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大学通识学习

2016-05-11 00:07哲子
大学生 2016年9期
关键词:复旦复旦大学通识

哲子

幸与运

2007年,我进入复旦大学求学,完全是因缘际会的幸运。其时,高考改革刚起步,复旦自主招生“名额少、门槛高、考试难”。上海十万高中毕业生,约一万人报名,仅预录取三百名、试点生(过一本线录取)两百名。笔试为有名的“千分考”,即三小时考试两百题,从中取前两千人再面试选五百人。笔试我只得540分,是进入面试的起点分,名副其实的“压线生”。这样的角色有如戏剧中的“跑龙套”,陪着面试走一圈,基本上就会遭淘汰,故希望渺茫,不怀指望。因而网上公布录取名单时,我都未曾关注查看,而是同学告诉我,竟被录取为试点生。

家人和我既惊诧,又喜出望外。现在想来,也许是面试前,师长教导自己:能入围即站上了竞技场,劣势者更要发挥出最佳状态。记得与五位教授面试交流,我应答顺利,甚至还与一教授争辩了几句,也许“因祸得福”,而得到青睐。这里似乎也体现了大学选才颇看重独立思考,拙倔和坚持有时会是成功的要素。

但是,我在高考出现了失手,自我感觉发挥尚可,而考分偏低。虽仍为复旦录取,但从原填报志愿新闻系、法学系被调剂到五年制的预防医学专业。这在人们眼中是一冷门的边缘专业,心中颇有些纠结和无奈。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人们各有思考和目标:为追求理想、为兴趣爱好、为功利收益、为谋职生活、为承继事业……不一而足。

仔细想想,这些又与社会变迁、职场兴衰、观念变化等相交集联系。当事的人们和学生可谓见仁见智,甚至在入校后学习中途也不乏要求转专业的。但就多数学生而言,谋职生存是最基本的要求,职业前景往往是高考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考虑。当今人们为此期望生活优裕些,也无可厚非。

我那时候哪里想得到毕业时,医科比文科较易谋职。我们都不用到处去赶招聘会场,或投寄简历求职,反而是不少企事业单位来学校直接面试招录。预防医学专业适应的职业面甚广泛,谋职前景也较为乐观。从某种意义考量,大学选择就读专业真是无法比较优劣得失,好像只为命运机遇所定。

只有用功不用功,没有无用功

大学生的读书学习,尤其是本科教育,不仅是受业谋职,而是促进学生的心智进步,生活技能和人格素养的成长,本质上应是人生的自我教育。

第一学年复旦进行书院式的通识教育,除必修的基础课程外,大多为选修课。事实上,网上选课却有些难以捉摸,那些名师名课似乎很难选上。我选上的几乎都不是热门课程,如伦理学、人类进化等等,甚至还选修了中古文采风流、民乐文化这样的“虚”课。通过学习,慢慢体察到书院式选课教育的特征即在于培育自主自学能力。应试灌输式教育学生是被动吸收,选修学习则为主动自我教育。选修课程的内涵往往是范畴广、容量大,老师的授课提纲挈领而内容有限,或是介绍提供参考咨询,要求和引导阅读;有些还要学生自行寻觅和查阅资料。以自学方式去比较、思考和鉴别,发展学生质疑探究、综合思索、融会贯通等能力,以加强提高整体智力素质。如:中古文采风流课程,对魏晋文学评价,用“风度”抑或“风骨”的歧义,就饶有意味;人类进化课程的“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科学思想史课程对生物遗传“基因”和“环境”作用影响的看法还不一致,见解分歧。学生对这些如发生兴趣,就需查阅文献资料,开展探索……真正深入地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当今网络时代的环境,对学习更为有助,便利学生信息的获取共享,更有利于自我教育。但也容易造成某些弊端。有的人沉湎其中,不认真读书,懒散翘课等等;课程结束,却可下载拼凑成文应对,甚至抄袭作弊、学术不端。学生中一些事例印证:自学能力强者脱颖而出,不善于或缺少自学能力者则浅薄缺失、无所作为,甚至为网络所伤害。书院为每个学生对口一位教授导师指导课外学习。我的导师是理工科专业的副教授,还很有人文造诣。那时我正阅读《麦田守望者》,与导师曾网上交流,他指导我认识理解良知、友善等价值观的社会意义。后来我为此写了一篇小论文,导师还写了评论,这些都有助于我学生时代的思想成长。

看来“无用”的选修课和课外阅读,好似为我们的大学生涯“打开一扇窗”、“吹来清新风”、“开拓新视界”。像我曾有过“文学梦”,其实知识肤浅、文采贫乏,对经典知之甚少,也缺乏理解赏析能力,选修课和课外阅读则给予了很大充实。书院的宿舍,将各系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混搭安排,我的室友来自贵州、山西、浙江等处,朝夕相处,了解沟通,增进友谊和见闻,也是一种收获。学校的图书馆、各种讲座、社团活动……接触未见未闻的事物,参与文化技能和体育活动,使人的思想和生活境界扩大,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启迪和丰富着人生。读书学习,看来只有用不用功,没有无用功。

链接:关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

复旦大学有着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的传统,视之为学校最为基本的使命。在这个前提下,学校长期致力于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早在1980年代,苏步青、谢希德校长就倡导学生要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文理、理工相通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1990年代,学校在全国率先启动学分制改革,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全校专业划分为13个学科大类,实施“通才教育、按类教学”。1990年代末以来,学校继续推进学分制建设,不断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包括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扩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权,推进教材和课程建设等。2002年,在全国率先进行转系转专业改革,推出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修读计划,为实施通识教育创造了条件。2004年,在《全面实施文理基础教育的方案》中,复旦作出“2005年保持目前按专业招生模式,先组建文理学院,新生不分专业管理,经过实际运转后,再实行新生不分专业入学”的重大决策。

2005年9月,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作为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所有一年级本科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接受一至两年的通识教育,之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

2005年11月4日,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借鉴国外先进通识教育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教育情况,研究并倡导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为学校推进通识教育提供咨询和指导。

2006年,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过程和人才选拔理念过程的对接。此前,全校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即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终的共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全面的人”。复旦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构建了含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结构: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9月,复旦大学推出首批5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此后,核心课程数量逐步增加,截止到2014年春季学期,共计建设核心课程近180门。

2012年9月,学校正式组建了新的复旦学院(本科生院),整合了原复旦学院、教务处、本科招生办公室的职能和机构;全面推行住宿书院制度,所有学生都将在本科阶段有完整的书院生活。书院成为师生共有、共建、共享的文化场所和公共空间。同时,在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

2016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课程。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新规划,一些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将进行调整。在原有六大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这七大模块共分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不再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大科目进行分类。复旦大学将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单元成立教学团队,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共同研讨教学读本。比如,原本文史经典中的子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各个院系的老师各开各的课,而是在“诸子经典”这一基本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共同组成“教研室”,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读本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重新整合。据悉,整个调整过程将持续3至5年。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复旦复旦大学通识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Comment acquérir la culture de l'autre?
复旦“女神学霸”的成功秘诀值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