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健维
摘 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实训设备等方面却远远跟不上企业的更新速度,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
关键词:深化;校企;实施
1 实施背景
佳木斯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机制造业、粮食加工业、煤机制造业十分发达,数控加工人才紧缺,佳木斯地区每年就有2000人的需求缺口。从全国来看,大量的企业正在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向数控加工方向转变,因此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好的就业情景。
2 概念界定
“角色转换”就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生和员工的无形转换,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转换、教室与车间的转换、实训项目与工作岗位的转换、学生与工人的转换、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的转换。
3 实施过程
3.1 通过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转换,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接轨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转换就是改革教学模式。近2年陆续和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定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班的学生按照企业人才需要的标准进行培养。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授课,学生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由企业师傅讲解企业人才在生产过程中所必备的知识,让学生真实了解掌握企业生产中必备的知识,学习更有目的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这样就实现了学生专业知识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接轨。
3.2 通过教室与车间的转换,实现学生学习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统一
我校早在2007年就引进佳木斯市畅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入校,有深厚的合作基础,为使学生能尽快融入企业,在校企合作企业并在生产车间建立了一体化教室,教室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教学需要,还能够让学生看到企业生产的整个流程,成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把教室搬进车间”,实现了学生工学零距离。
3.3 通过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转换,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完美融合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把自己学习的技能真正的用到企业生产岗位上,通过引入佳木斯市畅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基本技能后,在企业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性实训,通过技术工人的指导,使自身专业岗位技能得到强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和生产车间环境里实现“做中学”。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直接了解到企业生产岗位的岗位技能,通过生产性实训,明确了自己的短板,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目的性,也为以后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技能基础,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完美融合。
3.4 通过学生和工人角色的转换,实现校企双方人才综合素质双重提高
学生和工人角色的转换是双方面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狠抓落实,而且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定期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担任评委,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职业技能操作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还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随着企业的机器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企业员工的知识层次已经跟不上新的企业生产要求,单靠企业的培训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的要求。通过举办企业工人专业知识培训的形式,发挥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特长,让企业工人迅速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企业工人综合素质。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能够快速提升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能为企业节省高额的培训费用,实现校企双方人才综合素质的双重提高。
3.5 通过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角色的转换,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员工,还需要创新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现在加工制造企业大多没有成熟的研发团队,还有就是因为周期长、成本高,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作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专业技能也比较强。佳木斯市技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通过在佳木斯市畅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并在研发中心投入4台高配置研发专业电脑,教师做为技术人员在这里配备办公桌,与企业共同研发。
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邀请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老师作为技术指导,和企业一起合作开发新产品、改进技术,这样不仅缩短了企业研发和改进的时间,更是降低了成本,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4 保障条件
4.1 校企合作是实现角色转换的基础
学校先后先后与佳木斯畅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宝玛数控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设了畅通一体化教室、佳电一体化教室、畅通产品研发中心、宝玛产品研发中心。这些企业不仅是佳木斯市技工学校学生企业实践基地,还是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企业根据学校情况,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研发项目、技术人才、生产产品等资源,确保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紧密贴合,真正做到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
4.2 校企合作三级管理机制是实现角色转换的关键
在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以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级管理机构的正确指导之下,保障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能够顺利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培养人才根本性的升级。
4.3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角色转换的保障
学校不断加大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硬件条件建设的投入,新建升级了数控车一体化教室、数控铣一体化教室等六个一体化教室,更新了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成为实现角色转换的物质保障。
5 主要成效与成果
5.1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经过两年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对企业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企业普遍反映表示对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十分满意;在2013年佳木斯地区杏花杯职业技能大赛上我专业学生囊括了数控车前三名,普车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2014年在黑龙江省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车工学生组团体第二名。
5.2 学校影响力增加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先后与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常发佳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先后与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与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典型。
5.3 专业教师队伍成长迅速
专业教师队伍成长迅速,培养出具有专业开发能力的专业带头人2名,具有课程开发和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12名,专业教师队伍中的能够承担理论和实训教学任务的双师教师团队比例已经达90%以上;教师教研教改能力明显提高,申报建设了某级精品课3门,发表省级以上科研教学论文28篇,开发出版教材4本。
5.4 社会服务力提升
两年来,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地区的佳木斯畅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佳木斯电业局、佳木斯四海印刷厂、三江开关厂等提供技术服务6次;为佳木斯畅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常发佳联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开展企业员工专业知识培训,年培训200人次以上,且培训人数规模不断增加,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知名度。
5.5 产学研成效显著
我专业带头人与部分骨干教师参与佳木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PCD铰刀技术开发与G10震动清芯机研发项目,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为企业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6 体会与思考
学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室与车间、实训项目与工作岗位、学生与工人、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五个方面实现了完美转换,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和典型性。职业学校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创新专业发展思路,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