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面面观(上)

2016-05-11 06:07周秀芝
党政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结构性经济学

○ 周秀芝



“供给侧改革”面面观(上)

○ 周秀芝

“供给侧”,作为一个经济学名词,在2015年岁末中央高层重磅提出后,一跃成为“热词”。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被认为是中国宏观政策的重大分水岭,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其成功与否,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何谓“供给侧改革”?如何领会其精神实质?迅即成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权威人士、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政策性解读与学术性阐释。而推进“供给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各地也正紧锣密鼓地学习领会并加以贯彻实施。因此,对此作一观照梳理综述,似有必要。

一、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中国宏观政策的重大分水岭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提出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以推动经济发展。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将其表述为“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会议认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今年1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二、相关的提法及概念:帮助理解 “供给侧改革”

“供给”与“需求”及其平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供给”与“需求”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社会经济的矛盾统一体。“供给”与“需求”动态发展与平衡的过程,其实就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那么,目前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最基本的理解就是社会经济出现了“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导致社会经济低迷,需要通过推动“供给侧”的改革纠偏。

国民经济“三驾马车” 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投资、消费和出口”正是拉动“国民经济”这驾马车的三匹马。1、内需是指内部需求,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2、投资是指财政支出,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针对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的观点,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如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适度通货膨胀等。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供给学派 是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长期滞胀后,在全面反思凯恩斯主义、深入研究滞胀问题中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 该学派认为,生产(供给)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里根经济学 里根政府综合供给学派、传统保守经济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等非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主张,企图通过减税和提供企业自由竞争的政策空间,促使美国经济从滞胀中复兴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70年代起,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账”,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其正宗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西方经济学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流派。1980年,里根当选为总统后,从凯恩斯学派所主张的政府干预立场全面撤退,向右的保守主义转变。他根据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拟订了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反映了供给学派的要求,也反映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和货币学派的要求。于是以影响较大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为主要内容的当代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及其宏观经济财政理论趁机兴起。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是近年来由洪崎、贾康、徐林、李万寿、白重恩、姚余栋、黄剑辉、刘培林、王庆、滕泰等一批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等组成的民间智库,在以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为主要平台、围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到底应该如何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论探索和政策主张。针对主流经济学的不足,尤其在解释和指导类似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发展实践中的不足,中国新供给经济学人做出了全面反思和系统性思考,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不断完善。

三去一降一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第四,扩大有效供给。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分析

先从统计数据来看。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改革?从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19日披露的2015年经济年报中或可窥其因: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6.9%,GDP总量达到676708亿元,对世界来说这是一个足以自傲的数字。但同期,它对应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551590亿元。两相对比,足以说明中国经济在“带病”运行,也解密了去年年末中央为中国经济开出的新“药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动因。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亿平方米。7.18亿平方米是什么概念?如果按我国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计算,这些“空置房”可供近2.4亿人口居住。“房地产库存没有想到会那么大,去年一年整个房地产库存又增加了一亿平方米。并且,销售与投资背驰明显,房地产销售回暖并没有传导至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数据显示,去年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全年累计增速已经回落至1%,这被分析人士认为是导致经济下行的主因之一。

从一组来自2015年经济年报的对比数据也可以看出,传统行业日子确实很难过。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去年12月份,采矿业增速仅有1.4%,大大低于同期5.9%的工业平均生产增速;但同期,高技术产业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从投资来看,去年全年,钢铁行业投资下跌11%,煤炭行业下跌幅度超过14%,但同期计算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则同比上涨13.3%,医药制造业增幅也近12%。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说,“以钢铁、水泥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日子越来越艰难,但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增速。这种分化调整本身就是转型升级,是经济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再来看看专家学者们的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今年1月10日在第七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发表闭幕演讲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和“四降一升”

