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斜阳》以战后初期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和子经历贵族出身的母亲和弟弟的灭亡之后,为了摆脱命运而抗争的故事。作者用堕落描写颓废,通过颓废的人物形象烘托和子的抗争。黄昏过后是新的一天。作者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柔弱女子的身上,通过抗争表达希望。
关键词:太宰治;无赖派;斜阳;创作手法
作者简介:高胜楠(1991.1-),女,汉族,安徽淮南人,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01
一、太宰治与无赖派
“太宰治,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最终情死。”《斜阳》封面素淡落寞,纯黑的腰封上写着这样一句宣传语,如八卦杂志的标题全不着边际,确是对他一生客观的数据化总结。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二战后的乱世,传统价值观的崩塌,太宰治带着反抗权威的意识,用文字写下对生活的自嘲和自虐,刻画出一个个彻底的颓废阴郁的人物形象,反抗秩序和世俗,反抗军国主义,成为无赖派文学的领军人物风靡日本文坛。
上世纪初太宰治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贵族院议员,却靠投机买卖高利贷发家致富。豪华而粗鄙的环境下他孽生了一种封建主义的“名门意识”,但心怀对真正的贵族身份的憧憬让他不得不陷入了一生的矛盾之中,对家庭的态度既自豪又自卑。极度自尊心驱使他对完美理想的坚定追求,但缺乏对残酷现实的正确认识和心理准备。极度的自尊转化为强烈的自卑,甚至自暴自弃。要么完美无缺,要么彻底毁灭。缺乏母爱的他被抛弃在孤寂的世界,他选择拒绝,将内心世界和外界隔开。但完美主义性格使他对待自我时毫不留情。过分的自我否定让他意识到自己是个 “多余的人”。
太宰治只能封闭自己,用文字开创心中的理想世界,以获得现实与自我的暂时统一。更有说法认为,架空的文学世界进而影响他的现实生活。他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很难说是命运升华了作品,还是作品预言了命运。文学评论家山室静说:“无赖派作品所描写的是一个宛如爬进泥潭里的世界,企图用这样的作品使人不安,使人作呕,从而净化人生。”
二、创作背景
战争埋葬了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失业饥饿使人们在死亡在线挣扎,战前和战时人们“效忠夭皇”的精神支柱不复存在,社会秩序混乱。无赖派在此时迎合了这种大众心理,主张能拯救日本及其民众的不是任何主义或政治制度道德规范,要靠恢复人的动物般的本性——堕落。无赖派宣扬不断破坏自身暴露缺点,借此反抗既成的社会、文学及一切现实。在文学作品中以细致入微的描写颓废堕落的国民个体生活来衬托社会全局堕落和颓废。用堕落谋求改变,用追求肉欲和鄙俗来强调人性的本质,追求思想解放与自由。
三、小说人物与创作手法
《斜阳》是太宰治创作后期的一部中篇小说。以女性视角描述了战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夕阳般的生活,正如小说的名字一样。从战场回来的弟弟直治一蹶不振。和子爱上已婚的上原先生,鼓足勇气表白却得不到回复。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让和子突然清醒决定反抗命运,于是她在东京找到上原先生并与他共度一夜。没想到弟弟在此时选择了自杀,万念俱灰的和子决定生下孩子继续活下去。
《斜阳》中的人物大多空虚颓废,遭到残酷现实的抛弃。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大都市里漂泊的可怜虫,抒发对人世哀乐的感慨。主要人物的身上都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没落贵族的矛盾心理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一个贵族” 母亲,即便做出不合规矩的行为也依然散发着高贵气质。作者用大量篇幅刻画母亲这个角色表达对母爱的渴望,对贵族出身的自豪。但母亲不断消弱直至去世的形象也代表了与世俗丑恶虚伪的对立不断消亡。
直治和上原二人皆颓废不良。但不同的是直治出生在贵族势力没落的战后,对贵族的向往迫使自己假装“不良”谋求世俗圈子的接纳。但骨子里的自豪使他无法正视自己,只能放弃世界。他始终没有明白,人,贵族还是贱民都是人,都该好好活着。而上原是平民出身名副其实的不良,无所谓外界对他恶劣的评价。这对看似矛盾的人物形象,正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现实反映。
太宰治在参考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前五章的基础上创作了《斜阳》。《斜阳》第六章的第一句话“战斗开始!”成为全篇的最亮点。和子决心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打破旧伦理勇敢面对未来。她说斜阳之后是清晨。斜阳不仅象征没落,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恋爱不需要理由”,她所谓的爱情是出于莫名其妙的本能,她所谓的革命是无视和背离一切传统的道德观念。母亲代表过去,弟弟却代表未来,虽然他们都已经死去。在毁灭之前挣扎的活着便是希望。作者将最后的一丝希望寄托在和子身上,通过这个“革命者”的抗争表达自己想要的反抗。
四、结语
艺术表现上太宰治采用纯粹的袒露的描写手法,不针对情感进行价值判断,不考量情感的高尚与卑劣,自然主义倾向颇浓。在使用女性独白体的同时,插入直治的日记遗书等形式,打破单一视觉对故事展开的局限,更为饱满的架构让读者体验更加完整。太宰治在创作这篇小说时已经对社会和自己失去了信心,但已经沉溺于颓废状态的他赋予了和子继续战斗的使命。可以想象一个弱女子带着孩子的生活多么艰难,但活着就是希望。
参考文献:
[1]马军 太宰治与无赖派文学 日本学论坛 2001年期
[2]刘贤臣 和子的革命对《斜阳》中和子形象的分析 考试周刊2009年第46期
[3]社本武 论太宰治《斜阳》中贵族的精神世界 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