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丽 韩国纲 张莉
摘 要: 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从当前学科壁垒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出发,探索了校内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了校内学科间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导师团队;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9-0063-02
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3月在“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就“全面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
目前,研究生培养属于“单血缘遗传”。 研究生导师之间不仅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且还缺乏积极的合作,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协同创新的学习氛围和协同创新能力难以形成。
研究校内不同学科间研究生导师之间通过组成团队不仅可以克服上述问题,而且还能对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正相关的作用。
一、学科壁垒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我国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度,是因研究生个性化学术训练和教学的目标而产生的。我国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负责制”占主导地位 。导师或教授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或学徒,导师习惯于将自己科研课题的一部分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在科研与论文进行过程中,导师擅长的是将自己的研究思路、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传授给自己的研究生,侧重培养研究生独立的科研能力。这种“导师负责制”有点“填鸭式”痕迹,导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研究生进行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某些学科专业领域、特定培养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但是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方向领域的科学研究,他的思维逻辑、行为模式、研究与实验手段、概念能力易被相对固化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人为地阻断与相关学科的主动接触、交流与融合,学术研究上的这种门户现象为研究生间科学研究的交流和发展设置了看不见的围墙,学生的知识面难以扩充,不利于学术创新能力的生成。研究生们自身原本的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妨碍了研究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培养。
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增长的速度在20%—30%。很多高校为应对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培养压力,短期内迅速扩张了导师队伍。王世杰等通过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与聘任现状的分析,发现把关不严、近亲繁殖以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视不够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生成。“单打独斗”对于某些承接科研项目少、级别低、不具备实验条件且科研经费不充足的研究生导师,就不能在较高科研平台上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也难以指导指导研究生选到创新性的选题。另外,有些导师由于自我动力不足或热衷于各种事务等原因,无暇顾及且也没有能力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必然导致研究生远离学术前沿、学术视野有限、学术训练缺乏等问题。这样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连正常毕业都难,更别说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校内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
(一) 校内学科间导师团队关系网络的特点
Granovetter认为社会网络是由众多个点和点与点之间的连线构建起来的图谱,网络中的点指的是行动者,这些行动者可以是个人、企业、城市、学校、国家等等,只要是一个独立的单位或者个体就可以做行动者,而点与点之间的连线指的是行动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重要行动者之间有关系,就可以用连线表示[1]。
校内学科间导师团队,是由若干在知识体系和学术特长上既互补又相关、愿意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而承担相应职责的校内不同学科间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团队。
学科间导师团队关系网络是指至少由两个学科通过导师团队关系将学科联结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间导师团队关系网络特征与社会网络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科间导师团队关系网络中的点实质上就是导师,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就是导师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网络规模是以导师个体网络进行衡量的,研究的是构成导师网络的全部企导师的数目,导师是拥有网络资源和信息最多的行动者。网络密度是指学科间导师团队关系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联结数与网络中最大可能存在的联结数的比值,这个比值可以测量企业之间的联结程度。
学科间网络关系强度是指网络中学科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果学科间联系越频繁、关系越密切,表示网络中学科间关系强度越大;学科间网络中心性是指学科在网络中是否处于核心位置,学科在网络中的联结数量越多、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越密切、掌握的资源越多,表明网络中心性越大,在网络中的位置越重要。
依据社会网络位置理论,学科间导师团队关系网络是嵌入一个由非正式联结关系构成的网络,该网络有利于学科之间之间更快的分享新知识和传播不重复信息,避免了信息重叠和资源浪费现象出现,从而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和进行学习,从而创造出新知识和新信息进而改善企业创新绩效。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理论”的奠基者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即创新的实质就是往生产系统中注入一种“新的组合”[2]。
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表述都是在熊彼特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有的学者认为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部分,也有的认为创新能力分为变革和发明两类,还有人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四类知识。
国内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界定上,陈新忠等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外现,关键是创新,核心是能力[3]。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内外部条件,在科学研究上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性质上看,其可分为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到创新实践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创新思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必然结果。只有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活动提升到理性归纳的探索上,才能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抽象,直到创新实践的成功。
三、校内学科间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创新
能力的影响
(一)导师团队网络密度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证实:网络密度提高可能会改变整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尤其是对网络内行动者之间的互动频率和创新活动的影响会更显著。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是由不同学科间导师构成的,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中存在大量新知识和新资源,是研究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的前提,也会影响导师个人的决策和行为,进而又会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行为。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汇集了众多人脉和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和人脉是支撑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关键力量。学科间导师通过直接联系或者间接联系建立起来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是导师间进行知识传播和信息传递的最直接渠道,导师从网络获取资源用于激发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意识。导师之间的高频率联系能提高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是推动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
(二)导师团队网络关系强度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强关系理论实质是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之间建立的关系较密切、联系较多,并且愿意分享资源,通过彼此信任建立起来长久和频繁的联系。Krackhardt认为存在强联系的组织和个人会经常沟通分享资源,相互帮助和支持开展合作创新[4]。罗家德认为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强关系是社会网中行动者联系的基础,只有强关系才能促进行动者之间的信任,遇到困境时相互帮助与支持[5]。
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关系强度是衡量网络中导师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变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关系强度越强,说明学科间导师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彼此之间更愿意分享学科隐性知识和资源,创新知识和创新资源才可以在网络中直接地分享和传递,研究生才会更容易获得这些创新知识和创新资源,从而转变成研究生自身的资源,有助于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
(三)导师团队网络中心性影响研究生的创新水平
网络中心性是指学科间导师团队网中导师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能够测量出导师在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中的位置。网络中心性越大,表明导师掌握的资源和信息越多,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创新水平。学科间导师团队网络是学科间建立联系的最直接途径,此网络能够帮助导师和研究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较多的联系,从而使研究生能够快速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资源,重要的是能够获取网络中的隐性资源,只有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导师及其研究生才会掌握和控制这些隐性资源和信息的传播路径。一般来说,研究生在进行创新发展过程中,若是能够获得网络中的隐性资源和知识,其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在此网络中,研究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合作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4:12.
[2][美]约瑟夫·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0:5.
[3]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
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4]Krackhardt,D.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In N. Nohria
& R.Eccles(eds.),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Form,and Action[J].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2,pp.216-239.
[5]罗家德,施淑惠,林敬尧.以濡染模型研究关系网络对计
算机态度之影响[J].信息社会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