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庆元县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2016-05-12 09:27张君媚李文学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回归分析

张君媚 李文学

摘要: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式,对当地生产条件下水稻平衡施肥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通过试验摸清当地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限制作物产量因子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得到水稻最佳施肥量,为庆元县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肥效试验;施肥时期;最佳施肥量;回归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试验肥料为尿素(含46%纯N),并辅以钙镁磷肥(含15%P2O5)和氯化钾(含60%K2O)。

这次试验的地点为庆元县淤上乡石坝村,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37.3g/kg,碱解氮398mg/kg,有效磷72.7mg/kg,速效钾60mg/kg,pH5.65。

1.2 试验方法

以中浙优1号籽粒产量(折合为亩产)为响应值,选取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施肥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小区。

试验于2015年6月15日插秧,小区面积20m2。施肥方法: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下,氮肥分基肥40%、分蘖肥40%、孕穗肥20%三次施下。试验因素水平编码表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统计结果得出,水稻的产量与生产期的施肥有很大的关系。配合施加氮、磷、钾肥,水稻的产量与施肥量呈正比关系。本试验最佳施肥量处理(N2P2K2)产量最高,每亩为550.4kg,空白处理(N0P0K0)产量最低,每亩为405.3kg。

2.2 肥料效应模型与推荐施肥量

2.2.1 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进一步明确中浙优1号施肥的产量效应,则要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籽粒产量(y)与氮、磷、钾3因素的回归方程为:

y= 404.782720+49.20509000X1+15.908751134X2 +42.85001947X3-13.891591346X1×X1-3.995779880X2×X2-6.760462797X3×X3+10.989430694X1×X2+0.6050404181X1×X3-6.148884416X2×X3

R2=0.995,F值=42.344,F0.01=14.99,回归方程显著。证明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可以用来推荐施肥。

通过此模型,可以对中浙优1号的籽粒产量进行分析与预测。其中,回归方程中的各个变量对应值的显著性主要是由F检验进行判定,随着概率P的减小,其相对应变量的显著程度则越高。表中的X12的显著程度最高,X1、X3达到显著。该方程相关系数R2=0.995,说明此模型可以满足99.5%的样品空间。

2.2.2 最佳施肥量。对回归方程进行极值判别和典型性分析可知,方程存在极大值,可用于边际分析,得到中浙优1号最高产量施肥量为:尿素16.88kg/亩,钙镁磷肥37.52kg/亩,氯化钾12.01kg/亩。

3 结语

本试验证明:增产最明显的是施加氮肥;其次为施加钾肥;第三为施加磷肥的。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中浙优1号的推荐施肥量为尿素16.88kg/亩,钙镁磷肥37.52kg/亩,氯化钾12.01kg/亩。

参考文献

[1] 田红伟,谭祥,张明成. 水稻“3414”试验初报[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8):65.

[2] 叶良曾志. 兴宁市水稻“3414”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34、236.

[3] 苏光辉,孔祥清. 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总结[J]. 现代化农业,2014,(3):15、22.

猜你喜欢
回归分析
社会保障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研究
基于CGSS2003数据关于住房影响因素的报告
基于CGSS2003数据关于住房影响因素的报告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北京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