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
1990年,长篇室内剧《渴望》掀起万人空巷的收看热潮,让凯丽、李雪健等家喻户晓;1991年,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捧红了星光灿烂的葛优、吕丽萍、张国立、濮存昕、刘蓓;1993年,全程在美国拍摄的《北京人在纽约》的播出,成为表现赴美的中国人事业与情感的经典电视剧,姜文和王姬成为该剧的潜台词;2011年,宫廷剧《甄嬛传》使得“华妃”“槿汐”的处事风格成为当下职场的警戒与效仿蓝本; 2015年,一部《芈月传》更是引发全国性关注热潮:政治的成败引发教育的长短热议。然而,观众总是习惯了“饱餐”之后,才会想起这些电视剧的导演郑晓龙。试想,当一件华袍在T台亮相,摄影的镜头肯定先猎艳后寻人,这个或许就是郑晓龙永远抢不过自己作品风头的原因。可是,这正是导演郑晓龙最想要的艺术人生。
有经历还得有才
郑晓龙是真正的“北京青年”。他生于军人家庭,“文革”时期,父亲被打成“反革命”,他因此去了北大荒建设兵团插队。插队的生活状况,中国人都知道。饿,成为他们那代人刻骨的疼痛。自然,粮票就成了人们手里最珍贵的东西。有一次,对他特别好的战友,粮票被别人抢了。他听了火就冲上来了,决心帮着讨回来。哪想,肩胛骨却被刀子扎了很深的伤口。因为这事儿,他受到处罚,被分到又苦又累的基建班。郑晓龙很会“调剂”生活,只要有空,就抱着一本破旧的《辞海》解闷。尽管,他已经读了很多遍。从那时起,郑晓龙对文学就有一种特殊的偏好。
1970年,郑晓龙回到北京,在河南二炮某部服役。部队的生活比起插队自然优越多了。郑晓龙夜深人静时,一支笔一沓纸,开始了文学创作。“文学这东西的好就是让你有了生活的激情和目标。”郑晓龙说。因为郑晓龙工作出色,又有一手好文笔,很快被调到机关任宣传干事,专职从事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写的文章时常在军内外报纸上刊登。郑晓龙的视野更宽了,心灵的需求也多了,他开始大量地购买中外文学著作,工作之余,就是一个“书虫”。
1975年,郑晓龙结束军旅生涯,被分配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当记者。之后,郑晓龙抓住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机遇,他全力备考,终于,成为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的大学生。这对一个酷爱文学的学子来说,就是美丽的天堂。郑晓龙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轻轻的敲门声》和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两航归梦》。这两个作品,都深得编辑们的喜爱。
大学毕业,他分配到离文学、艺术最近的电视制片厂工作。虽然开始是从底层编辑开始做起,不过,短短的几年,编辑、摄制、写剧本、做导演、搞策划、监制、出品人,他都做过。——从文学到导演,这条路冥冥之中,就在指引着郑晓龙前进。
如果不算1986年郑晓龙监制的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凯旋在子夜》,那么,1990年之后,是真正属于郑晓龙的“导演大时代”。1990年《渴望》成为国内第一部室内长篇连续剧。这部戏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深远的记忆。那时候,还是孩童的我深深记得每到晚饭后,劳累了一天的父辈都安静地坐在电视前,眼巴巴地等待观看。他们为慧芳的坚忍与贤慧感动,为王沪生的优柔与软弱气恼,更为清高贱视工农阶层的知识分子王亚茹叹息。总之,这部室内长篇,成为那个时代对家庭伦理、对爱情的反思。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成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
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是中国首部全程在美国拍摄的电视剧,创收视率最高纪录。并荣获1993年度“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飞天奖”和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更让中国观众透过荧屏,了解了海外生活的苦与乐。同时,郑晓龙在北美地区发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生产制作的电视剧,为中国的外宣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北京人在纽约》是中国影视作品推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1995年《长青藤剧场》被称为中国首家国产电视剧精品剧场,年播出量达300多集。