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作森
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构建五型校园、锻造五种文化”的行动,学校德育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先后被评为市级“学校管理先进单位”“语言文字示范校”“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先进单位”等。
构建文明校园,锻造行为文化。学校通过召开教代会,健全了各种德育工作制度。如《行政值日制度》《教师值日制度》《学生值日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辅导员考核制度》《文明班、文明学生、文明办公室、文明路队评比制度》等十几个切实可供操作的制度,为培养师生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在学校环境用语上着眼于温馨向上,如餐厅里:“听——谁在哭泣,那是被你扔掉的饭粒”;操场上:“捡片纸屑,美了校园美了你”;草坪中:“小草含羞笑,请您别打扰”……在校园环境的治理上,我们追求整洁有序,始终坚持“五勤”到位,即“勤打扫、勤监督、勤过问、勤公布、勤评比”,有责必问,遇难必处,用土家语说就是“对得住自己,待得了客”,逐步让全校师生养成自觉保洁的习惯。
学校每学期组建40人左右的师生服务队,即雷锋服务队、纪律巡查队、环保监督队、就餐秩序维护队。做到“挂牌上岗”,师生高兴地称他们为“校园城管”“环保天使”。雷锋服务队主要是为师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纪律巡查队主要是制止或矫正违纪行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环保监督队主要是促校园保洁的落实;就餐秩序维护队主要负责师生就餐秩序,因在校吃“营养午餐”的学生近1100人,保洁和秩序的维护是一个大难题。学校采用“错时进餐、定点监督、定人定责”的办法,充分保证了全校师生井然有序地进餐。
构建书香校园,锻造阅读文化。常言道:诵六经得其研深,阅百代得其精华。阅读是一种习惯,它可以让智慧得到滋养,品行受到陶冶,心灵得到涤荡。为此,学校大力推进阅读活动。
选择阅读书单。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自主选购专业书籍,凭图书和发票到学校财务处予以报销,读完每本书后必须撰写1至2篇心得或读后感上传到校园网或教师个人的教育博客。同时,学校还结合教学研究主题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每期都为教师送上一份“礼物”,并要求人人“接纳”。如在2014年秋、2015年春、2015年秋为全校教师分别赠送了《班主任工作漫谈》《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101个细节》。这样通过领导“推读”让教师常“洗脑”,常“添智”,常“增蜜”。学生读书以学校开放的图书室以及班级图书角“自筹”的两万余册书籍作为“自读”的基础性书源,分年度利用学校公用经费为学生购买《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读本,让他们自觉地通过“齐读”在“经典”里“寻宝”。
定好阅读计划。学校读书活动方案提出了各年段读书内容、阅读数量、读书方式。各班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实际写出“必读”和“选读”计划和操作手册。低段可选择故事性较强的读物,高段可选择稍长或较长篇目的文章进行美读。要求学生按照课标的要求背熟一些诗词、名段、名篇。鼓励学生养成“批注”和摘抄的习惯,自备精心设计的“采蜜本”和心得笔记,从而广汲营养,积淀“墨水”。
营造阅读氛围。我们围绕“校园溢满书香,好书伴我成长”布置校园环境,并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让大家与好书为友,与经典为伴,与大师对话。在教学楼里有经典语录,教室里有经典诗词,操场上有经典橱窗……常态化地进行“一日美读”“一周众写”“一月交流”“一期展评”活动。以“故事会”“读书擂台赛”“课本剧”“诗伴舞”等为呈现形式,为学生阅读注入无限乐趣。学校制定阅读考评细则并进行量化,评定出“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同时还将阅读活动与校本课结合起来,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播音与主持”“诵读与演讲”等兴趣小组进行专项辅导,让“小记者”“小主持人”“小播音员”“小辩论手”在快乐的书香里脱颖而出。
构建幸福校园,锻造特色文化。学校一直以来都把开展三种常规性德育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主阵地,让孩子们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地“安家”。
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突出艺术特色。为落实“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学校把课间活动改成“一操一舞一跑步”的大课间,成立了“校园腰鼓队”“校园合唱团”和各种乐器训练班,利用每周四校本课时间进行训练,一期一展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教育展演活动,学校教师参加龙凤镇“唱红歌”和艺术教育展演均获一等奖;学生节目《小石磨》获镇一等奖并参加市演出,《校园腰鼓》在“全州农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启动仪式”和全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上演出,并得到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教育活动,突出民族特色。学校以“书香、活动、成长”为主题自编校园舞一套,在大课间进行学跳。同时将踢毽球、划旱船、打陀螺、踩高跷、竹竿舞等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使民族体育运动在学校得以有效传承。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突出个人特色。学校认真组织每年的科技节,组织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坚持全员参与。2015年,学校有五件科技创新作品获市级奖,杨良友、黄绍梅老师指导王鑫同学的小发明《钓鱼报警器》获省级二等奖。
构建博爱校园,锻造和谐文化。有爱的教育才精彩,我们既要让孩子们践行“看得见摸得着”的“爱”,也要让他们体会到“雁过无痕”“流水无音”的“爱”,教育学生从小善做起,将一笔笔“小爱”串联起来。
关爱特殊儿童。自从龙凤镇被列入城市新区以后,学生生源、学生家庭、周围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这一系列变化,学校扎实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真正把爱传递给那些需要关心的家庭和儿童。我们结合“教育精准扶贫”,在学期初会同镇“扶贫办”和村居委会摸清贫困对象,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帮扶计划,对党员、教师与受助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为需要的学生找代理妈妈、送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等;扎实开展国家级课题《关于农村留守生调研调查的研究》,并通过校园OA系统每月及时上传活动图片,认真填写关爱留守生(困难学生)日志,在学期末认真总结并进行评比表彰。
社区传递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结合恩施州“六城同创”工作,组织开展“创建红领巾一条街”活动,把龙凤街道的马路街作为“红领巾一条街”,每周五将“红领巾们”带到“工作区域”保洁、宣讲,把爱心带到街头巷尾。每逢“六一”和重阳节前夕,到龙凤镇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帮他们洗衣、挑水、扫地、剪指甲等,并和他们交心谈心,同时也给老人们“奉上”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
构建平安校园,锻造安全文化。为师生撑起一把“生命安全伞”,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把对生命的守护细化到每个人、每个时间点、每个“责任区”。将“自防”式安全教育融化在每一次的宣讲、讨论与演练之中。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掌握的安全技能抵御可能带来的“外侵”。同时借用“外力”,共同织起一道生命安全“防护网”。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与派出所、城管大队、卫生防疫站共同召开协调会加强校园周边车辆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的监管,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还校园一片安宁。
适时开展安全卫生知识讲座。我们聘请龙凤镇派出所副所长李仁斌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来学校上安全教育课,特别是针对铁路安全和建设工地安全做专题讲座,指导学校开展消防演练。聘请镇卫生防疫站吴述荣医生为我校营养辅导员,为师生的营养午餐出谋献策,并对食品安全卫生和流行疾病预防进行专题讲解。
(作者单位: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周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