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宁,薛铁龙,刘 牛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Hu Ning,Xue Tielong,Liu Niu
基于PMV-PPD和EQT指标的乘员舱热舒适性研究
胡宁,薛铁龙,刘牛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Hu Ning,Xue Tielong,Liu Niu
摘要:利用STAR-CCM+软件对某型轿车的乘员舱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中考虑到太阳辐射和壁面间辐射的影响,设定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均为90°,通过仿真得到舱内速度场、温度场以及人体表面温度的分布;通过建立PMV-PPD指标评价乘员舱的整体热舒适性,再利用EQT指标评价舱内乘员的局部热舒适性,利用多指标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地评价乘员舱内的热舒适状况。
关键词:PMV-PPD;EQT;热舒适性;太阳辐射;平均空气龄
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乘员舱内的热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研发人员对热舒适性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乘员舱内空间狭窄,结构复杂,内部流场混乱,所以,高精度的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依然是现阶段的难点。如果乘员舱内舒适度和空气质量长时间较差,车内乘员会感觉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并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对乘员舱进行全面的热舒适性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预期平均通感PMV(Predicted Mean Vote)是目前评价均匀热环境最常用的指标,而对于一些非均匀的热环境,更多的是采用加权PMV评价指标,文中采用面积加权法。PMV的热感觉标尺在-3~+3之间,具体的冷暖感觉划分见表1。
表1 PMV的热感觉标尺
不适人员比例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指标是对一特定环境感到不适人员的比例,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即使是在大多数人都感到舒服的环境中,仍然会有部分人感到不适,而PPD指标恰好反映了这种差别的存在。
当量温度EQT(Equivalent Temperature),即空气温度分布均匀,湿度在50%的条件下,将暖体假人置于该封闭环境中,空气温度等于辐射温度,当人体某一部位散热量与处于真实非均匀环境中的散热量相同时,封闭环境的温度就称为该身体部位在真实环境中的当量温度。当量温度分别考虑了各个人体部位的热舒适性,但具有局部性。
2.1建立数值模型
通过实车测量,利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乘员舱模型,包括车体、车窗、内饰、座椅和风道等,将三维模型导入Hypermesh中,再将假人模型导入进来,去掉车顶盖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乘员舱的三维模型
2.2计算条件的设定
由于进出口边界条件对结果有较大影响,需保证边界条件的准确性。设定进口边界条件为体积流量入口,入口流量为350m3/h;设定出口边界为压力出口边界条件,乘员舱进口温度为7˚C。人体边界采用热流密度边界条件,人体在25˚C轻微活动的条件下散热量为117W,所以设定驾驶员的散热量为180W,其他成员的散热量为117W。
引入S2S固体壁面间的辐射模型,其模型中太阳辐射参数见表2。
表2 太阳辐射参数
3.1速度场分析
气流速度的大小及分布情况对人体的热舒适性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当人体周围的流速在0.3m/s时,人体会感觉比较舒适。人体表面风速分布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后排乘员的表面风速要略高于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体表的风速,后排舒适度要稍好于前排,各乘员体表风速分布较为均匀,基本都在0.3~0.7m/s,后排乘员躯干部位以及前排乘员头部风速较高,这是进风口直吹的结果,而头部较高的风速可以保证头部周围空气的新鲜度。各乘员腿脚部位风速较低,空气流动缓慢,可以使腿脚部位处于较为温暖的状态,符合头冷脚热的分布原则。
图2 人体表面风速分布图
3.2温度场分析
人体对体表的温度较为敏感,一般当温度维持在28˚C左右时,人体感觉较为舒适。周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人体舒适度的下降,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图
由图3可知,除副驾驶员身体出现局部温度较高外,其他乘员基本上都处于较为舒适的温度范围内。副驾驶员侧出风口直吹头部,气流经过头部后直接流向后排乘员,导致外臂以及下腹部出现局部高温,合理的调整格栅角度可以改善舒适度状况。
表3 人体表面温度分布表˚C
从表3可知人体的温度大多处于25˚C~30˚C范围内,这说明乘员在进风口温度为7˚C时,可以获得很好的体表温度,但具体舒适程度有待综合指标的进一步评定。
3.3PMV评价指标
根据ISO7730中的PMV指标在-0.5~+0.5时,乘员处于舒适状态,将PMV指标以STAR-CCM+语言进行编程,得到的加权PMV分布如图4所示。
图4 人体表面PMV值分布
