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亢 霖
一生能经历几种性别
文_亢霖
在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争夺战中,“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如果你看了“小雀斑”此次冲击奥斯卡影帝的电影《丹麦女孩》,你会为“小李子”捏把汗。
“小雀斑”在《丹麦女孩》里扮演一个画家,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接受变性手术的人。在20世纪20年代,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前后做了5次手术,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个人为什么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去改变自己的性别?我想他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这是一个最简单也最复杂的问题,是一个人反躬自省,对自我的追问。
而当一个人自问“我是谁”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有没有足够的宽容度,允许个人以实际行动去追寻答案。
我是谁?我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我国最著名的变性者金星早年也曾有过这个困惑。
我不算特别喜欢金星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却为她这个人深深感动。经过了多少迷茫和磨难,付出了多少身体与心灵的代价,最终她不仅找到了真实的自我,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一颗真正闪亮的星。更令我感动的,是那些真心喜欢她的人。
他们,就是在一个人发出“我是谁”的终极追问时,给出了善意的、宽容的回应的人。
在《丹麦女孩》这部电影里,男主人公发现了“真正的自我”后,面临了第一个重大抉择—到底是孤独地面对命运,还是与他人沟通。最终,画家与妻子成功沟通,并获得了理解。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能够支持丈夫去做变性手术,这已经不只是有智慧、胸襟和勇气了,还包含着人性的光辉。
当然,我反对将《丹麦女孩》当作一个励志故事来看。在电影和现实里,接受变性手术的画家最终死去了。弥留之际,她觉得很幸福,因为她拥有了完整的自己。
在医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变性手术的风险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很危险,要不要做,需要当事人仔细考量。
在《丹麦女孩》的片尾,打出了向变性者、导演拉娜·沃卓斯基表达敬意的字幕,她原本是执导《黑客帝国》的兄弟导演中的哥哥。最新的消息是,她的弟弟也接受了变性手术,两位导演由兄弟变成了姐妹。这则新闻似乎很欢乐,但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当事人是不会以欢乐的心情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每一个踏出这一步的人,都经历了无数的折磨、拷问和挣扎。改变者是真正的勇者,而勇敢本身也往往是被绝境逼出来的。
勇敢之外,如果再加上智慧,大概就能更快得出“我是谁”的答案了。
金星现在的状态令人欣喜,这也是今天中国社会的一种进步。有时候社会现状引得我们批判,然而有时候它又会展现出迷人的一面。
一个朋友说他不喜欢金星,因为她嘴巴太毒了。他的态度让我觉得,他跟那些喜欢金星的人一样,给了金星最大的尊重,因为这个评价里没有一丁点儿对她性别的评判,完全是根据其专业表现来评价她的。一切如此平常,没有一点儿猎奇的气息。
在这个话题里,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