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澄
摘要 美术欣赏课是高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必要环节。通过美术欣赏课,学生掌握了美术欣赏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和艺术欣赏水品,形成较为成熟的审美观。本文将从美术欣赏课的角度出发,去探讨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审美评价
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发生审美关系。客体对主体具有审美感知的制约性,而主体对客体的审美价值具有评价性。对于客体的评价态度取决于主体的评价标准,而客体的审美价值也必须经过主体评价才能产生意义。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客体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的内容进行再评价,使评价标准逐渐贴近客体的审美价值,以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要求。
1 美术欣赏教学特征
1.1 教学难度较大
美术欣赏教学并不容易。外行人经常会进入这样的误区,即认为美术欣赏的主观性强,因此只需充分开发学生想象就能达到教学目的。但事实上,美术欣赏教学要比实践教学困难得多,尤其是对现代作品的欣赏。传统作品由于有相关史料和信息,使得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现代作品内容经常超出学生的审美经验和欣赏习惯,使得教学难以进行,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比如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赏析。画面呈现出分割的状态,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它结合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风格,表现出一种迷茫痛苦的感受,鉴赏者难以理解。《格尔尼卡》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内在结构紧密相联,不同于之前的传统画作,颠覆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只有对画面进行精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人物,和其他事物的关联,再联系当时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才能明白作者是在画中控诉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暴行。
1.2 注重启发教学
美术作品的具体形式都是作家精心设计的结果,其中包含了作家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走进一幅作品中,实际就是进入作家的灵魂,对其思想进行透彻的剖析。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只是依靠直观的感受进行美术鉴赏,是不能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的。因此教师的启发指导至为关键。
比如,对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进行分析时,学生可以感受到画作中强烈的色彩和线条的简洁,稍加思索,也能体会到这幅画作中表现出的生机和活力。这时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是插在花瓶中,而不是生长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在此时可以引入梵高生活困顿,精神失常,最终自杀的背景,启发学生联系作者身世,把握作者在创作之时的潜意识心理,达到对画作的完整认知。
2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2.1 审美价值客观性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虽然不同地域的鉴赏者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水平的不同,对同一作品会作出不同的评价,但这些评价都无法准确衡量作品的客观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阅读相关材料,尽可能多地掌握对艺术作品的多种评价,从中抽取普遍性的审美规范,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评价标准更符合实际的审美价值。
2.2 审美评价功利性
鉴赏者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具有社会功利性。审美判断中实际上还潜伏着利害判断,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鉴赏者会受到这些厉害判断的影响,对作品做出功利性的评价。此外,一切作品的美感中都包含着对社会有益的内容,部分鉴赏者片面将这些内容扩大化,也表现出了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评价标准,都影响着对同一艺术作品的评价。教师在进行教授过程中,不应受到功利性审美评价的制约,而是应该以宽容的胸怀去对待学生的不同评价,引导学生以其自身的审美情感去感知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判断。
2.3 审美评价主客观统一
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但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首先审美评价受到主观制约。美术欣赏必须有主体参与才能进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审美态度等都会影响审美评价,也决定了审美评价的主观性。但是由于作品具有其自身的客观审美价值,因此审美评价也具有客观性。
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统一的特点,对于教师有很大的启迪意义。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采用“灌输式教育”的方式,教师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的自觉判断。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为目的,必须要打破之前的定性灌输教学方式。
3 美术欣赏中的审美评价
3.1 形式与内容
一般来说,再现性的作品更注重内容,比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画作;而表现性的作品则更注重形式,比如现代主义画作等。但在具体画作中,形式和内容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比如达芬奇与丁托莱托的同名画作《最后的晚餐》,二者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隐藏的内容却依靠形式呈现出来。在达芬奇的画作中,采用了对称构图的方式,使画面更具对称性,有平衡感。但人物的动态变化却打破了这种平衡,关键人物脸上的不安神情也破坏了整体上的稳定,这些都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悲剧。相比之下,丁托莱托的作品把焦点偏向于一个方向,画面并不对称,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画面上的人物相互重叠,给人以混乱不安的感受。由上可见,虽然表现的内容大致相同,画作却由于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相异的审美评价。
3.2 感性与理性
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把握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促进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其次要从感性阶段升华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刚接触艺术作品时,会被艺术的美震撼,但是学生需要进行理性层面的思考,即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模仿了前人的哪种方法,又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加工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更多地向学生渗透美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动态的审美评价体系。
比如对《断臂维纳斯》这一雕像作品进行赏析时,学生首先会进入感性阶段,惊讶于作品之美。维纳斯典雅的脸庞、娟美的笑容和微微扭转的站立姿势,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姿态。当感性解读结束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断臂的意义,雕像的特殊之处等。学生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进行理性思考。《断臂维纳斯》融合了希腊雕刻中崇高和优美的两种风格,而断臂之美正是残缺美的一种表现,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的审美情趣。
3.3 艺术与人性
艺术是可以表现人性之美的。美的类型有多种,除了优美之外,还有崇高美和悲剧美,而这些美都与人性的真善相联结。《格尔尼卡》色调伤感,形象恐怖,但是却有强烈的悲剧美,它表现出作者对受难人民的同情,和对不义战争的痛恨,这是人性中善的体现。
再比如说罗中立的《父亲》。这幅画是写实主义的代表作,画上的老人沟壑纵横,嘴唇干裂,目光带着渴望。视线下移,老人的手指长着老茧,黝黑的皮肤透露年事的沧桑。这样的艺术作品带有一种崇高之美。父亲是至亲之人,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勾勒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沉的爱。父亲是一个农民,作者借此身份,也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这便是人性中真的体现。
4 结论
综上所述,美术欣赏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需要掌握多种技巧和方法。教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结合,让学生从感性阶段升华到理性阶段,体味艺术中的人性美。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审美评价,提高审美感知水平。
参考文献
[1] 向秀玲.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教案设计与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 郭靓薇.浅析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绘画作品对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 邵丽平.高职院校美术欣赏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2).
[4] 韩丽娜.浅议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油画欣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