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足球教学训练策略研究

2016-05-10 09:07唐超
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足球教学初中教学

唐超

摘 要:足球,作为体育教学中主要球类运动之一,在当今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足球教学仍存在教学方式拘于传统、教学手段不新颖、运动意识不浓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进一步开展足球教学,对中学生运动意识的形成,足球运动的推广及发展和体育课程进一步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对于当前初中体育课程中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切实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策略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教学;足球教学;训练策略

足球运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人的运动意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是体育学习的目标。这引导着我国体育教育逐渐往内涵化发展,实现其多元化和全面化。学校的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让学生落实阳光型运动,培养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在足球教学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老师教学能力和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标志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切实认识到体育,特别是足球,对于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寻求如何提升初中足球教学水平的方法。

1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训练的现状

足球是一项世界性运动,足球教学也引发各界人士高度重视,现如今更是已成为初中阶段重要的必修体育课程。如今,我国的初中体育足球训练主要有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两种主要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以老师分析讲解和具体示范为主,重视传统知识类教学。而现代教学方法,则是一种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凭借多媒体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但部分发展迅速的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并普及现代教学方法。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训练过程也不可避免的有着部分问题,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逐渐暴露,原本的积极作用逐渐削减,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体育素质的养成。部分地区还因其自身经济水平较差,没有较为健全的足球相关设备及器材,无法展开正常的足球教学。

2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训练的策略

针对现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训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并做到有效落实,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2.1巧用新型教学方法,避免僵化

实际教学中可以贯彻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串联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信息反馈教学法。串联式教学法是指培养学生全面的、系统的基本认识,训练时讲究循序渐进。针对学生本身特点,将新学习的动作要领进行系统串联,针对性辅导,确保达到足球训练目标。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技术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训练策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练习足球的积极主动性。信息反馈教学法则是将足球训练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反馈作为教学重点,教学者适时依据学生方面反馈来的意见,改进训练方法,提升训练质量。

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法的局限,避免了思想僵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足球水平。不同的策略方法应用于学生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我们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切实拿出一套行之有效、极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在其原本基础上的大幅度提升和进步。

2.2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打好基础

足球这项运动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需要持久的耐力与必要的技术。因此,在日常的足球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配合初中生自身的身心发育特点,加强对于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日后足球训练打好基础。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劳逸结合,在一定强度的动作重复训练下,合理安排其他强度较小的简单练习,配以充足的休息时间,使肌肉得到有效的放松,保持身体的长效活力。

同时应考虑初中生本身的身体能力,并没有经过专业足球训练的他们,一定时间的训练后偶尔会出现身体协调不合理,过度紧张僵化,严重缺乏灵活性的现象。此时就应该考虑,如何具体安排各项训练项目,讲究训练强度的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训练之余身体得到一定缓解。

2.3提高学生足球技术,适应球场

足球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体育活动。对于部分学生初中生而言,如果足球教学的难度太高,势必会影响其训练积极性。技术教学方面就应该注重详略得当,从基础动作开始,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适应专业性足球训练。对于足球训练中的重点项目,例如运球、传球、接球、射门等注重技术的科目,应该加强训练,酌情教授。技术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中学生这一群体,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竞技型教学,使学生亲身体会比赛节奏,切实感受到技术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应充分认识初中生这一阶段的年龄特点,准确把握初中生的心理变化。在各类训练过程中,培养其球场意识,不要把所学知识归于理论,要重视球场实践。

2.4培养学生多种意识,全面发展

足球这一项体育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意识,并且在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初中阶段,学生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初步形成,但仍需要加固,为使初中生适应日后发展,多种意识的形成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对学生意识的培养,例如:可以利用小组训练来增强小组成员的团队配合意识等。

在对其进行训练和实践过程中,教师不能拘于理论分析,要使学生从反复的成功失败中自己总结经验,养成自我思考能力,强化学生战术意识。由于足球运动的特殊性,学生应在球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充分了解自身特点,这种自我认知能力不只是在球场上,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也颇具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足球作为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我们应充分利用足球这一课程资源,在有效锻炼学生个人技术能力,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保证其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的运动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体育教师应针对初中生自身特点及条件,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制定正确的足球训练策略,激发学生们的运动热情,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却龙高.浅谈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89-90.

[2]何岩.新课改下初中体育足球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2):132-132.

[3]朱玉峰.初中生足球教学训练方法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3):73-73.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足球教学初中教学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