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熙祥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特别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日常教学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起重视,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帮助学困生合理转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育教学 学困生 成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06-01
许多初中学生都认为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尤其是许多学困生存在数学水平偏低现象,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通过分析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科学措施来进行转化,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1 正确认识学困生的成因
初中数学学困生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个情况,我们要正确认识学困生的成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困生进行合理的转归。比如,很多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表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找出数学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做完练习以后也提不出问题,不清楚自己从中掌握了什么,不能根据已学知识触类旁通地解答其他问题。在阅读的时候速度很慢,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没有自觉性。有的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差。数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很多数学学困生正是因为数学知识缺乏逻辑性,不知道怎样进行换位思考以及全方位地展开问题分析,也不能很好地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难题,总之主要表现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有的是学校教师的原因,自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浑厚。还有就是社会的因素,初中阶段学生最容易受到社会的诱惑等等。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包括自卑、不自信等等。
2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对于初中数学学困生教育教学,首先,要注重其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是推动学生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的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对学生来说,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学生就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减少“学困生”的产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内容,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富有趣味,可以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和解题方法,讲生动的实际例子,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的配合,用形象思维方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人人都有成功的愿望,特别是学困生,成功是他们奢求的目标。成功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困生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和收获的喜悦。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困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使学困生有所得。要紧紧抓住学困生害怕老师提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较容易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答错了也要尽量鼓励、引导和纠正,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之逐步尝到成功的甜头,有再次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批改时对于学困生的作答可能放宽标准,尽量多给分少扣分,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享受进步的喜悦,有成就感,使他们意识到经过努力自己也可以学好数学,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低一等的印象,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再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引导学生努力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目标不要太大,最好是短期的目标。当学生完成了短期的目标,必定会增强信心,会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像这种制定目标的方法有很多老师都在用,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在我班,笔者和学生一起制定目标,一起完成,效果良好。在制定目标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商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在一起努力。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教会他们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最后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在不断的学习、使用和纠正过程中完善起来的。因此作为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语言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清楚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其精确的含义,不可随意淡化或含糊不清。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学困生不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在初一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在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对应和简单的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对应。这个阶段中,代数式的化简求值不按照规范写,解应用题不愿列方程而采用小学的过程去解,按照作图语句不能完整地画出相对应的图形等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学困生的成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发挥自身优势,寻找优质方法,从而真正帮助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的合理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