(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必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华夏新供给研究院课题组贾康在《“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一文中指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分化加剧,美国已完成复苏,欧元区在波折中温和复苏,日本停滞不前,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则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这种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复苏步伐不一致的局面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 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在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无论是从人口总数、市场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潜力看,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的“巨国”,虽然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回旋余地和调适弹性、抗跌靭性,但处于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的交替关口与阵痛期,外部全球竞争和内部“三期叠加”之下,各类矛盾和风险隐患不能忽视:1.“半壁压强型”的巨大能源、环境、空间压力约束。2.“中等收人陷阱” 历史性考验阶段的到来。3.最大发展中国家弥合二元经济走向“共富”过程的严峻现实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课题组发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执笔:陈昌盛),指出,当前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是结构调整主导与周期因素叠加的综合反映,与一般的商业周期波动存在明显不同。2012年以来经济下行中的几次小幅回升波动表明,加大需求管理力度只能让经济增速短暂企稳,并不能改变经济潜在增速下行的趋势。要适应从数量型追赶逐步向质量型追赶,从过去铺摊子、上规模转向提质量、上台阶转变,宏观调控必须重视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的有效结合,在保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加快建立有利于出清过剩产能和激发企业家精神的体制机制,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内在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阶段和更高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撰文《中国供给侧改革逻辑背景与政策定位》,认为,2010年以来,因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制造业格局的变化、国内进出口疲软以及四万亿释放出的其他经济问题越发严重,经济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偏重需求侧的稳增长举措开始步入“效果加速递减阶段”。各类政策在地方政府懒政庸政、部门利益冲突、政商关系重构、动力激励体系转换等因素的作用下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失灵的风险。积极的财政政策不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稳健、扩张的产业政策难以到位以及精英阶层的懈怠逐渐成为当前影响经济的核心根源,而越来越突出的内部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下行的主导因素。首先,我国供需矛盾升级,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其次,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性问题突出。最后,资源占据、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结构问题外,我国还存在着城乡收入结构问题、所有制结构问题等,并面临着各种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加剧,表现出的产能过剩、转型停滞省份陷入持续的低迷、传统制造业陷入长期困顿等亟待解决,这就要求与需求侧管理协同的供给侧管理策略逐渐实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第七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称,中国可能在2016年年中或稍后一段时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触底,能够看到“需求底”;还有一个“效益底”,其中有两个重要指标,即PPI由负转正、工业企业盈利增速由负转正,能不能出现,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去产能的进度和程度。刘世锦表示,如果“需求底”已经出现,但效益的底迟迟不能出现,可以想象一下中国经济的状况,将会处在一个特殊的困难时期:增长速度低了,相当多的企业还在亏损,接下来银行不良贷款率会大幅上升,某些地方财政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不完全排除局部性风险进一步暴露和激化。这将是一个低效益、高风险的陷阱。面对这个可能性,如果继续倚重需求侧刺激政策,基础设施、房地产、出口等历史需求峰值已经出现,再扩大需求潜力已经不大。面对结构通缩、严重的产能过剩、低效和违规企业的退出,需求侧政策刺激效果非常有限,而且有可能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这样就显现出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底部”出现的关键是去产能到位。新动力主要体现在转方式,而非扩规模上。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钟祥财撰文认为,要从经济新常态来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的一个研讨班的开班式上讲话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里所说的大逻辑是紧扣经济新常态而言的,其中包括三个关键点,一是适应,二是把握,三是引领。理解这三个关键点,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和突破。从时间顺序上看,经济新常态是最早作出的判断,继之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随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的提出。这三个重要论点环环相扣,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思路缜密。它们各有特定的内涵,联系起来又构成一个大的理论体系,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全局,尤为关键,舍此,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无从谈起。

这里要推介的还有EBG公共研究院年度研究《中国供给侧改革》系列报告:《中国供给侧改革 ——与危机赛跑的制度重构》,《中国供给侧改革(实施策略篇)——从部门关系到央地博弈》,《中国供给侧改革(市场机遇篇)——从产业机会到资产配置》。报告气势恢宏,全景式的展示了中国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宏观逻辑。首篇《中国供给侧改革 ——与危机赛跑的制度重构》对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作了独到的分析。文章指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是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危险折点。回溯改革三十年,四大动力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1)改革红利形成的制度激励;(2)要素红利形成的成本优势;(3)全球化(WTO)带来的国际分工与外部市场;(4)后发优势带来低成本学习与模仿的技术进步。但是,任何动力都无法避免边际减弱甚至消失的周期约束;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经济失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同样,中国渐进式二元制改革所提供的效率动力也逐步衰弱,在经济分工和发展模式上也难以持续。(1)国内的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巴萨效应逐步显现;(2)后发优势急剧减弱,学习与模仿的红利日益缩小;(3)2008年危机之后,全球需求收敛,出口动力进一步塌缩;(4)周期性的过量刺激对策造成货币超发、杠杆过度、产能过剩、金融泡沫高企。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几大动力都在衰竭,中国经济越来越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只有再一次的制度重构和路径再造,才能打破过去三十年发展周期的路径依赖和转型困局。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陶柏康)

哲学思考录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结构性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经济学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