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
摘要: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虽然大家都在提,一直在用,但怎么提、如何用,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效果,或许我的认识只能改进这一堂课,或许对原来的教学促进也不是很大,但我想,只要有改进、有促进,这一步一步扎实有效的步子,将助推学生在探索式学习的道路上、教师在引导探索式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关键词:数学;探索;操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13-01
我的一篇教学案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案例中,我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当时极力想体现出一种探究教学的数学教学思想。恰好此时,被派到眉山市挂职,恰逢他们学校的市级课题《小学生探索素质的培养》研究成果推广活动,巧合的是我在之前的日常教学中也比较重视关注小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既然,当时都已经倡导探究式学习,再过了这么些年又来思考这个问题,不是重复吗,有何价值?如果后者有所创新,与前者的认识区别又在哪里?实施于课堂教学又有何各异?等等疑问,引发了我的一些思索。为便于说明,首先再现原案例中的前两个环节。
1.测量面积,体会新知的必要性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请选择一个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下列平面的面积:课桌面、数学书封面、黑板面、学校操场面。
测量中,学生逐渐感觉麻烦,这时教师指出:用面积单位依次去摆,这种方法可以测量面积,但是要测量黑板、操场甚至更大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就太麻烦了。因此,最好需要一种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体验方法的生成
2.1拼图形,数长宽。教师给出12个一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后:在4人小组内,选择部分方块拼成长方形,再数一数它的长、宽,对比长、宽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操作。
2.2汇报,归纳共性。根据学生汇报,得出如下算式:
2×3=6 3×3=9 2×4=8 6×2=12 3×4=12 ……
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从表面上看,学生无论是通过用面积单位依次摆的方法测量书面、桌面、黑板面面积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旧知的局限性,体会到新知的必要性,还是在探索过程中动手选方块、拼图形、量长宽、找关系,似乎处处都符合新课标所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而且体现得还很充分。但细细思量,又觉得这种探索似乎缺少什么?比如在第二环节--老师让选我就选,至于选来做什么,模模糊糊;老师让我数我就数,为什么而数,不清楚。这种漫无目标的动手,是探索吗?它只让我看到了一点:探索的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学生只是在扮演教师话语的实施者,而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探索者。
"小学生的探索活动,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确立相应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一定的探索策略,并付诸实施的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素质必须依附于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活动,这种有意义的探索活动,客观构成为探索基础和探索问题。主观要素为学生主动参与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因此,小学生的探索式学习,首先体现为一种自主探索,而不是被动参与,那么在自主的过程中,关键是什么?--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意识。如果一种纯粹是脱离思维、盲从于别人的操作那不是探索,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而已,表面上或许忙忙碌碌,但却很盲目。鉴于此,当再度面对这个案例时,我认为必须在1、2环节之间补上这一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一个操作工中跳出来,做一个思考着的行为者。具体做法是在第一环节之后补充:
3.画图形,确定探索的方向
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我们先画出一个长方形看看,再进行以下操作:
3.1变的观察。要使它的面积变大,可以怎么办?(学生在原图上面积变大后,发现:长不变,宽延长、长延长,宽不变、长宽都延长、长延长,宽缩短些等。)
在刚才的变化中,其中总有哪些因素相应发生变化?(长、宽)
因此,你可以推测出什么结论?(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长、宽有关。)
3.2不变的思考。既然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长、宽有关,假设长、宽都不变,你能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画大或画小吗?(不能。)
由此你能进一步完善你刚才提出的结论吗?(长方形的面积只和它的长、宽有关。)
3.3明晰方向,拟定探索策略。知道了长方形面积与其长、宽有关,你准备怎样去探索这个关系?(可以画出一个长方形,先量出它的长、宽,记录下来。再用面积单位依次去摆,数出它的面积后,对比观察。)
思量许久,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虽然大家都在提,一直在用,但怎么提、如何用,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效果,或许我的认识只能改进这一堂课,或许对原来的教学促进也不是很大,但我想,只要有改进、有促进,这一步一步扎实有效的步子,将助推学生在探索式学习的道路上、教师在引导探索式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