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玮
刘慈欣火了。这位标准的理工男,连续8年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他的长篇代表作《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2015年获得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令中国科幻在历经100多年的耕耘后,走上了世界科幻文坛之巅。
《三体》的畅销,把科幻小说从小众世界带入大众视野。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的舆论场里,刘慈欣更是有着几乎一面倒的好评。4月13日,在央视《对话》节目录制现场,刘慈欣分享了自己的科幻创作历程。
“非常普通,并无特别之处”
刘慈欣今年53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他1963年6月出生在北京,在3岁时随着父亲工作调动,居家搬至山西省阳泉市。在为人们所熟知的版本中,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一边在山西省阳泉市的娘子关发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13本小说集。
2015年8月23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的大屏幕上,传回了国际空间站中宇航员林格伦的影像。林格伦在太空中,宣读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获奖作品——刘慈欣《三体》。
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被称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三体》为刘慈欣乃至中国科幻界都赢得了国际声誉。美国科幻作家、空间科学家大卫·布林评价说:《三体》思考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多个重大问题。刘慈欣站在了世界科幻作家的最前沿。
在火电站堪称枯燥的工作之余,刘慈欣是如何获得创作灵感的?
刘慈欣表示,自己是受物理学古典问题“三体问题”启发,即若三个质点只在自身引力下作用,人类无法利用现有的数学或者是物理方法对运行进行预测。该问题看似枯燥,但是事实上却“细思恐极”。
“假如宇宙就是三个点,这么简单都没有无法精确预测,那么现在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大自然,大宇宙怎么预测,感觉很震撼。”刘慈欣说,“进而当然想到假如这三个质点是三个恒星,在这个星系生活的人是什么生活,这就是促使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非常普通,并无特别之处”是刘慈欣的口头禅,他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自己的成长历程、生活环境和人生际遇。
“其实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特别,我们每个人都过着这样一种割裂的生活。不过是晚上回去不是写科幻小说,他可能是看球,或下象棋,去钓鱼,和白天生活截然相反、距离很大的。我感觉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常态。”他说。
“搭建我们自己想象力的世界”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则评价《三体》是“中国人在幻想世界走出的最远距离”。在他看来,刘慈欣写作《三体》在创意方面非常的“奢侈”。
在《三体》的想象中,有大量的新生词汇,如面壁者、黑域计划、猜疑链、机器人质子、末日之战等等,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词是如何产生的?
刘慈欣表示,不仅《三体》如此,其他科幻小说也都大量生成新的词汇,“科幻小说描写的对象不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对象。在已有的词汇中实在找不到那种能够适合表达的词汇,只能自己创造。”他说。
在《三体》之前的长篇小说《球状闪电》的后记中,刘慈欣写道,中国科幻现在没有能力创造自己的世界,我们一直在别人创造的舞台上展现我们想象的话剧,在别人的舞台上跳舞。
“《三体》就是试图搭建我们自己想象力的世界,用我们的术语来说就是世界架构,这是科幻小说必须要做的一个东西。”刘慈欣说。
在网络舆论众多对于《三体》系列充满争论的讨论中,典型的例子是《三体Ⅲ》中的“圣母”女主角程心。作为人类社会民主选举出的“执剑人”,她曾拥有人类世界的最高权柄。然而,在“爱、仁慈、宽恕”的人类道德教育影响下,程心两次放弃了能够让人类存活的机会。
“程心本质上不是一个人物,是一个符号,就是现实中普世观念下认为很正确的东西,道德、价值观,对人与人之间、对不同文明之间的看法,是思想很正确的、无比珍贵的东西。”刘慈欣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如今,电影《三体》已拍摄完毕,即将于今年上映。刘慈欣的其他作品《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和《乡村教师》都被买下版权,将陆续改编成电影。刘慈欣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自己对《三体》电影非常期待,“《三体》电影毕竟是国内拍的第一部大成本的科幻片,应该把它看作一个良好开端”。
互联网界的解读出乎意料
在互联网界,刘慈欣的《三体》都被奉为“教科书”。有人从中读到商业逻辑,有人读到人性的弱点,有人读到宇宙的未来,有人读到哲学思考,书中的很多很多观点都深刻影响着甚至改变了一些从业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在刘慈欣看来,互联网界对《三体》的解读出乎他的意料。但他认为这很正常,“当你构造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读者中比较成功的话,他们必然从中解读出各种各样的结论来。”
他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复杂的诉求,《三体》的创作目的很单纯,就是写给科幻读者看的。彼时,科幻读者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圈子。“我们就是科幻读者之间有共同的欣赏取向,有共同对科幻小说的理念、世界观。只是想把科幻的创意,把科学的美感,把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美,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没有想书中融入很多哲学的、社会的、政治的理念。”
“科幻小说作家的主要思想还是怎么构造一个好看的故事,假如这个故事一旦真的构造成功,特别被读者所接受,那从中间所解读出来的东西是无法预料的。”刘慈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