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20-02
设计理念:
文章引导学生在感受毛泽东“诗人”和“领袖”风采的基础上,去感受他作为一个父亲,同时又是一个国家和政党领袖的丰富情感世界,意在从他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其不同寻常的“凡人情”和“伟人怀”。这堂课将引导学生阅读三篇文章,教学时,有详有略,直奔主题,紧扣情感主线,用“品读”——“赏读”——“感读”模式,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走进文本,从文本语言中感受情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
27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28 课 《毛主席在花山》;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亦庄亦谐论和谈》。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为父亲、作为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2. 能运用“读文章,想画面;品字词,悟情感”的方法,讲清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入新课
学习了《长征》和《开国大典》,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也掌握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读文章,想画面;品字词,悟情感。今天我们就用这种学习方法去进一步走近他,去了解作为父亲、作为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二、品读《青山处处埋忠骨》,感受毛泽东的凡人情
1. 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初步理解课题,以题质疑:“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话是谁写在哪里的?理解“忠骨”,弄懂题目的意思。
2. 最心爱的儿子牺牲了,作为父亲,毛泽东他有凡人的悲痛,可是他为什么能做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呢?请运用“读文章,想画面;品字词,悟情感”的方法,边读课文边标一标,哪些语句让你感动,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可简单地做些批注。
【设计意图】虽然在自学预习课中已读过课文,但要走近人物、了解他丰富的情感世界,还需要品读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与之关联的其他物品的描写,而此时应边读课文边标注,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特征。
3. 交流汇报
(1)出示交流问题:你感受到了毛泽东哪些普通人的情感?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伟人的胸怀?
【设计意图】此处问题从整体上紧扣文本,两个问题分别从毛泽东作为平凡父亲和国家主席(伟人)不同身份所表现的情感流露和矛盾心理,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毛泽东的“凡人情感、伟人胸怀”。
(2)注重紧扣下列关键语句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①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从“整整一天、一支一支”感受到主席的痛苦无法言表,只能用一支一支的烟掩饰内心的悲痛。)
②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从“热了几次”“原封不动”体会到主席的身心充满悲痛,饭菜怎能下咽!)
③“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从“紧锁的眉头”感受主席思念岸英,难以置信再不能相见。从“按”字感受主席的丧子之痛,从“情不自禁”感受主席的思子之切、父子情深。)
④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从“仰”字感受主席不想让悲痛的眼泪掉下来。可是从此后,那个比父亲还要高大、健壮的儿子再也看不见、再也摸不着,只能在回忆里,只能从照片里重温那幸福的时光,怎能不无限眷恋?)
⑤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⑥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下意识”“踌躇”,那是一种本能的犹豫,因为此字一签,儿子是真的不在了,永远留在朝鲜,是真真正正地不能相见。而如果不签,则见一面是可能的。他内心是多么想见爱子最后一面哪!这种本能正是所有爱儿子的父亲的下意识啊!“黯然的目光”是主席作出葬子他乡决定后的神情,失去了儿子,他失去了所有的精气神,所以是“黯然的目光”。)
⑦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引导学生运用“这泪水打湿的枕巾,我仿佛看到主席……我仿佛听到主席……”的句式进行合理想象,进一步感受主席的父子情。
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失去爱子后痛彻心扉的表现,(板书:丧子之痛 凡人情)他多么想再见一面,却又决定不见最后一面。他如何能做出这样艰难的抉择呢?他怎么想?指名回答并齐读。
⑧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作为父亲,失去儿子,他同样悲痛欲绝;作为领导人,他不破格,不破例。“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多么博大的胸怀!(板书:葬子他乡 伟人怀)
漫漫长夜痛苦的煎熬,撕心裂肺的痛楚之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写下那醒目的大字,齐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体会毛泽东父子也曾有过一样的幸福时光,但这一切都只是曾经美好的回忆。让学生想象漫漫长夜里主席的煎熬,用“这泪水打湿的枕巾,我仿佛看见主席……仿佛听见主席……”体会毛泽东的凡人情感,及至作出决定时的伟人胸怀。
三、赏读《毛主席在花山》
1. 过渡:从这篇文章里,我们感受到毛泽东普通却又伟大的父亲形象,那么在群众中,他又是怎样的人呢?《毛主席在花山》会告诉我们。(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读课题。)endprint
2. 快速浏览全文,小组内交流:文章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些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从哪里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毛泽东?
3. 班内以小组比赛的形式交流。①引导学生交流哪些是毛主席的凡人情?②碾子少,群众吃饭是大事;群众碾米累了口渴;抽烟与群众讲话不礼貌——板书:体谅群众, 注意小节,哪些体现他的伟人怀?所作的斗争都是为了百姓;一切离不开群众;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子上;亲切地和群众打招呼;舀茶水母女喝;帮她们推碾子——板书:为了百姓,高风亮节。
4. 小结:所以,山旮旯的一位老人说:“这位首长,我好像在哪见过。”他为什么这么说?只短短的几天,他用自己的体谅之心、亲切之怀,给花山的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人们说他走到哪里哪里亮,哪里就有光明和温暖!
四、感读《亦庄亦谐论和谈》
1. 刚才我们通过两篇课文,了解了毛泽东无论是对自己的血脉亲人还是山旮旯的人民群众,他都有着凡人的普通情感,伟人的宽广胸怀。那么,对于他的对手(甚至是敌人),他又是怎样的毛泽东呢?请快速默读阅读《亦庄亦谐论和谈》。
2. 快速浏览全文,说说从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毛泽东?(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特点去体会他的智慧、胆识、谋略、幽默、风趣、博学等。)
如:幽默的毛泽东——
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大家再推一把,拉一把,国共两党准会结婚。”
毛泽东插话打趣说:“老头子刮刮胡子,净净面,不就行了吗?”
有智慧、有胆识、有谋略的毛泽东——
毛泽东就势正色道:“当前蒋介石正玩弄着发动内战与和平谈判的两面手法,‘牛魔王‘白骨精忽而变作正人君子。我们也要变的。要学孙悟空闹龙宫,闯地府,七十二变,外加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设计意图】选取这样的一篇拓展阅读文章,不仅让学生快速把握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毛泽东对于蒋介石这样一个有着深深家仇(他的妻子、弟弟、侄儿、儿子等亲人被其杀害)的人,但在关系国家命运的时候(要不要发动内战),他以伟人的胸怀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赴重庆谈判,希望以大局为重,和平解决。更是对本单元主题“走近毛泽东”和本课主题“凡人情·伟人怀”的延伸感悟。
五、音乐渲染,总结拓展
1. 欣赏背景音乐《东方红》,教师激情总结:正因为他的博学,他的智慧,他的谋略,他的胆识,他的胸怀,他的故事才被世世代代传诵,他的精神才被世界人民景仰!
2. 布置作业:课外如果有兴趣,可以读读有关毛泽东的传记,读名人传记会给你非同一般的启迪。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总结,音乐的渲染将毛泽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定格在学生心中。
【板书设计】
丧子之痛 凡人情 体谅群众 注重小节
葬子他乡 伟人怀 为了百姓 高风亮节
(编辑:朱泽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