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文瞿福焕张和(.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合肥市教育局 安徽合肥 3005)
合肥市中小学排球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分析①
王良文1瞿福焕2张和1
(1.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2.合肥市教育局 安徽合肥 230051)
摘 要: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带队参加合肥市2013年中小学排球常规赛的38名教练员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排球教练员主要分布在小学,其次在高中,最少的是初中;中小学教练员数量不足、教练员的整体年龄结构趋年轻化、学历高、男教练员比重较大、职称偏低、带队时间短、培训学习几乎没有、科研能力薄弱。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加强中小学教练员定期培训,建立健全中小学教练员学习制度;引进人才,从全省乃至全国请来高水平的教练员指导;走出去,把一些骨干教练员送到院校、高水平的队伍去学习;与高等院校合作,让教练员学会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总结,从而提高科研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 排球教练员 排球 训练
教练员是一个排球运动队的灵魂,其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可能创造的运动成绩。对合肥市排球教练员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教练员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并为解决这些不足提供建议,从而提高合肥市的排球整体水平。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参加2013年合肥市排球常规赛的20支球队,一共有38名教练员,其中男子教练员27人,女子教练员1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以访谈的方式访问了参加2013年合肥市排球常规赛的20支队伍的教练员。
1.2.2问卷调查法
以带队参加2013年合肥市排球常规赛的20支队伍的38名教练员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8份,收回38份,回收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访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教练员的数量及分布
据表1统计,合肥市的20支队伍共有38名教练员。其中8支队伍只有一个教练员,占整个队伍的40%;9支队伍有两个教练员,占整个队伍的45%;3支队伍有4个教练员,占整个队伍的15%。而占40%的合肥市中小学排球队只有一个教练员。由此可见合肥市排球教练员人数不足。另外合肥市的小学排球教练员有21人,占总数的55%;初中的教练员有8人,占总数的21%;高中的教练员有9人,占总数的24%。从上述数据得出中小学排球教练员分布不均,初高中的教练员所占比例小于小学教练员的比例;小学的排球队伍一共有10支,也占到50%。
2.2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特征
表1 教练员的数量及分布
表2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合肥市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教练员的训练潜力和活力。35岁以前有干劲,没经验;50岁以上有经验,没激情;而35~45岁这个年龄段的教练员年富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敏捷,又具有成年人的稳健、善思考、经验丰富等优点。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大部分教练员在这个时期创造了优异成绩。
表3 教练员的学历职称结构特征
表4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及带队时间
表5 教练员的培训学习及科研能力
表6 教练员的科学化训练情况
2.3 教练员的学历与职称
据表3统计,38名教练员中,中专学历的有两人,占5.3%;大专的有10人,占26.3%;本科学历的有26人,中68.4%。从学历情况看高学历的占大多数,两名中专的教练员是老教师。合肥市的排球教练员整体学历水平较好,其中本科占了68.4%,大专占了26.3%,但是研究生没有。从职称来看初级占了28.9%,中级占了50%,高级占了21.1%,由此可见合肥市中小学教练员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2.4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及带队时间
由表4可知,合肥市中小学的排球教练员有省队经历的8人,占21.1%;市队经历的有20人,占52.6%;国家队为0,无专业队的占26.3%。由此得出大部分中小学教练员有过排球运动经历。在38名中小学教练员中执教最长的是48中学的张和老师和袁向华、刘云翠老师,带队20多年,一直坚持业余训练。其他大部分教练员训练时间都在10年以下。
2.5 教练员的培训学习及科研能力
由表5可知能够参加排球培训的中小学教练员寥寥无几,每年只有巢湖2中和48中学各派1人参加培训。在38人中,发表论文4篇的只有3人,占的比例不到8%;发表论文1~2篇的有15人,占了39. 4%;没有发表论文的有20人,占了52.6%。从以上数据得出中小学教练员的科研能力比较薄弱。
2.6 教练员的科学化训练情况
由表6得出,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制定的比例较高,这说明阶段性训练是科学的;制定多年计划和年度计划的所占比例不高,说明中小学排球训练的长期性、系统性不足,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3.1 结论
合肥市的排球教练员人数较少,在中小学分布不合理;排球教练员的职称结构较合理,大部分排球教练员都有排球运动经历;排球培训机会少,科研能力弱;不能制定全面的科学训练计划。
3.2 建议
(1)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排球教练员。
(2)拓宽排球教练员多方位培训渠道,增加教练员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3)培训排球教练员通过经验判断选拔运动员与科学渠道选拔运动员相结合,并进行科学系统训练。
(4)健全排球教练员和排球运动员的奖惩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宗浩.国体育教练员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孙平.排球教学文件的制定与范例[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社, 2011.
[3] 翁志强.排球运动员选材与训练培养[M].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2.
[4] 刘曙亮.我国青少年排球教练员队伍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287-289.
[5] 潘迎旭.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①王良文(1973,12—),男,汉,安徽合肥人,本科,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05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