为探索中国电视剧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后,郑晓龙执导的《阿郎在北京》《刮痧》《永不放弃》《刑警使命》《金婚》《春草》《金婚风雨情》《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等影视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郑晓龙在执导上,不断尝试突破,吸纳新的制作理念,在剧本上,更是精益求精,慢火“煲”好剧。
“慢”是导演的必修课
郑晓龙在圈内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在导演和剧本上,他的节奏能慢得跟这个快餐时代甩几条街。拍《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从小说到剧本郑晓龙打磨了差不多1年半;《金婚》从创意到编剧,再到开拍,仅剧本用了差不多3年;《甄嬛传》从小说出来到剧本完成4年半……郑晓龙是这样解释慢的:“‘慢是一种享受,享受剧本创作的过程,享受头脑风暴的过程。精品,不是得奖,不是收视率高,不是挣钱多,好的作品应该有对时代、对历史的认识价值,或是批判价值。所以,不要着急,慢慢来,剧本没有改好,我们就停一下,等剧本改好了再拍。不要赶时间,怕钱不够用,那样的结果可能不好。慢一点对我们的创作会有帮助。”
说到《北京人在纽约》,那是中国第一部全程在国外拍摄的电视剧。因为资金有限,更因为全剧组没人出过国,有人提议在国内取景拍摄,否则耗不起。郑晓龙不喜欢听到这样的建议,为了还原国外细节的全部真实,郑晓龙不惜背负150万美金贷款的压力,带领着40多名成员的摄制组远赴美国实地拍摄。
他说:“‘慢让人快乐,让人不那么焦虑,让人不那么紧张——这才是出好作品的时机,在创作上千万别用上‘耗这个字。”
导演30年,郑晓龙一直坚守内心的那份“恬静”,慢火里“煲”剧本。妻子王小平就很崇拜他这点,她说:“在体现剧本、完成剧本、提高剧本上,郑晓龙都是最优秀的,我这辈子只给他一人写剧本。”
在拍《芈月传》的时候,孙俪有一场与众大臣在朝堂上唇枪舌战的戏,台词足有两页纸,难度可想而知。还好,演得非常满意,孙俪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她那颗提了好半天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然而,不一会儿,场记和摄影就跑到孙俪面前,说:“唉,对不起,可能拿错卡带了,刚刚演的全部抹掉了,得重新来一遍……”
“天啊,天啊,天啊,太不尊重我的劳动了,连这点东西都不能保证,你们的专业在哪里?……”孙俪非常懊恼,眼泪都快出来了。
郑晓龙走到孙俪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我能理解你。”随后,他又走到场记和摄影身边,只说了6个字,他说的不是“我们准备换人”,而是:“没事,我们等你。”
这就是郑晓龙的节奏。
这份内心的恬静和淡然是慢慢修炼来的。“人生是一个整个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是有年轻的阶段,有年轻当中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它的精彩,也都有它的无奈,记住自己的精彩,也记住自己的无奈。”
遇到她,人生更精彩
《甄嬛传》播出后,剧里从主角到配角,又成为国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特别是女性观众,她们在每个女主角和女配角身上似乎都看到了自己的一面。吹嘘、感叹人生的酸楚与喜乐。发布会上,面对媒体,郑晓龙说:“王小平才是《甄嬛传》里最美的女人。我曾希望自己精彩时遇到一个人,结果,在遇到一个人后更为精彩。”
然而,圈内人都知道,郑晓龙所谓的“精彩人生”,其实,也是人间烟火,吵吵闹闹的。只不过,他们夫妻的吵闹更具有辩论性,是建立在彼此欣赏的基础上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是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过程。
郑晓龙是在1985年全国第三届中短篇小说颁奖会上遇见王小平的。当时,王小平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美女编辑。知性加上秀美,郑晓龙端不住了,在她面前说话都结巴了。而王小平眼里这个骑着摩托满街飞驰的大男孩儿,竟是文青、编剧,还是北京电视制片厂负责生产的副厂长。这么靠谱的青年,芳心管不住地爱上了他。此后,因为工作关系,郑晓龙和王小平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发现,彼此对文学和影视作品都有着超常的见解和品位。
