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转变(即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349-01
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1.利用歌词中的具体形象创设情境,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效率高
结合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一特点,教师可利用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设计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见、可感、可闻、可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金色的秋天》教学中,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请同学思考并举出其他描绘大自然和生活场景的音乐作品的例子,调动学生个人的音乐经验,引发其对音乐具有描绘性功能的认识和兴趣。播放背景音乐《秋的喁语》,组织集体表演配乐诗朗诵;请有表演基础的学生表演配乐诗朗诵,并组织其他同学观赏中国画《深秋》。加深了学生对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的理解。又如,在《长江之歌》的欣赏课中,学生对长江并没有具体的认识,并且对欣赏课的兴趣不浓。因此很难体会到歌曲中的感情,完全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设计了以下课堂情景教学:播放影音材料《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江河万古流》,使学生进入氛围,再初次欣赏《长江之歌》,并设计问题。这样,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讨论热烈起来,学生对长江有了具体的认识。
这样,利用视觉冲击,充分的展示了长江的宽广与博大,而课堂上的这些内容包括老师设置的问题都是歌词里的内容,紧扣教学任务,这样就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内心对长江无比深切的赞美和依恋之情,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歌曲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首先要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体会音乐的真谛,因为只有心动,才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
在初教《长城谣》这首歌曲时,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毫无所知,因此,对歌曲中的"奸淫掳掠"一词不但不懂其中的深刻含义,有的同学还吃吃地笑,可见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歌曲中所唱的"奸淫掳掠苦难当,骨肉离散父母丧"的那种痛苦,也体会不到"大家拼命打回去,四万万同胞心一样"的那种不屈不挠,化悲痛为力量的豪情壮志。因此,我这样设计了课堂情景教学:课前先问学生知道不知道"九一八"事变?在音乐课堂上出现这样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的事实真相,最后请同学们看短片《南京大屠杀》。看完短片,学生进入了创作《长城谣》的历史背景,有着与当年中国同胞相同的感受,很自然地就体会到歌曲中的情感。学起来就不费力气,对歌曲的情绪变化也理解透彻:开始是高兴,遭难以后是悲伤,接下来是化悲痛为力量,满怀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演唱满怀激情!
3.利用相近题材迁移教学情境,活跃思维、理解音乐
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得知识,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寄托的柱石。"此外,教育学生打好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解决问题很重要。深刻地理解,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学习方法等尤其重要。利用相近题材的情境创设能启发想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同时导入新课,学生已经活跃的思维,想象音乐描绘的画面,并随着与音乐形象相适应的意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学生才能深入理解音乐情感。
例如,教学歌曲《渴望春天》,此歌曲是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根据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的。是一首世界著名的儿童歌曲。D大调、6/8拍、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旋律优美而洗练、流畅而清新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心情。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首先播放歌曲《春之歌》,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这时导入新课歌唱《渴望春天》,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思绪沉浸在春的美景中,感受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为更好的表现歌曲做好铺垫。
学唱歌曲学唱《渴望春天》教师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弹奏《渴望春天》,让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边听边随意的律动。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同学们踊跃回答. 课堂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极大地引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4.利用时事新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传统的音乐文化要学习,可在流行音乐面前,传统的音乐己经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了。特别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要完成教学任务,其实是很难的。这时就必须改变策略,创设特定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学唱《国歌》时,这首歌大部分学生都会唱。可是真正让学生唱时,有附点音符的地方全错了,后半拍起唱也不准确,更谈不上力度与情感的变化了。这时枯燥的爱国教学和无趣的纠错课己经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收效甚微!所以,我创设了这样的课堂情景:音乐素质不分传统和流行。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是相互补充和滋养的,告诉学生们后半拍唱不好,在流行音乐中遇到相似的问题,你同样唱不好.并找出相关理论和音乐实例,使学生们耳目一新,改变了观念.这样,学生都认真聆听歌曲,并找到自己唱错的地方。整堂课气氛活跃,效果明显,学生都能有感情地标准地演唱国歌。教师在整堂课里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都在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好的教学情境总是有着丰富和生动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有优化课堂情境教学,实现教和学的双边合作,让学生的潜力无限的发挥,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
赵莲 ,学历: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现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工作。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