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探析

2016-05-11 06:07尹佳慧
党政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安全观总体国家

○ 尹佳慧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探析

○ 尹佳慧

2 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在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有关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系统阐述我国国家安全的宗旨、地位、作用、构成因素、实施原则、建设目标。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当前国家安全面临境遇的总体概括。它将引领中国从容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挑战,为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和基本遵循,升华了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条件下的拓展和深化,为走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指明了方向。

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背景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第一,纵观当今世界局势,可谓波谲云诡,纷纭复杂。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导致国际力量分化组合加快,变数增加,形势更加严峻,斗争更加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给未来的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留下了无穷后患。

近年来,美国以反恐为名不断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投入,调整和加强在我国周边的军事存在,投棋布子对我国进行战略挤压,并以此来遏制中国;持续的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大国地缘政治对抗;“伊斯兰国”异军突起实质上是美国势力扩张,制造地区冲突的典型代表,致使中东地区深陷大国博弈,必将持续成为地区军事冲突和政治博弈的焦点;苏格兰独立公投虽然失败,但整个英伦半岛独立大戏的影响并未消弭;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正在寻求不具约束力的独立表决合法化,法国的科西嘉岛独立运动两百多年来从未停止;从德国的巴伐利亚,到意大利的撒丁岛,“分裂的幽灵游荡欧洲”,血脉偾张的民族主义让整个欧洲大陆躁动不安。国际油价异常波动所产生的阴谋论和政治博弈论成为舆论热点。当前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发展态势令人担忧,地缘政治博弈结果难以预测。西方国家一些势力在北非、中东甚至东欧鼓动的颜色革命意从制造分裂开始,以达到天下大乱而后快。

而我国的周边地区也不太平。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核危机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我国的安全;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产物,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中印边界一直存在争端,而今边界冲突又似乎有抬头之势,在一定条件下双方矛盾和冲突依然有激化的可能;日本右翼黩武倾向日浓;一些亚洲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具有扩张性的海洋战略,不断在钓鱼岛、南海等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问题上挑起事端。亚太地区冲突日趋尖锐,民族矛盾不断升级,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可以说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安全形势特点是“西缓、东紧,陆缓、海紧”。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时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

第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国家日益强盛,我国拥有更广阔的战略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一些社会矛盾的凸显,社会差别的显现等,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一定的冲击,提出了严峻挑战。当下中国国内安全面临的首要威胁和隐患是“疆独”“藏独”“台独”和“港独”,国内暴力恐怖活动猖獗。例如,2008年8月4日新疆喀什事件当场造成16人死亡,16人受伤;2009年“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造成197人死亡,1700人受伤;2011年“7·18”和田袭击暴力恐怖事件,2012年 “2·28”喀什叶城县恐怖袭击事件,2013年“4·23”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2013年“6·26”新疆鄯善县暴力恐怖袭击案等导致众多鲜活的生命消逝。恐怖分子滥杀无辜,手段特别残忍,气焰特别嚣张,人民群众悲愤难当。针对恐怖组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的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敏锐的洞察和准确的判断,提出“反暴力恐怖斗争一刻也不能放松”。对暴恐要零容忍,必须出重拳予以坚决打击。

危机和忧患意识是国家安全的立命之本和行动指南。我们需要对国家安全形势做精准判断,积极有效地应对国内外安全挑战。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对当下国际国内整体形势的总体把握和精准判断,彰显了我们党和政府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的战略自信。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和时代特色

国家安全内容是一个变量,它随着时代和主题的变化而变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影响国家利益及威胁国家安全的内外因素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与此相适应,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内容逐渐从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拓展到经济安全、文化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各大领域,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得到极大丰富。

国家安全观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判断,表现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和娴熟的驾驭能力,为我国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第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鉴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英明果断地将军事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内容,以军事手段捍卫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1965年的抗美援越战争,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打出了中国的国威,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树立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的信心,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信心和决心。国家安全观始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辛探索,为国家安全奠定了基石。

