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华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越来越快,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对话教学也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让语文课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与老师以及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善于补白,丰富文本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本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这并非是作者的疏漏,而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文本中的空白点让我们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文本的空白,这样让文本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鲁迅的名篇《故乡》,这篇文本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需要我们深度解读的重点篇目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抓住文本中思维空白,引导学生对话文本,体会文本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中教师抓住“阿!闰土哥,——你来了?……”这句话引导学生补白文本,和文本有效对话。在这句话中出现的破折号及省略号都给了大家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其中的韵味。在教师的鼓励以及引导下,有的学生想象了当时二人见面的场景,有的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内容想象了二人之间接下来的对话内容,还有的学生猜测了作者想要表现的心理活动等,大家表达的内容丰富多彩,让文本内容更加丰满,也让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有了深刻的体会。
教材中的课文,尤其是一些名家的经典之作,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这是引导学生和文本、教师有效对话,获得深刻体验的最好资源。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补白文本,让文本的内容更加丰富,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的解读文本,体会文本的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
二、主动质疑,求异思维
现在的语文课堂上,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现错误,但是教师不能断然否定,而是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在文本中描写了母亲劳碌的身影,而“我
满肚子心事却不敢和母亲说一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文本中主人公之所以不敢说出一句话,主要原因是害怕母亲拒绝他的陪伴,不敢说的表现反而是主人公真诚的表现,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样的答案可以说和教参中的说法是一致的,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有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我认为这样的看法太理想化了,其实之所以不敢说并没有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只不过是由于当时的主人公年龄还太小,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听到这样的见解,教师意识到这是引导学生个性思考的机会,于是在肯定他的同时,也引导别的学生认真思考,这样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了,整个课堂也充满了不同的声音,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多元解读,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那么,学生在对话教师以及文本的过程中就可以主动质疑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见解,甚至质疑教参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深刻感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以及创造性阅读文本能力的提高。
三、开放课堂,智慧碰撞
对话教学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来展示自我,也有助于开放性课堂的构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受束缚,也不会依附别人的观点,而是和教师、学生以及文本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功,爱上语文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抓住文本中关于美女蛇的描写段落进行对话引导:“同学们,通过初步感知文本,我们能够感受到在作者的眼中,百草园就是他童年的一处乐园,他非常喜欢在百草园中度过的欢乐时光,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将美女蛇的故事写进去呢?这不是让人产生恐怖心理吗?”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们陷入了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看法,于是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这表明长妈妈是一个迷信的人,有的说这是在表达善良战胜邪恶的主题,还有的说这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更让小孩子向往等。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大家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在平等自由的对话中感受文本内容,这样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过程。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对话文本,让学生和教师、文本之间智慧碰撞,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构建精彩的初中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