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阳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52-01
在近几年的语文学术探讨中,最经常被提及的就是有效教学,可见老师们对教学的实际可行性的重视已上升了新的台阶。什么是有效教学?我认为"有效教学"并不是难懂的新概念,教师以朴实、扎实、平实的教风使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学生学习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1.抛砖引玉,激发兴趣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我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曾经记载着一件事。联合国国旗一向不受任何影响朝升夕降,但是有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了,联合国秘书长却破例宣布降半旗,已示哀悼。就在其他国家为此举动不理解时,秘书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见过一位拥有几亿人口大国的总理,自己却没有一个孩子;见过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的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存款吗?'联合国秘书长说的这位总理,他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总理——周总理。"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激起学生对总理深深的敬佩之情,并产生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由此顺势利导"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全世界人民都爱戴的总理去世后,'四人帮'千方百计阻扰人民悼念,但是人们仍自发地前来送行。"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这篇课文,兴趣一下子高涨,同时也突出了中心。
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地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等问题。又如教学《矛和盾的集合》时,上课开始,我设下悬念问学生"古时候,人们在战场上打仗,用的最多的武器是矛和盾,到底是矛能穿过盾,还是盾能挡住矛?"有的学生脱口而出:"矛能穿过盾。"有的说:"盾能挡住矛。"两拨学生争论不休,我又问:"如果把矛和盾集合,那将是怎样的武器?"学生面面相觑,好奇之余,急于知道其中的奥秘,急忙打开书阅读起来,从而激发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3.启动竞争,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我在课堂中经常配合课文内容进行语文知识竞赛,说成语故事比赛、朗读比赛、人物表演等活动,使一节课既生动有趣,又提高学生积极性。例如:进行语文知识抢答竞赛。首先我将竞赛题制成卡片,或录入电教设备。然后讲明答题形式:以抢答题和必答题为主。接着选出两位评分员,我充当主持人,将全班分成六组进行对抗赛。比赛开始了,学生们积极思考,热情高涨,争相抢答,场面仿如电视节目里的《百万富翁》一样精彩。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
4.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给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在老师、同学们赞赏的语言中,发言的学生是多么自豪呀!学习的兴趣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金色的秋天》,为了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我给学生创设自由的、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教学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自然界里,你了解秋天里事物都有哪些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提出后,立即就有许多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树叶变成了黄色,""小草黄了,""枫叶变成了红的了,""大雁开始飞到我们南方来了,""青蛙开始冬眠,""菊花开、桂花香、我们人开始穿上了秋装……。""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都能从动物到植物及人们生活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那为什么人们把秋天比喻成金色的呢?""因为秋天大多数植物的叶变成黄色和红色的,所以把秋天比成金色的。""那谁最能干,会编成儿歌?"我问。
"大雁开始往南飞,我知道,秋天来了 ……。"
"你们真像小诗人,编得真好!"我高兴地为发言的孩子鼓掌,全班同学也被我带动,大家在掌声中兴趣盎然地练习编儿歌,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爱生的情感融入亲切的赞赏声中,如丝丝小雨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良好的激励机制要老师真挚的爱生之心去搭建,在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流露出的真爱,激起的是学生爱的热情。
5.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语文的天地很大,学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标准答案、一本本语文书。让我们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凭籍他们的聪慧,他们的热情,去尽情发挥思维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乘着兴趣的翅膀,自由轻松地飞翔在属于他们的天空中,从而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出现一道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