1985年底,郑晓龙去海南拍摄《大林莽》,邀正好要到广东组稿的王小平同去。1986年4月下旬,郑晓龙为监制的电视连续剧《凯旋在子夜》要深入边陲拍摄,想到要与王小平相隔万里,郑晓龙心中很感伤。感伤也是胆量,郑晓龙结结巴巴地向她告白:“小平,我要去3个月,或者更久。我回来了,你愿意我们今生永远在一起吗……”
1992年夏,郑晓龙与王小平在美国完婚。婚后,两个人因为各人工作性质不同,王小平去了美国,而郑晓龙要留在北京。一根电话线,成为他们每晚倾诉衷肠的媒介。有一天,郑晓龙跟妻子说要在美国全程取景拍摄《北京人在纽约》,当然,剧本还得她编写。王小平听了,马上表示全力支持丈夫。
得到王小平的应允,郑晓龙带着“庞大”的剧组马上赶赴美国。《北京人在纽约》在美国全程取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等到新剧杀青时,郑晓龙搂着妻子才说出实情:“我拍这个戏呀,是有点儿私心的,就是为了每天能见到你。”
“为了每天能见到你”,这应该是最贴心最朴实最美好的情话了。然而,拍《北京人在纽约》时,他们吵过很多次。
郑晓龙说:“王小平是最不好领导的剧组成员。”
他们拍《刮痧》时吵过,拍《甄嬛传》吵过。几乎每部戏都是“吵”出来的。2009年,郑晓龙《甄嬛传》立项。此时,王小平已去美国陪儿子读书。郑晓龙在电话里开玩笑:“你人走了,任务也得带走,当这个戏的编剧吧。”王小平对最初的本子修改了三稿。修改第二、第三稿时,王小平带儿子回国度假。照理说久别胜新婚,可郑晓龙和王小平见了面,却争吵不断。
当郑晓龙看完妻子的第二修改稿,皱起眉头说,他特别反感华妃吃酸黄瓜催吐的情节,一定要去掉。王小平摇头:“我不同意。”于是夫妻俩争吵起来。王小平不屈不挠,郑晓龙坚决抵制。最后,郑晓龙跟妻子说:“咱俩到底谁是导演?”王小平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晚,夫妻相背而眠。
第二天早晨,郑晓龙一睁眼,他叹口气:“为什么别的编剧都是我指到哪儿他们打到哪儿,只有跟你沟通那么难呢?”
“因为我是编剧还是你妻子。作为妻子,我有责任维护你的声誉,我哪怕想弄个剧本害人,也不会害最亲的人。”王小平笑着说。郑晓龙感动不已。此后,王小平就成了他的“生产资料”和“大管家”。 郑晓龙有这样的贤内助,事业做得顺风顺水。
2010年9月18日,《甄嬛传》正式开机。每拍一部戏,开机前一个月,因为压力,郑晓龙总是很阴郁,王小平深知这一点。陪儿子回美国前,她尽力花时间陪伴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还悄悄安排好工作人员照顾丈夫的生活,回到美国后,她一半心思在儿子身上,一半心思在丈夫身上,时刻关注《甄嬛传》的拍摄进程。
有一次,郑晓龙站在雪地里跟妻子通话:“下雪啦。演员拍的都是夏天的戏,嘴里都含冰啊。这戏真难拍呀。”
“凡是你说片子难拍的时候,拍出来一定是个好片子。”王小平说。
此刻,郑小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给爱妻一个拥抱。
艺术的终极就是同乐同享
《北京人在纽约》紧锣密鼓拍摄时,郑晓龙父亲突然病危。在片场,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仿佛被撕裂一样疼痛。他赶紧跑回北京寸步不离地陪了父亲一个星期。那一个星期,郑晓龙不是作家,不是编剧,更不是大导演。他仅仅是父亲的儿子。他一天几遍给父亲擦身子,给父亲按摩、读报纸,讲小时候跟父亲的相伴时光。然而,剧组又离不开他,临走时,郑晓龙趴在父亲床边,他的心莫名的空落而迷茫。
父亲拉着他的手,殷殷叮嘱他:一,把拍戏的贷款还上;二,把戏拍好;三、注意身体。
三个叮嘱,郑晓龙泪水滚滚而落,低身趴到父亲耳边含糊地说:“爸爸,我爱你……”301医院的走廊特别长,郑晓龙就使劲仰着头往前走,努力不让泪水流出来。他想着,他现在是父亲的靠山,怎么可以让泪水流出来?
《北京人在纽约》一播出,国民们沸腾了很久。郑晓龙再次感恩自己的导演之路,亦感恩艺术的感染力。他不仅捧红了诸多演员,更重要的是,还推出了一些同样很厉害的导演。这是郑晓龙离开父亲那天,对父亲的承诺与深情。
那时,作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的郑晓龙,把同乐同享,作为艺术的终极使命。他给冯小刚、赵宝刚、王朔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如今,他们是娱乐圈里精英人物。如果没有郑晓龙,冯小刚可能还在北京城建公司工会当宣传干部,每天的工作就是画黑板报和宣传画。
“他们确实发挥得不错,都很有天分。我的目的不是只要一个人好,是要更多的人好,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心态。”郑晓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