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南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强德育工作对培养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各种各样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高中生德育教育缺失严重。从现实出发,分析高中生德育缺失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问题;解决对策
一、原因分析
1.高中生政治思想教育未受重视
我国虽说已经推行了素质教育,但在市场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地区本质上还是实行应试教育。尤其是高中,迫于高考的压力与学校之间竞争的压力,不管是学校领导、任课老师以及学生自己,每天的目标都是如何提高竞争力,提高考试成绩,如何出几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学生的好坏、学校的教学质量都是以分数来衡量,德、智、体、美、劳中的只有智得到了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平衡。在这种以分数来衡量一切的形势下,高考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所占分数较少,德育课程自然无法得到重视,高中生德育缺失也就无可厚非。
2.忽视社会实践,认知与行为脱节
德育本身就是一门以实践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主的学科,但在高中的德育课程实际教学中,往往以讲授为主,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内容枯燥乏味,强行灌输,忽视学生思想状况的培养,只把重点放在如何掌握答题技巧与获得高分,这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综观现在高中生的德育现状,不是德育知识不足,而是德育实践严重缺乏。考试成绩优秀,理论知识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学生,可能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消极,甚至损害他人利益。
3.评价方式单一
“德”不仅存在于思想意识,还体现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但目前,高中德育评价的唯一方法就是理论知识的成绩。仅以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判定一个学生的德育状况如何,这是不科学的。德育课程的开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名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但仅以试卷来评价,而不能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已经背离了德育的根本目的。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只关注自身成绩,而忽视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违背了学生的发展规律。
二、解决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
在教育观念上,从根本上实行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与国际接轨,更需要全方位的人才,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高分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所以,实行素质教育也是中国最迫切、最根本的需要。
在教育方法上,第一,我们要加强德育者的素质。只有德育教育者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言传身教,提高教授质量,更好地引导、熏陶学生,起到教育的导向作用;第二,我们还要加强受教育者的素质。德育,除了教育者的客观因素外,主要靠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受教师本身具有德育意识,珍惜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磨练意志,这样才能承担社会责任。
2.评价机制多元化
打破单一的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可采取老师评定、学生互评与学生自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就不局限于卷面分数,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情况、信仰、态度、日常行为也有比较全面的考察,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下一步措施。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改善外界因素
首先是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只有家长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对德育工作的关注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孩子受到熏陶,有利于其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因素。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一些健康向上的课外、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这些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加强学生德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还弥补了传统的教授方式单一的不足,也有力地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最后是社会方面。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渐渐随之出现,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高中生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这些思想的侵蚀。所以,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给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片净土。
总之,加强高中生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学校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的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但是相信在社会各界努力之下,把德育问题重视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科学地解决对策,就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少年强则国强”,在德育工作的加强下,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创新人才,中国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