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批判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影响

2016-05-13 08:18迟庆宁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

迟庆宁

摘 要:通过分析哲学家们关于批判思想的理论,让人们认清事物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巩固民族文化的主导权,批判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批判思想 文化建设 文化批判

一、批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马克思有关文化批判思想可以分为实践批判和理论批判,实践批判可以分为异化劳动批判、共产主义运动批判。理论批判可以分为对哲学、宗教、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文化批评理论有五种形态,分别是宗教批判、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历史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实践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特征。马克思实践批判思想是传统思想的变革,它确定了实践导向的目的,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认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批判的主体,把从事的实际活动作为实践批判的主题

(二)卢卡奇阶级意识批判思想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提出了阶级意识批判思想,书中提到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问题,“阶级意识是什么意思呢?”卢卡奇从这个问题出发,选择从阶级意识角度来考虑无产阶级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卢卡奇所提出的阶级意识本身不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他用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评,与马克思批判思想有相同点。他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用虚幻的现象蒙蔽人民群众的眼睛,需要哲学家去擦亮这些人的眼睛,揭露迷雾后的真相,让他们看清事物的本质。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用批判的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研究,强调理论无法离开批判思想。他们还强调要全面否定当代资本主义,应该用否定的辩证法去批判社会现象。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批判”,因此“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思想不是对卢卡奇等人理论的重复,是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该理论。

二、中国当代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文化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可是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不稳定性,落后文化的残存,导致中国文化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新形势,应当引起关注,从而文化批判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批判的思想去推进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批判中吸收。

(一)传统文化意识的弱化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古代文明被完整的传承下来了,这种历史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是少有的,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文明应该发扬光大,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传统文化的功能有下降的趋势,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价值功能弱化的局面。

首先传统的人文精神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精神文明却没有很好的落实。几乎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社会目前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局面,人们普遍存在浮躁心态,精神生活没有和物质生活协调发展。当然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并不单纯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反市场经济的繁荣,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传统文化丧失了人文教化的功能。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在弱化,这种趋势有上升的势头,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文化要走出困境,重要在于思想的解放,在继承中创新,在批判中借鉴吸收。在竞争激烈的新时代环境中,人们的人生处世哲学都受到了影响,价值观念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一些理念,也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这时候,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西方文化的现象,对中国文化的精髓任意歪曲,妄加评判。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以和为贵”的思想,倡导修身养性的心态,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

(二)外来文化的撞击

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功能在减退,有其内部原因,并且在国际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击则是外部原因。本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如何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的文化的问题。随着经济的进步发展,中国已经融入到世界市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逐渐频繁,西方文化也涌入了中国的市场。 辩证来看,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利弊都存在。从积极方面看,有以下的影响:第一是民主精神,第二是科学精神,第三是平等意识,第四是竞争意识。由于积极因素的存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要用批判的思想去对待这些有利因素,甄别与吸收精髓部分。从消极方面看,西方文化中负面的东西,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第一是个人主义,第二是实用主义,第三是功利主义,第四是拜金主义。这些负面的影响,造成对传统文化猛烈冲击的局面,我们需要提高警惕,未雨绸缪,积极用文化自信和文化实力来应对。

(三)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性的逐渐丧失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刻围绕着文化,不仅包括每天简单的吃穿住行,还有创造发明,文化现象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存在。然而,文化从产生的根源上看,是人的“自为”,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在文化产生的条件。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是主体,文化的主体性也是人民性的问题。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文化建设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怎样维护民族性的问题。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办法维护自己的民族性,就会丧失民族精神,历史就会中断。因此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挑战。 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性是不可分离的,把握不住本民族文化的主导权,其民族性也会丧失。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文化的传播速度快,交流也在不断地加深。在世界这个大的环境下,各国文化之间要交流,前提是要允许多元文化的存在,如果只提倡一种文化,那就无法进行互相之间的交流。

三、马克思批判思想指导下对文化建设境遇的解决途径

(一)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传承性,中华文化也不例外,先进文化要继承和发扬,必须要以保留下的优秀文化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从其中吸取精髓部分。根据本国的国情,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与革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与发扬。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仅要弘扬,还要引导它与新时代想适应。中华民族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激人奋进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图强。马克思实践批判思想,不能一概地全盘否定,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扬弃,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认识中不断深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对古代文化的精华部分保留吸收,可以增强本民族自信心,振奋本民族时代精神。但是忽视面临的现实情况,不实事求是,对我们的文化建设百无一利,并且会助长虚无主义情绪。民族自信心不能丢,但要脚踏实地,找准立足点,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当今中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单纯的提倡传统文化,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保留和革新,把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最大效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选择、改造,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相适应,是对当代文化的有益补充。

(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主导权

文化的基本问题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文化的所属性是主导权问题。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人民是主体,话语的主导权也应该是中国人民。要把握本民族文化的主导权,就不能排除来自外部的批评,最重要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决策。首先是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精神动力的作用。如果我们有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团结一致。区别于其他民族,本民族提倡的精神是对本民族的自我认同,是本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维系本民族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是本民族的精神脊梁。当今世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各国都把文化作为重要实力,发挥着其最大效用的作用。其次是尊重人的个体性,个体性不是自私性,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权利,尊重人的正当合理的需求,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生命是可贵的,对生命的珍惜是崇高的要求。只有满足人的需求,才能发挥民族的创造力。个性的尊重是文化宽容度的表现。

(三)批判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振兴中国,中国文化要进步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文化。盲目崇洋,一概排斥,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对于涌进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要有批判的眼光,做好鉴别工作、选择工作、结合工作。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当有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胸襟,借鉴和吸收各国的优秀成果,通过各国文化之间交流,不断充实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然,对待外国文化,我们要用批判的思想去对待它,反对两种情形,不要盲目排外,不要全盘西化论。处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会遭遇全球化大潮的冲击,这会使我们在某些方面感到困惑。我们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处理好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保持本土文化的特质。如何在两者之间求同存异,实现互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5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剑龙.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洪晓楠.科学文化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4] 周宪.文化研究(第9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美)米勒,编.王晓路,等,译.文化研究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 周志强.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Baldwin,E.).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 钟志东.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侨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
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的认知与实践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深层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