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议论文中的“起承转合”式结构例谈

2016-05-14 09:21夏国荣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6年3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人品考场

夏国荣

很多人一看到“设计”结构就会想到“为文造作”等诸多贬义词,认为“设计”会束缚作文的思路,僵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能畅所欲言,影响行文的表达。其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定出公式和框子是不对的,但是要求初学者熟悉并掌握作文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还是需要的”。更何况高考作文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有特定的时间和字数的要求,这就更需要在深刻立意之外,在结构上还要刻意为之。一般说来,议论文五六段的段落布局,就能在字数上有很好的控制;对比式层次结构是则是在考场上最容易进行操作的。考生只有在平时训练时有这种结构设计的意识,才能在考场上写作时,更好地把握事例的个数和字数,掌握分析的火候和分寸,在极短的时间里写出立意深刻结构清晰的文章来。采用“起承转合”式的议论结构,完全符合上述考场作文的种种特殊要求。请看2015年的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且以作品论英雄

①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起:开篇以自古以来的阅读模式谈到自己的对此的不同看法,开宗明义,引人深思)

②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人品,所谓“郁结乎心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因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如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承:以蒋勋之语证明古人“知人论世”极有道理的,既显示了自己思维的严密性、辩证性,又为自己观点的作铺垫和蓄势,可谓一举两得)

③然而这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所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财如命,甚至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作者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④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转:莎士比亚的事例告诉我们,单纯地从作品并不能推断出一个作家人品的高下来。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未必挂钩,就应以一颗包容的心来看待人品的问题。界定的人品和文品的问题,体现出了思维的缜密和思考的深入。这种结构上的跌宕和思路上的转换,最能看出一个人思维的开阔和立意的高明)

⑤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合:最后两段收束全文。作者终将逝去,而优秀的作品却会不朽,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最后一段从结构上照应了开头,使文章更加紧密严,可谓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这是一篇满分作文,其取得高分的重要原因是结构匀称,形式规范。应试作文是需要有“设计”意识的,一个匀称的结构是需要刻意为之的,这也是获取高分的技术手段之一。自觉地遵循议论文的“起承转合”基本结构,就会让我们在考场上不再纠结于每一段的构成,就会节省很多时间来思考立意高下的问题了。

那么什么是议论文的“起承转合”呢?如何在平时的议论文作文训练中进行操作呢?

请看下表:

第一步:起,即提出观点,也就是解决议论文中“是什么”的问题。或开门见山,当头棒喝,或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论点都必须正确、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便于别人把握以求收到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第二步:承,即所谓的摆事实、讲道理。可以从事理上对论点进行论证,也可以举出具体的事例进行论证。承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作用,更可为下文进行铺垫蓄势。这一部分不可占用过多的篇幅,应将笔墨用在下一段的议论上。

第三步:转,即转说开去,分正转和反转两种。正转就是采用推进一层的方法,转入深入,或由事及理,或由现象到本质;反转即反面论证,讲不同的意见。不管正转反转就是让内容有变化,显示出结构的跌宕和思路的转换。这是全文的重中之重,也是文章立意高低的重心所在。

第四步:合,即收束全文。结尾时最好与开头形成照应。同时也要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下面就请按“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分析如下考场作文:

黑暗中的微笑

①阳光下的脸总是惬意地微笑着的。沐浴在温暖的光芒中的人们,有几个能抵挡住那嘴角微微上扬的冲动?但在黑暗中呢?有谁在寒夜里仍习惯微笑?

②“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在阴暗湿冷的宫殿中做着好梦,但这宫殿已不是原来的那座宫殿。它已不姓李,而姓赵。但没有人能改变他的梦。在梦中他依旧是“主”,依旧能把酒赋诗,寻欢作乐。醒来后,面对真实的黑暗,他的嘴角还未及回落,心却早已泣血。

③黑暗不喜欢微笑。他有时也会指使幻想与梦魇牵动人的嘴角,然后拍醒那人,露出狞笑,将那利剑插进已是伤痕累累的胸膛。

④但就有人敢对黑暗微笑。

⑤“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在项脊轩中孤独地读着圣贤之书的归有光,在十五的夜晚,望着轩内有韵律地跳动着的桂影,不觉地笑了。他自31岁起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落第八次才考中。背负着家族的重担和亡母的期待,他一生都活在科举的阴影之下。郁闷吗?难免。但就此抛弃微笑么?决不。只要明月依旧,桂影仍在,那么他就有微笑的理由。

⑥“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苏轼自乌台诗案之后,一谪再谪,半个北宋都留下了他贬谪的文书和瞩目的政绩。从京城到徐州、杭州、湖州、黄州,直至海南,一路风尘,带给他疲惫,也带给他朋友的慰藉。无论是诗传千古的秦少游,还是画耀百世的文与可,以及众多的高僧上人和凡夫俗子,都在苏轼最黑暗的时刻给了他无尽的快乐。当苏轼迁于黄州,杭州的两位知交虽然困于俗务,无法脱身,仍不忘专程差人不远千里赶至黄州,带去温馨的问候和及时的帮助。面对这样的朋友,苏轼怎能不露出舒畅的微笑呢?即使路再长,天再黑,只要知交依旧,友情仍在,那么他就有微笑的理由。

⑦黑暗是强大的,再坚强的个体也很难抵御他的侵袭。但人不是孤立的。天地山川,花鸟虫鱼,以及亲朋好友,知己至交,都是应战黑暗时最有力的朋友的战友,也是微笑最得意的随从。

⑧在黑暗中微笑,别人或许难以察觉,但自己的心却可以看到一片光明。这片光明,或许能指引我们走出黑暗。

这位同学深谙议论文的“起承转合”之妙,所以他在行文的思路上有意为之,按照如下思路行文:有人习惯在黑暗中微笑——黑暗不喜欢微笑——但就有人敢对黑暗微笑——在黑暗中微笑,别人或许难以察觉,但自己的心却可以看到一片光明。这片光明,或许能指引我们走出黑暗。全文立意高妙,结构严密,显示了考生思维的缜密和议论的深入。

“起承转合”式结构的议论文规范易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会如“填词”般根据需要去激活大脑中的储备,灵活地运用积累的素材,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文章的思路结构上,用这样的方式去参加高考,应该会事半功倍的。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人品考场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人品:人生最重要的名片
期末小考场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
做人的根本在人品,做事的根本在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