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龙泉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杨沂孙隶书风格浅探
乔龙泉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在清代中期隶书发展大背景下,对杨沂孙隶书的起源、形成过程、艺术风格进行研究。运用文献法、图版对比法对杨沂孙隶书借鉴邓石如隶书结字、用笔特点,并寻求与邓石如不同的秀逸之路进行深入分析与对比。杨沂孙隶书在邓书基础上虽有一定的新面貌出现,却未能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但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也为后世书家学习、研究清代隶书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沂孙;邓石如;隶书风格
清朝是继蒙元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清初,满人为巩固统治,对汉族知识分子软硬兼施,文化政策相对宽松。清中期,统治者加强了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大兴文字狱,以此来压制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在文化高压政策下,广大知识分子逐渐转变研究方向,向既脱离社会实际又回避政治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清中期开始,文字学、训诂学、金石考据学的复兴与不断发展,形成了著名的“乾嘉考据学派”。乾嘉考据学派严谨的治学之风也对清中后期的学术研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考据之风的盛行,也为书法领域带来了重要影响。
杨沂孙生于江苏常熟,杨氏家族在常熟可谓名门望族。在常熟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翁庞杨季是豪门,归言屈蒋有名声。”说的是清代常熟最有名的八个家族,杨氏家族便列其中。《清史稿·邓石如传》后附有《杨沂孙传》一篇,虽然仅有百余字,但由于《清史稿》对艺术类人物记述本较少,杨沂孙能够在《邓石如传》单独记录,也反映了杨沂孙在文字学、书法创作等领域的成就与贡献的重要。《清史稿·杨沂孙传》对杨沂孙的生平记载如下:“杨沂孙,字咏春,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安徽凤阳知府,父忧归,遂不出。自号濠叟。少学于李兆洛,治周秦诸子;耽书法,尤致力于篆籀。著《文字解说问伪》,欲补苴段玉裁、王筠所未备。又考上古史籀、李斯,折衷于许慎,作《在昔篇》。篆隶宗石如而多自得。尝曰:‘吾书篆籀颉颃邓氏。得意处或过之,分隶则不能及也。’光绪七年卒,年六十九。”[3]2017
常熟杨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名臣叶梦得,叶梦得的第19世孙叶应礼在明末迁居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叶应礼之子叶枢与青浦杨源甫交情深厚,杨氏无子,遂将其子叶得贤过继给杨氏,又于康熙九年(1670年)迁往常熟,遂成为常熟杨氏之祖。《杨氏家乘》中记载:“虞山杨元峰岱,系本南阳叶氏,自宋石林少师以名位显。世居吴兴,十九传至敬桥公,由吴兴迁青浦。叶得贤字孔璋者,嗣于杨,始迁虞山,称田庄杨氏,是为元峰曾祖。”[4]
杨沂孙治学态度严谨、文采出众,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利。从道光十四年(1834年)始,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考中。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才在顺天府国子监的科举中中第,拉开了他仕途的序幕。《濠叟墓志》载:“府学生,试北雍,中道光癸卯科举人。”[5]后杨沂孙因在与太平天国战争中立有军功,升为凤阳知府。但在上任途中,杨沂孙父亲去世,他不得不为父丁忧。守制期满后,虽然短暂地到外地任职,但由于鼻疾加重,且年逾六旬,杨沂孙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辞去官职,返里闲居。杨沂孙离开官场,回归乡里闲居,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问、书法,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在文字学、书法创作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
隶书最辉煌的时期当属汉代,隶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汉代书法的代名词。阮元《北碑南帖论》载:“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东汉山川庙墓无不刊石勒铭最有矩法。”[6]但是,随着书体演变与实用性的要求,隶书逐渐被楷书所取代,并逐渐衰落。随着清中后期考据学的发展,隶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杨沂孙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自己的书学观念与艺术风格。