由人体表面的PMV值分布图可以看出,除副驾驶员下腹及外臂处PMV值分布略高,其他乘员大部分区域都处于一个合适的PMV范围内,这种PMV分布图也与人体表面温度分布相吻合。这也进一步说明当给定一个合理的进风温度时,可以保证乘员舱内良好的热舒适性。
3.4PPD指标
图5为舱内成员的PPD值分布。
由于乘员PPD值是建立于PMV值之上的函数,故驾驶室内乘员的PPD值分布依赖于PMV值的分布。从不适成员比例来看,基本上控制在10%以下,说明绝大部分乘员处于理想状态。但PMV-PPD评价指标也有其局限性,这是一个综合指标,难以考虑身体局部的热舒适程度,因此,可以配合EQT指标对乘员舱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
图5 驾驶室内乘员的PPD分布
3.5EQT指标
当量温度指标将人体的整体热感觉分解成局部热感觉,不利于评价整体热舒适性,但对于基于PMV-PPD指标结果的进一步局部热舒适评定却有重要意义。根据EQT指标,可以进一步得到在整体舒适的情况下,身体各个部位是否真的处于舒适状态,各个乘员的人体表面当量温度分布如图6所示。
图6 车内各乘员当量温度分布
图6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乘员身体各部位处于较为合适的温度范围。但副驾驶员的右上臂、右下臂以及右手部位当量温度偏高,已经到临界温度边缘,这是风口直吹躯干及头部的结果。
综合以上整体和局部的热舒适评价指标,对人体热舒适程度进行全面分析,PMV-PPD指标平均值为0.135,从全局评价了整个乘员舱内乘员处于一个理想的热舒适区间。当量温度指标考虑了每个乘员各身体部位的当量温度,进一步指出了即使在全局舒适度较高的情况下,副驾驶员的右臂依然出现了局部高温。
为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驾驶员身体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在驾驶员头部、躯干、上肢以及下肢部位布置多个测点,以温度仪测量测点温度,计算温度平均值,见表4。
表4 主驾驶员身体表面温度分布
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试验测量的温度比仿真分析温度略高,但误差均在10%以下,仿真结果可信度较高。
1)利用STAR-CCM+对乘员舱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得到乘员舱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分布,对各个乘员的热舒适性做了初步分析及预测。
2)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以PMV-PPD指标为基础评价全部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性。又以EQT指标为依据,衡量车内乘员身体各部位的局部热舒适性。多指标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地评价了舱内乘员的热舒适状况,同时也为后期的空调设计提供参考。
3)通过试验对主驾驶员身体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发现其误差低于10%,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孙一宁.车辆HVAC热环境舒适性评价及其分析方法[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江涛,谷正气,杨易,等.太阳辐射对乘员热舒适性影响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8):1135-1137.
[3]黄木生.基于CFD的微型车乘员舱乘员热舒适度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13.
[4]Fanger P O.Thermal Comfort[M].Kopenhagen:Dannish Technical Press,1970:244-258.
[5]ISO7730.Moderate Thermal Environment Determination of the PMV and PPD Indices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dition for Thermal Comfort[S].Geneva: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1984.
[6]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戴锅生.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倪冬香.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轿车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9]申红丽.汽车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及优化[D].长沙:湖南大学,2013.
[10]吴志武.皮卡车空调和太阳辐射对乘客舱内热流场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1]许志宝,陶其铭.基于STAR-CCM+的某轿车乘员舱热舒适性仿真分析[Z].CDAJ年会,2011.
[12]王俊.两种出风格栅对乘员热舒适性影响的对比研究[Z].CDAJ年会,2011.
收稿日期:2015-10-29
文章编号:1002-4581(2016)02-0028-04
中图分类号:U463.8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4175/j.issn.1002-4581.2016.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