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兴趣,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发展。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让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的教学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分句段解读;探究;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72-01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这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与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从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分句段解读文章
学生要想更好地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就要理解文章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只有能够将文章中的句子用已经学过的词语组织起来,才能说明学生对这些句子做到了深入的理解。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子,对以后的阅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教师引导学生拆分词句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例如《将相和》一文中的"负荆请罪"一词。前文有"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样通过阅读前文中的词句,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在联系上文的理解,就通篇了解文章主题思想。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 "则是表示时间短。同是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文章中心的把握上来。感受到英雄的悲壮和伟大。
3.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打开思路,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提出对文章的疑问,让教师在课文重点处设疑,既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又能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融入角色,真正地走进文本,这样会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无形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该帮助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但适合他们自己的阅读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主动提出来,等到学生实在无法理解时教师再帮学生解答。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养成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枫桥夜泊》时,对诗文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满天"提出质疑,他们的理由是:寒霜是秋夜水气遇冷凝结于地面的自然现象,绝不像飞雪那样飘洒空中,"霜满天"的说法欠妥当。学生在这方面的疑问不无道理。我们共同联系其时其地诗人的感情世界作深入的思考,觉得"霜满天"的描写,虽不符合实际,却完全切合诗人孤孑清廖的感受。
深夜,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觉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花。这样,引导学生重课本而不唯课本,重结论而不唯结论,敢于"鸡蛋里挑骨头",敢于向教材、向教师、向权威说"不",敢于发表自己"挑战性"的见解和主张,拓展了学生思路,拓展了思维的广阔性,也使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
在目前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该拿出自己的见解跟教师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阅读形式应该是互动式的,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参与。另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本和师生互动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到课外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强烈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有时也难以作答。例如,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男孩明明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为什么不求助海边的其他人呢?"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不受局限的,这时教师不应该急着给予否定,而是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一步步地将学生的思考范围引入正轨。这样,不仅没有打消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自主思考、大胆提问的信心。由此可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探索性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马运惠,女,汉族,1985年参加工作,学历:大专,小学一级教师,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