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 张 敏武汉市新洲区教师培训中心 杜新红
嬗变课堂:邂逅自主生长的美丽
——《认识整时》课例研修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张敏
武汉市新洲区教师培训中心杜新红
我参加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潘海燕教授的自主生长课堂实验已有三年。三年来,在新洲区教师培训中心杜新红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总结,慢慢学会了自我反思,学会了倾听交流,更学会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我的课堂在自主生长中有了质的变化。下面谈谈我三次执教《认识整时》的得失。
第一次教学:静态设计我让学生在模具上拨弄时钟
《认识整时》是人教版一年级的数学课程,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并学会认识整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理解时针与分针转动的规律,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记得去年执教这节课时,我特地用“时钟”谜语激兴导入:“我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我这个好朋友是谁?”然后按照我的预定教学设计:“猜谜语”、“找朋友”、“小明的一天”把时钟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有趣情境中认识时间,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认识钟面和整时”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拿出钟面模型,看一看、指一指、说一说、认一认,拨一拨,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安排学生“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并说说这个时候你在做什么”的环节,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课堂兴致盎然。
整堂课下来,环环相扣,感觉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不觉得哪里有不妥之处。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观课老师一致认为这节课讲得很好,我也有点飘飘然。最后杜老师和我交流时首先问我两个问题:1.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时钟是模型吗? 2.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是静止的吗?接着杜老师在肯定我课堂上成功之处外,指出我这节课教学设计中最大的不足就是“静态课堂设计”。
我认真反思,这节课我从一个静止的钟面引入,围绕着一个固定的模型教学。看上去一节热热闹闹的数学课,其实是机械、静态、程式化的。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注重情境性思维,但在实际课堂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情境性。生活中的钟面是动态的,而在我的教学中,钟面是静止的。如何将钟面的动态性引入这节课堂呢?我开始重新思考。
第二次教学:动态思维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时钟.
? ?前不久,我又要执教这节课,为了将我的课堂由静态设计走向动态生成,我不再设计“猜谜语”这一环节,而是直接和学生进行“开火车数字接龙”游戏:学生顺序报数,5个5个相加,12个学生就加到60,然后又循环训练。这样利用游戏方式动态地渗入钟面上的12个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的教学。虽然偶而有学生回答慢一点或者说错,但这不要紧,关键是他们都在积极思考,逻辑思维得到训练。在“认识钟面和整时”环节时,我不再出示静止的钟面模型,而是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观察快速转动的分针和时针,让学生明白时间是不断地变化,具象感知了钟表是运动的,懂得了整时只是一天中的某一瞬间,明白了时刻意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铺垫。最后我又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时钟,看看时针、分针、秒针转动的大致规律。学生很认真观察,课堂上秒针分针滴答滴答,虽然这时课堂非常寂静,但我从学生凝视关注的不同神态中感觉到了求知探究的欲望。
这节课的观课议课过程中,我也交流了我的看法:静态钟面会让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我家里的钟面,是在不停的走动着,而不是时针指着数字几,分针永远指着12呢?动态钟面,让学生懂得时间是运动的,整时其实是一个瞬间,分针时针都在运动,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在动态的观察中,学生很快能区分出时针分针,这比让学生背记时针、分针的特征更能加深印象,课堂效果更好。杜老师给予了这节课充分的肯定和褒扬,指出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思维训练,教学本质就是教思维。思维训练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让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同时能对下一个问题的生成要有留白和思考,思维训练不是句号的结束,而应该是问号的开始。
一堂课如果有了好的教育活动设计,才能让师生有好的教学感悟,就会产生好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观念,这就是自主生长课堂理论与实践的抓手。杜老师又对我提出新的要求,这节课能否在教学设计上更独特,在课堂展示上更加开放,更加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一步促进师生,课堂,教材的共同生长,我又陷入深深的思考。
第三次教学:独特共生,我让学生在操场上扮演时钟
小学低年级学生个性较强,喜欢表现。我突然想到如果让学生扮演时钟,活动更独特,效果会更好。于是我和同事在操场上画了1个直径5米的圆圈,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旁按顺序放一张标有数字1-12的纸片,然后将同年级另外一个班学生引到操场上,我按照“说—看—演—做”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在演时钟的环节,选择12名学生站在圆圈大格位置上手里拿着有数字的纸片,面向圆心站立。一位学生在圆圈外扮演分针,一位学生在圆心处扮演时针,要求时针学生伸出左手,指着圆圈边的学生转动,口里要说:“我是时针, 从1转到3”。这时分针学生边绕圆圈顺时针跑边说:“我是分针,跑2圈”,说对跑对的学生才能休息,由场外学生替换参与,为了减轻分针学生体力,要求时针学生每次转动不能超过3大格。出乎意外,这次教学活动设计深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边运动、边思考、边呼喊、边改正,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我成了场外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这节课活动气氛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个体的经验是不同的,学生习得知识的感悟也是不同的,传统静态的教学设计导致学生个体认识的普通僵化,缺乏生命活力,缺乏起码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自主生长课堂强调师生的独特个体经验,关注师生不同的教育感悟,激发师生不断地创新探索,展示课堂高效共生的新思想。不仅如此,这次活动还带动了全校学生参加,每天课余总有学生在圆圈周围演练,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特地又在在校园的东南边空地上画了两个时钟,供全校学生课余游戏。
三次《认识整时》课堂教学,三次小小的反思和改进,凸显了自主生长课堂的内涵和特征,让教学时空从传统封闭的单一走向开放互动的多元,让学习内容从静态的提供转变为动态的展现,让教学方式从偏重复制讲授切换到注重发现探究,每一次课堂改进都充满生长的气息。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用自主生长理论引领我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更让我的数学课堂因充满生命激情而精彩,因自主生长而美丽。
责任编辑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