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16-05-10 09:07马秀红
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新课改

摘 要:随着人类的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大跨步的向前飞速前进。教师是人类桥梁的工程师,是祖国未来蓝图的设计者,这个职业光荣而圣神。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多的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数学是思维的灵魂”。它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它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又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自主学习呢?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有趣和富有探索性,倡导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合理整合数学学习资源等,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尤显重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面世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这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它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如何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程精神的领悟,对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效课堂的看法做了一些总结。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以“填鸭式”形式给学生灌输知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学生很难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更多的知识,感觉数学枯燥乏味,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有厌学数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转变角色,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所以在好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契合点,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互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相互促进的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索,使学生对蕴涵在生活实践的数学知识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理解。 例如:小学数学低年级的“加法、减法”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在教室的讲台上“开设”超市(教师在卡片上分别写上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各面值的卡片各10张),货架上陈列着文体类商品,其中自动铅笔标价5元/支,作业本2元/本,小刀1元/把,……一位同学跑上去,营业员连忙说:“欢迎光临,您需要买什么东西?”同学说:“我想买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作业本。”营业员:“8元。”学生拿出10元,营业员找给学生2元。下一位同学上来买同样的东西,老师去掉所有10元的卡片,让学生付款,学生可以拿出一个5元和一个2元和一个1元的、、、、、、”通过“买东西”,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的方法和数学带来的兴趣。学习社会交往,体验生活数学。

三、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充实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大多能找其原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例如,小学数学复习资料有这么一题,“一个作业本1.20元钱,现在有30元可买多少个作业本?”,学生对像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它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题材,让数学课堂走进我们的生活,促进小学生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学生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把例题稍微改变了一下:“我们班要买一批数学作业,每本1.20元,以前旧作业卖废纸得30元,顺便拿去买数学作业,可以买回多少本?这样一改换了文字例题,学生就感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现有教材内容中,有好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者,特别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使数学与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角度”的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一幅三角板。上课时教师提问“怎么拼出一个135°的角,怎么拼出一个75°的角”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2]王立军.新课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应树立的五种意识[J].中学数学研究,2006(11)

[3]黄国东.浅谈新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设计[J].时代教育,2008(01)

[4] 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

[5]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太原:教学与管理,2004.5.

[6]刘云霞.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2,(3)

作者简历:

马秀红(1982.5~ ),女,东乡,小学教育,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