第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准确抓住时代主题,顺利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转变。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经济向全球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国际竞争的重点向国家综合国力转移,我们党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在这一阶段,邓小平始终把国家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以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来保障国家安全,把综合国力提高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采用灵活的外交策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创造了最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综合安全战略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金融危机和恐怖主义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重要威胁,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互动,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多元化。针对这一变化,中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安全观即综合安全观。安全主体由原来的国家安全的单一主体转变为多元化的复合主体。不仅提出了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科技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新理念,也把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之间的关系纳入综合安全战略之中,将经济安全提高到综合安全战略的核心地位。倡导共同安全来赢得中国的安全环境。呼吁在平等、互信、互利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第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洞察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提出了内建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倡导世界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共享安全。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为统领,辩证看待世界局势与国际安全,全面系统地考虑影响安全威胁的各种因素,指出国家安全是集众多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求是的精神、非凡的睿智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际安全、人类安全和个人安全都纳入安全价值的视野之内,主体的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对国际安全、人的安全的重视和关注已成为中国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维护人的安全日益成为中国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着眼点。总体国家安全观“构成要素更加丰富具体,目标更加完善清晰,路径更加多元广泛”。 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领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体现了人民是国家安全战略实践的主体。

(1)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总纲领,也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大亮点,也是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理念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体现。

(2)政治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政治安全与民族振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福祉休戚相关。制度的安全,才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3)经济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唯有经济安全,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安全的能力。发展是硬道理,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抓住目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唯有如此,国家的安全才有保障,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

(4)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我们要以习近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实现强军目标,建设强大军队,支撑强国伟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力量支撑。当今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维护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西方文化的入侵,腐蚀的是民众的思想,动摇的是党的执政根基,最终会导致社会秩序失范,国家社会动荡。为此,我们要弘扬主流价值,增强文化软实力,构筑起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5)社会安全是一个包涵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产生活安全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性指数。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多重风险共生,我们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施多元化风险管理策略,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让社会安定有序,让人民安居乐业。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家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绝对的,众多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具有世界性。要实现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必须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化解与其他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合作化干戈、谋和平、保安全;以非“零和”、开放、包容、共享、互利、多赢思维看待和处理国际安全。因此,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加强与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寻求和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内和国际安全,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合作、共赢、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辩证关系

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整体系统,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复杂因素,系统阐述了各安全领域的地位,从体系的高度来审视国家安全,高度概括了本国安全、他国安全、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的内在联系,把过去从不同角度强调的不同安全观念、不同安全模式,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两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社会系统以及在这个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国家安全系统”和“国家发展系统”也加以综合考虑,系统分析,形成了“总体观”。这种整体性思维既体现在系统内部各安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又将各种安全理论、安全观中的各种现实问题统一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之中,它不专注于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而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系统考虑,将其凝聚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精神实质的理解,防止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搞“单打一”,保证了各安全领域的工作齐头并进,避免了不和谐因素的产生,确保国家总体安全利益不受损失,从而使国家安全认识由分散凝聚为一个整体,体现出总体国家安全的综合性、系统性。

第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体现在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同等重要:对内要建设平安中国,在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变革创新;对外要建设和谐世界,在和平的大环境下,加强合作,求得共赢。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互补互动,缺一不可。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互为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两者互相支撑;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并重,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相辅相成,既关注和强调了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也统筹兼顾了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在论述如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时,总书记是先讲“对内安全”后讲“对外安全”,把国内安全机制的设置放在首位,实质上是强调了内部安全重于外部安全,以国内安全稳定为本,内部安全是“重点”。先内后外,内外兼顾,以内保外。因而这里讲的“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第三,“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还体现了全面性、辩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既看到了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了不利的一面;既不过于乐观也不消极悲观;既适度自信又谨慎防范;既要从好处着眼,又要从坏处着想;既要防止坏的可能性向坏的现实性,坏的量变向坏的质变的转变,又要抓住好的可能性向好的方向发展,促进量变向质变转化;积极防控安全风险,提前防范,趋利避害,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好的结果,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是世界之福,既体现内在性,又兼顾国际性,既具中国特色,又具国际普适性。总体安全观作为一个共享安全的体系,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安全文明,为国际秩序范式提供借鉴。

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

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中国意蕴,继承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观,将他们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高度,丰富、发展了国际安全战略,从而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更全面,领域更宽广,范围更广泛,维护安全的手段和措施更具体,目标和任务更明确,其综合度“比综合安全更高、更深、更全面”。

第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坚持把握和反映国际社会的客观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基于对国内国际安全形势科学分析而作出的科学决策和理论贡献,顺应了历史发展进步的潮流,紧扣时代的进步,与世界发展变化的步伐相一致,是应势而生,恰逢其时。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是安全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是我国实施国家安全治理的基本原则,国家安全战略的总纲领。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的总理念,对我国实施融入国际安全体系,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对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中的威望,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国际形象,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思路,新概念,新要求。对于国际安全格局与结构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对于国际安全与战略的理论研究贡献巨大,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第三,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为国家的安康、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进步、繁荣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 矫海霞)

当代政治

猜你喜欢
安全观总体国家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