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姗
摘 要:空间指示语和时间指示语皆为语用学中不可或缺的范畴。本文立足于认知角度,试从人类“先认知空间概念,后认知时间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阐明空间指示语基础性的认知基础。此外,通过认知语言学中时间的概念化与心理空间理论,本文对空间指示语在使用中的基础性加以了系统剖析。
关键词:指示语;空间;时间;基础性;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2
一、空间指示语及时间指示语简介
指示语是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结构上的反映。指示语涵盖五大范畴:空间指示语,时间指示语,人称指示语,社会指示语,篇章指示语(Stephen C. Levinson,2001)。
空间指示语是以说话人在说话时所处的位置为地点指示中枢,进行空间及方位说明的指示系统。在英语中,空间指示语有近指和远指两种范畴。指称距离近的用近指代词,比如“here”,“this”;指称距离远的用远指代词,比如“there”,“that”(贾军红 2007)。
时间指示语是以说话者说话时那一刻作为时间指示中枢的指示系统。时间指示语通常通过时间副词和时间状语短语来表示,比如“now”、“then”、“yesterday”,“in three minutes”。此外,指示性的时间表达方式还包括英语动词时态这个语法范畴。例如,现在时和将来时,分别表示动作与说话同时发生或晚于说话时间发生(Stephen C. Levinson,2001:73)。
二、空间指示语和认知
空间指示语的基础性定位拥有“五感”这一认知基础,并在心理空间理论上得以相应体现。
(一)空间的认知基础——“五感”
从认知角度讲,人们对于空间范畴的认知是先于时间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五感”。其中,视觉和触觉是我们感知空间和地点的必备条件和基础。然而,由于人们对于时间范畴的把握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之上,这“五感”在人们对时间范畴的感知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性作用。换句话说,人类的生理条件决定了人们是先通过感官认知空间,后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知时间。
这一论断和很多早期实验不谋而合。早在上世纪70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总是先认知空间,后认知时间的:在认知形成的最初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婴儿将自己的身体看做宇宙的中心,并将周围事物和自身联系起来。到一、二岁时,婴儿不再将自己看做宇宙的中心,而是客观世界诸多客体的一个。诸多客体通过婴儿自身这一主体发生位移,并得以协调,形成“位移群”。这些客体在确立相对顺序后,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在7岁获得时间永久性。由此可见,因果关系形成了儿童最初的空间概念。时间概念的形成建立在空间概念形成的基础之上(朱晓军,2012)。
该实验佐证了人类先认知空间,后认知时间的这一论断。现象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认知发生及发展总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轨迹进行的。空间这个概念比时间更为具体,简单,好把握,因而更先被习得。
(二)空间指示语和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和认知紧密相关。语言的基础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和我们如何感知、概念化这个世界。语言的使用进一步外现了内心的认知过程。这一内心的认知过程体现在指示语的使用上则是“人类先创造使用和地点空间有关的词汇,后创造使用和时间有关的词汇”。
首先,认知语言学对“人类先认知空间后认知时间”这一论断所做出的解释是:我们在很多语言表达中,倾向于通过空间来概念化时间表达。我们认为过去的事情是在我们的后面,未来的事情是在我们的前面。当下的事情就和我们并列在一个空间位置(Joanna Gavins,2007:37)。也就是说,当这些事件是通过时间指示语来表达时,他们是建立在我们对空间指示语理解和概念化的基础之上的。
以时间的概念化为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借心理空间理论来进一步说明空间指示语的基础性地位。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空间理论认为: 心理空间是说话人谈论某些实体及其各种关系时构建的一些可能世界和关于某些领域信息的集装箱。人在语言运用中不断构建心理空间, 使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中不同空间的内部成分,即语项,可以相互映射,从而实现指代的灵活转移。在说话时,我们在现实空间之外建立了另外一个心理空间,并且把自己放在心理空间的中心位置,把在现实空间距离自己近的事物同样置于心理空间中距离自己近的位置上,反之亦然。若构建一个独立的关于时间点的世界,那么“this”和“that”既可以表达空间,也可以表达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词来使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领域相互映射。当我们用“this”和“that”来表达时间时,“this”就位于离心理空间中心点很近的位置;而当我们说“that”时,它位于距心理空间中心点很远的位置上。当我们从自我的中心原点出发,到达“that week”的距离大于到达“this week”的距离。我们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我们到达“that week”的时间也远大于到“this week”的时间。换句话说,指示语由空间域成功投射到了时间域,并具备了区分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表达者说话的当前时间是远还是近的功能。这就是说,“this”和“that”这种指示语在表示空间距离的远近之外,又拓展到了表示时间距离的远近。这一由空间距离演化来的表示事件发生时间与当前时间的距离被称为指称距离(周蔷;张萱;李斌,2008)。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对于时间指称距离的理解建立在对空间指称距离理解之上,前者只是对后者含义的一种投射和适度迁移。因此,空间指示语比时间指示语更加基础。
三、结语
认知和语言密不可分。人类先认知空间,再认知时间的认知规律反映在语言创造使用中是人类赋予空间指示代词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人们更善于运用空间指示语来帮助理解时间指示语。背后原由可以从认知语言学“时间的概念化”和“心理空间理论”加以阐释。
参考文献:
[1]贾军红.心理空间理论观照下的指示映射现象与移情指示词this和that[J]新余高专学报 2007.10
[2]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3
[3]周蔷;张萱;李斌 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远、近指示语与心理距离的关系[J] 石家庄:河北学刊 2008(4)
[4]Joanna Gavins. Text World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5]Stephen C. Levinson. Pragmatic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1