图1 隶书四屏(局部)
杨沂孙篆书受邓石如影响是历代学者公认的事实,但杨沂孙的隶书也深受邓石如影响。虽然杨沂孙的隶书存世作品远不及其篆书作品数量众多,但从现有的杨沂孙隶书作品中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出杨氏隶书与邓石如隶书之间的关系。常熟博物馆藏一幅杨沂孙隶书四条屏(图2),通过这幅作品,可以简要总结出杨沂孙隶书所具有的特点。
图2 隶书张载《东铭》
该作品内容为张载《东铭》,邓石如也以隶书八条屏的形式创作过,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通过分析杨、邓隶书可以看出,杨沂孙在结构上继续采用邓石如古朴方正的结字方式,具有明显的汉碑结字特点。杨沂孙隶书结体具有骤散有致、计白当黑的特点,密处不通风,疏处可走马。其书结字工整严致,笔画安排井然有序。具体到某一个字时,他往往把某些笔画紧密的组合起来,以达到厚重、繁密的效果,给人更强的视觉冲击。但在浓密紧缩的笔画中,杨沂孙又能留出较为均匀的空间,并未出现笔画互相沾连、笔迹混浊的现象。既保证了视觉冲击,又不显臃肿,收放自如,这正是杨沂孙隶书在结字上的可贵之处。
图3 隶书《前贤佳句》
用笔上,由于杨沂孙与邓石如一样擅长篆书,在隶书创作时自然加入了篆书的用笔,这也与邓石如所主张的“篆隶相通”的用笔方法所契合。杨沂孙隶书以圆为主、方为辅,方圆结合中达到用笔灵活多变、沉着稳健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杨沂孙较之其他书家的一大优势。但是,较之邓石如隶书,杨沂孙在用笔上的老辣程度还有待提高。杨沂孙隶书行笔过程中的铺毫动作不够充分,线条较之邓书偏细,对隶书厚重美表现不充分。杨沂孙对自己在技法上与邓石如的差距是有较清醒的认识的,《清史稿·邓石如传》附《杨沂孙传》载:“(杨沂孙)篆隶宗石如而多自得。尝曰:吾书篆籀颉颃邓氏。得意处或过之,分隶则不能及也。”[3]2018这种技法上的差距在2007年匡时拍卖中的一幅杨沂孙隶书作品(图3)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该幅作品可以明显看出杨沂孙篆书中经常使用的笔画后半段节奏加快的书写方式。但是由于铺毫不够充分,导致线条凝滞。例如“正”“而”“天”等字较为明显。同时,杨沂孙本着“精奇之至而出于平淡”的艺术观点,对隶书的雁尾出锋进行弱化,如“女”“子”等字,他也曾在评论刘墉小楷时借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书家惟颜清臣、徐季海、蔡君谟、董思白有一种平平无奇,绝无可动人,而自诩能书者万不能及。盖精奇之至而出之于平淡,此所以圣也。嗣惟刘石庵相国有此境,故能继思翁而为大家。余平日持此论如此。”[9]正是本着这种艺术思想,杨沂孙在隶书创作中不可避免地减少铺毫,也使字势不够舒展的问题更加明显。
杨沂孙在清代书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以篆书闻名于世,但其隶书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艺术价值。正是由于杨沂孙对邓石如隶书的继承,才使其后世书家如赵之谦、吴昌硕等对清中期隶书有较为直观的认识。杨沂孙的隶书以临古为主,虽然在技法上与邓石如相比还存在不足,也未能在隶书上形成像伊秉绶、金农等鲜明的个人面貌。然而,杨沂孙能将篆书用笔融入隶书,追求与邓石如所不同的秀逸风格,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也为后世学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1]罗勇来.杨沂孙与清代篆书[J].书画艺术,2005(3):49-51
[2]苏醒.杨沂孙日记简述[J].文献,2010(1):184-185
[3]清史稿.杨沂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杨希钰,杨沂孙.杨氏家乘[M].钞本.常熟图书馆藏,1864:32
[5]杨泗孙.濠叟墓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29
[6]阮元.北碑南帖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635
[7]包世臣.艺舟双楫[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657
[8]解小青.邓石如隶书及其书史意义[J].中国书法,2013(5):60-71
[9]杨沂孙.跋言卓林所藏刘文清公小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06
(责任编辑:胡永近)
2015-12-04
乔龙泉(1988-),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清中后期书法艺术风格。
10.3969/j.issn.1673-2006.2016.06.022
J292
A
1673-2006(2016)06-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