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写有关陈吉宁的新闻。
2012年,陈吉宁的头衔正式冠上“清华大学校长”六字。那时,我在北京的一家都市报跑高教新闻。初春的清华园仍然寒风料峭,我们几个记者守在清华大学主楼外,等待这位新校长。
那天,陈吉宁着红蓝条纹衬衫、蓝底黑点领带和黑色西装。我们团团围住他,请他说几句,他笑笑,摆摆手:“咱们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见面。”
确实,三个月后,我又见到了他。
6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一个活动, 96岁的林家翘坐着轮椅提前离开现场,陈吉宁送他。路过会场外的几节台阶时,陈吉宁和其他人员一起抬着轮椅往前走,他一边走一边说,学校的无障碍设施还要修一下。
我走上前去,简单问了一些问题。他并不意外,一边走,一边回答。
后来我在学校其他场合遇见过他,多数时,并没有安排他接受采访。有时,眼看着他从我身边走过,我会径自走上去问他,有人想拦住我,他反而制止,停下脚步,回答我的提问。
我逐渐意识到,他和我接触的一些官员、学者不同,他姿态开阔,并且非常懂得如何面对媒体。
他上任的第一年年末,要求清华大学宣传部安排一些常跑清华的记者和他坐下来聊聊。遵循校方的要求,那场见面会并没有见诸报端。
在清华大学荷塘边的一个餐厅内,他走进来,和每个记者握手、交换名片。经过我面前时,或许因为之前“不请自来”的几次接触,他直接报出我的名字和单位,看起来诚意十足。
那顿饭上,记者们提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他几乎没有动筷子,一直在说话,几乎有问必答。
末了,饭菜已凉,他扒了几口冷饭,结束了两三个小时的无间断“采访”说,希望这样的见面能形成常态。
不久,我就来了《中国新闻周刊》。后来我听说,第二年年末,见面会继续,只是因为八项规定的出台,见面会换到了清华大学的食堂里。
后来,他做了环保部长,他面对媒体的姿态也带进了环保部。过去和媒体来往并不算密切的环保部逐渐转变,甚至会在晚上八九点钟发出通稿,积极沟通部委动态。
这次外围采访中,利益双方的人对他有褒有贬,一方面,强硬、推动力极强;另一方面,智商、情商都极高。能尽量中立客观地报道一个官员,大约就是时政人物稿的意义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