因此会使农业种植受到较大的影响。对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控制,加强对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推广,大力发展农业新兴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对农业种植因素进行控制也是农户以及农业部门应该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农业种植各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产生的影响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农业种植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得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改变。比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各种化肥药物、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导致土壤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土壤的环境出现了改变,因此使得很多土壤的适应性降低,不适于一些农作物的种植,而且在农业种植中出现了生态污染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很多。在农业种植中,一些化学药品过度使用,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还可能会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最终导致土地不再适应于农业生产,因此使农业结构出现较大的调整。与此同时,农药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僵化的现象,导致农业种植中,农作物营养成分流失严重,造成农作物的产量不断降低。另外,各种新型的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农业种植开始朝着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对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有较大的影响。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种植影响因素较多,对各种因素的不合理控制,将会使得农业种植水平不高,还会增加农业的生产负担,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农业种植因素的控制,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对农业种植技术进行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水平。
3 农业种植因素的控制和利用
3.1 对土壤质量进行控制
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的产量上来了但是土壤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土壤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加强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应用,加强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僵化的土壤形成颗粒状态,为增加土壤的胶体含量,则必须使用人工搭桥物质,比如选择一些阳离子对土壤进行调剂,使各种物质得到充分混合发生反应,改变土壤结构,便于农业种植。其次,加强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的应用,采取相应的土壤管理和翻新技术,使一些僵硬变质的土壤可以变得松散,使土壤中的一些污染物质可以渐渐消除,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增加土壤自身的调节功能,从而不断完善土壤的功能,为农业种植提供基础条件。
3.2 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的生产会使得农业种植结构以及生产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会从传统的分散式经营转变成为集中化生产,因此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农机的应用。在农机推广过程中,加快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农机推广的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完善农机推广过程中的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对农机推广的各种投入,如农业等相关部门应该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机推广过程中的各种物资和人力需求。各级农业部门也应该要积极加强农机推广项目的建设,从上级部门申请更多的资金支持,并且能够将农机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农机推广过程中。此外,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全程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在农业规划建设之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推广,在农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农民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农业产业建设之后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从而促进农机应用的反馈。加强农机推广体系的完善,就应该从这三个阶段着手,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在农机的推广工作中,需要对农机推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提升,使农机推广人员可以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对农机推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比如针对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技术进行农业建设,对不同的农业资源进行分类利用,农机推广人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农机使用技术,因此在推广的时候可以同时对农民进行教育。
3.3 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控制
应该加强农业部门对各种新技术推广和普及的意识,从而使农业生产过程可以逐渐实现现代化、高效化。比如在进行玉米种植的时候,为了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则可以在玉米种植行间种植一些其他的农作物,进行混种;再比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良种配套法,或者种植一些高产量的杂交水稻,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肥料等因素的控制,从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可以不断提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4 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在进行农业种植的时候也需要采用一定的保健技术,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更充足的营养,并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耐性,对各种自然灾害、病虫害预防能力、抗寒性能等进行提升,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比如水稻作为我国农业结构中最重要的产品,在我国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但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比如水稻叶稻瘟,就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此要积极加强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斑时,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 g,兑水45 kg喷雾防治;30%洁苗乳油15 mL,兑水45 kg喷雾防治,50%硫磺唑200~250 mL/亩,连防两次,隔5~7 d一次;还可以加强对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比如借助病虫害的天敌对各种病虫害进行控制,从而不断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在植物保健的过程中,也可以给植物提供一些营养物质,确保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可以正常进行,提高农作物的免疫能力,有效防止病虫害。
4 结语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现代化生产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农业技术、土壤品质、农业机械、化肥使用等,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农业种植因素的有效控制,从而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种植水平。
参考文献:
[1]何 俊.浅析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新农村:黑龙江,2014(1)
[2]杨中杰.浅谈农业种植因素对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J].祖国:建设版,2014(12).
[3]徐秀杰,姜子芯.浅谈农业种植因素对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J].中国科技纵横,2014(16) .
[4]刘文华,于长河.试论农业种植结构中各种因素的影响[J].科学种养,2015(5).
[5]杨作军.基地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和发展思路[J].绿化科技,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